全球社區網

06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親子開營考「禪定」學習更加分

親子開營考「禪定」學習更加分

E-mail 列印
永和區「親子成長班」第十五期課程於在2011年9月18日開課了。「各位大菩薩、小菩薩大家早」、「早」,「永和聯絡處」聚集了二百位親子及志工;報到後,在家長的協 助下,小朋友開心地換上印有「菩提新芽」的制服,滿心期待地準備迎接新學期的課程。

◎有定力 則事半功倍

今天課程的主題是「禪定」,活動組張虹敏老師以「收心操」,來考驗親子的專注力;「多用點心」、「用心多點」、「點心多用」……不同的組合方式,再加上手式動作,親子必須 眼到、耳到、手到,才能正確回應老師的節奏及指令。剛開始時,眾人的雙手頻頻打結,現場的笑聲不斷。

第二關為「數數有意思」,若喊錯指令就爆了,又得要再從「1」開始數;由原本放鬆的心情到繃緊神經的專注,透過互動遊戲,間接也讓親子學習到靜思語「若能心正、念不偏、有 定力,堅守崗位則事無不成。」

「禪」其實就在行住坐臥間,在分站活動中,除了藉由「生活禪」的歌詞及日常生活的威儀示範,讓親子更深入體驗「禪定」的意義。

◎環保酵素 天然淨化好環境

若要回歸單純的一念心,就要從教育著手;而環保教育更是包含了環境與心靈環保,「一人一善1013」簡單的口訣,就讓親子記住酵素的製作方法。

「一心不亂」的站主吳秀瑩老師,教導親子利用隨手可得的材料做環保酵素,不但作法容易,又可達到廚餘減量的效益。「利用十份的水、一份黑糖、三份果皮菜葉混合後,放置三個 月所做的環保酵素,就是最天然的清潔劑。」無毒的環保酵素,除了果香味可以除臭,使用過的酵素經下水道排放至海洋還能淨化河川。

「真好玩,自己做的最安全。」第十一小隊的陳冠瑜興奮的搖著手中的環保酵素說,回去後要自己照顧;三個月後,再帶回來給大家看成果。就讀六年級的冠瑜,和二年級的弟弟柏 元,都是第一年來參加親子班;獨立照顧兩個兒子的家長陳薇羽說:「一早來時,冠瑜的臉很臭,他以為親子班是很嚴肅的課程;現在看他這麼樂在其中,我就放心了。」

陳薇羽從「大愛電視臺」的節目中,對慈濟早有基本的認識。多年前,因為到「臺北慈濟醫院」照顧媽媽時,耳聞有親子班課程;但事後多次輾轉詢問,都錯過了報名的時間點;今年 終於如願趕上報名,也希望冠瑜及柏元在這裡能學習到愛自己,並能同理、關懷他人。

◎善念共聚 向世界灑愛

家長劉福蓉陪著從福建嫁來台灣的弟媳池秀林,一起帶著孩子劉洛楓來上課。「上人說『行善、行孝不能等。』她很有福氣能付出,所以我就鼓勵她來參加親子班,來學習如何灑 愛。」劉福蓉感動於弟媳的孝心,在母親生病時,秀林總是細心照料。

在分站「愛灑全球」的體驗活動裡,桌上擺滿各種幣值,有人民幣、台幣、泰銖、印尼盾……等;一對對的親子,從抽到的國家,來選擇賑災的方式;待親子將物資,送給由師姊們扮 演等待救援的災民。在互動過程中,若能使災民打開心結露出笑容,就能打開一個繩結。透過模擬的災難現場,讓學員學習如何因應全球各地複合式的災難,給予最直接、重點的幫 助。

過程中,站主何莉萍老師引導親子省思,不僅僅是捐助金錢或物品,適時給災民一個擁抱及膚慰、愛語及微笑,都是給災民生存下去的力量與勇氣。就讀二年級的陳昭諺體會到:「幫 助人要有慈悲心,不能因為太累,做到一半就不想做。」懂事的昭諺學習到要有悲心及定力,才能持之以恆、做到最後。

「看到昭諺遇到有人需要安慰時,會去擁抱對方,真的很欣慰,希望昭諺能從小在耳濡目染下,多薰習一點慈濟人文。」雖然和媽媽陳貞君是第一年報名親子班,但是貞君不但參與 「法譬如水」經藏演繹,也報名了委員培訓。

◎珍惜每一次的學習

外表看似文靜的馮舒庭,從一年級就開始參與親子班課程,今年是第二年參加,在課堂上十足像個大姊姊,總是熱心地去照顧比她年幼的小朋友。對於靜思劇場的演出,心生羨慕之 下,舒庭為自己許下了一個小小的願望,期待這一學期,自己也能有機會上台表演,跟大家分享靜思語。

媽媽賴之安分享女兒參與親子班一學期以來,懂得惜福與感恩,常跟媽媽說:「謝謝媽媽、您辛苦了!」讓她備感窩心。「舒庭很喜歡來親子班,雖然平時上課都要叫她起床;但是那 天如果要上親子班,她就會自己起床。」

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真心誠意幫助他人時,看到對方快樂,自己也會很開心。藉由分站活動的課程,在小組裡、親子間合心互助,彼此共同體驗了慈善、專注與禪定的豐富內容,大家 也從陌生到熟悉,短暫的相聚有了更深遠的交集,親子們帶著滿心的歡喜,在依依不捨下互道感恩與祝福,期待下一次課程再敍。

圖左 : 為了活動的圓滿,永和區「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們,在課程開始前一刻,把握時間做最後的流程確認。[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 活動組張虹敏老師以「收心操」來考驗親子的專注力,大家一開始雙手頻頻打結,現場的笑聲不斷。[攝影者:梁榮為]

圖左 : 在情境劇裡,站主粘碧芳(右一)師姊與陳阿魚老師(右二),分別飾演誠實和貪財的建築師,學員則為建築工人。當房子歷經一場地震後,平安與毀損的結果,讓學員李禹諺體驗到,動靜之間都要像老張一樣腳踏實地、有定力。[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 在分站「愛灑全球」的活動中,站主何莉萍老師透過災難模擬現場引導親子學習,如何給予最直接、重點的幫助,並請學員分享體驗的感受。【圖右一:陳冠瑜】[攝影者:梁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