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親子共成長  受茶憶親恩

親子共成長  受茶憶親恩

E-mail 列印
板橋園區今天(4/18)舉辦親子成長班,課程以「孝順」為主題,禮佛足、奉茶、製作榖粒(鼓勵) 及瓶中信等動態靜思語教學,透過活動讓孩子體悟父母養育子女的辛勞,上午班共有八百多位來自後埔與大觀區的家長和小朋友參與課程。親子成長班藉著活動的進行,讓親子親密互動,無形中擦出許多「愛的火花」。

陳麗萍小姐感觸的說:「孩子對我奉茶及洗腳,也讓我有一股衝動,回去也對父母親來奉茶,說一聲謝謝!」[攝影者:林永坤]
4月18日的早晨,板橋園區下起綿綿細雨,親子成長班的學生個個手上捧著一個臉盆,快速的走進園區大廳,靈活的雙眼總在別人的臉盆打轉,看看彼此間有何不同…。今天共有八 百多位來自後埔與大觀區的家長和小朋友參與活動,手語演出「媽媽」揭開了活動的序幕,也透過了靜思語話劇「孝順-免費帳單」,以戲劇方式呈現,教導小朋友對父母要歡喜付 出,不要有報酬心。也告訴小朋友父母親無所求的付出,只因孩子是心中的寶。因為愛,父母親總是無怨無悔的付出。

◎體悟養育恩

在一首<跪羊圖>道盡了為人父母對子女的掛念,也感染現場的家長,透過淚水訴說對父母的感恩與思念,一旁的小孩則安靜的陪著身邊親人,此時無聲勝有聲…

奉茶是孝親身體力行的第一堂課,中階班的小朋友細心的端著茶,呈給父母,在喝完孩子孝敬的茶之後,父母總不忘摸摸孩子的頭,並誇獎一番。

在製作榖粒(鼓勵)瓶中信時,孩子的動作不靈巧,一些按耐不住的家長,已經忍不住動起手來幫自己的孩子完成作品,小小的瓶子裡裝滿了親子間無限的愛。

「禮佛足」是拉進親子間的原動力,透過活動讓孩子體悟父母養育子女的辛勞。孩子們跪下來為父母洗著那雙為他們奔波的腳,有家長欣然接受,有家長捨不得孩子幫他們洗,腳才剛 放進臉盆,便急忙抽開,不管如何?角色互換下,彼此更能體驗對方的心境感受。

◎受茶憶親恩

陳麗萍媽媽帶著小四的兒子鍾之穎及中班的女兒鍾宜蓁一起參加活動。陳小姐認為:「慈濟給我的感覺很溫暖,靜思語對我的孩子幫助很大;現代社會環境不如以往純樸,電視媒體給 於孩子心智許多負面影響,自己急於導正小孩偏差觀念,總是以媽媽權威立場,要孩子就是要聽我的,造成親子間的隔閡。上親子成長班讓自己反省及調整,接觸慈濟後看大愛台節 目,就會站在小孩的立場去思考、去輔導她,彼此的溝通更好,自己也得到成長。」

孩子的奉茶,陳小姐笑著說,喝起奉茶有一種甜味,心中有一股感動。之穎紳士般的洗著媽媽的腳,每一個動作盡是尊重,而貼心的女兒用她那可愛的雙手輕潑水,細心的洗著腳。麗 萍看著兩個乖巧的孩子,臉上一直掛著幸福滿足的笑。陳小姐表示:「兒子平常做事大而化之,他幫我洗腳,我發覺他也有細心、善良可愛的一面,腳指頭一根一根仔細洗,縫隙洗得 很乾淨,參加今天的活動發覺親子關係更親近。」

陳小姐更進一步指出:「孩子的奉茶及洗腳,也讓我想到自己的父母親,自己也從未曾對自己父母親奉茶過,有一股衝動,自己回去也對父母親來奉茶,說一聲謝謝!」

◎未來當盡孝

兒子林冠佑奉茶後,兩行淚水直流的王怡雯小姐說:「參加慈濟活動已經兩年了,讓我及孩子成長很多,每次來上課都覺得收穫很大,很多意想不到的感覺。這次孩子在奉茶時,讓我 非常感動,慈濟給孩子的人文教導就是行善行孝,讓孩子見苦知福、懂得珍惜。」

好動的冠佑最讓父母憂心,雖然貼心、善良卻小錯不斷,他今天的行動讓媽媽覺得他長大了,心裡感到很溫暖。冠佑說:「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父母恩大,學到孝順、行善,以後不管 什麼時候,對父母只要我做得到的,都會盡力去做。」

大愛媽媽陳寧臨平常就和孩子有親密的互動,今天帶領女兒國小五年級的簡繽蕙及三年級簡新敏,上親子成長班讓孩子學習成長,他表示:「此次禮佛足,讓我印象深刻,女兒很自然 的為我捲褲管、為我洗腳,體貼模樣讓我感覺很幸福,完全融入在親情互愛的氛圍中。」

簡心敏害羞的說:「今天幫媽媽洗腳覺得很辛苦,讓我想到媽媽從小照顧我們,為我們付出很多。未來媽媽年紀大了,我會好好照顧媽媽,不只是今天,以後每天都要這麼體貼對待媽 媽。」

◎貼心互對待

游沛芸小姐帶小一兒子陳郁希第一次參加親子成長班。平時與孩子互動很少,她希望藉著這個活動,讓孩子學習生活常規,讓親子關係更親密。游小姐表示:「我是一個既嚴肅又管教 嚴格的媽媽,我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孩子的壓力也很大,我覺得他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很好,今天才知道他也有這麼感性的一面。」

一剛開始在禮佛足郁希不經心的,游小姐說:「回想自己長這麼大都未曾對媽媽做這種事,我就很認真去看待他對我做的每一動作,就覺得很感動。」因剛剛母子有一點爭執,奉茶後 郁希很認真幫媽媽按摩捶肩頸,游小姐就抱著孩子跟他說:「您知道媽媽剛才為什麼哭媽?他說:『知道』。」其實孩子很貼心,只是游小姐要求的比較高。

孩子就一直抱著媽媽說:「媽媽我愛您」游小姐覺得這個活動很好,平常孩子是不會這樣說的,讓她覺得自己以往跟母親的爭執多於分享,這個課程也讓自己有所啟發,可發現另一層 面的親子關係,知道如何去互動溝通。在家裡只會大呼小叫,彼此不滿,在這裡會讓彼此深思怎麼做會更好。

親子成長班藉著每次課程的進行,教導小菩薩對父母要歡喜付出,不要有報酬心。透過活動讓孩子體悟父母養育子女的辛勞。不僅讓親子親密互動,無形中擦出許多「愛的火花」。在 課程結束後,父母和小孩帶著幸福的臉、滿足的笑容,緩緩離開園區,彼此身影靠得越來越近。

圖左 : 親子成長班共有八百多位來自後埔與大觀地區的家長和小朋友參與課程。[攝影者:林永坤]
圖右 : 王怡雯小姐說:「這次孩子在奉茶時,讓我非常感動。慈濟給孩子的人文教導就是行善行孝,讓孩子見苦知福、懂得珍惜。」[攝影者:林永坤]

圖左 : 簡心敏(左)小朋友害羞的說:「未來媽媽年紀大了,我會好好照顧媽媽,不只是今天,以後每天都要這麼體貼對待媽媽。」[攝影者:林永坤]
圖右 : 游沛芸小姐抱著孩子說:「您知道媽媽剛才為什麼哭媽?他說:『知道』。」其實孩子很貼心,只是游小姐要求的比較高。[攝影者:林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