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菩提傳承新芽 從「慈善」入法門

菩提傳承新芽 從「慈善」入法門

E-mail 列印
2010年文山新店區(第五聯區)培訓課程,從慈善緣起,引領學員瞭解慈濟過去歷史,步步踏實走在慈濟宗門人間路。道出那時的救助,無論人力、物資都十分缺乏,困難重重卻難行能行,持續為四十幾年後,立下賑災的基礎和典範。

課務組精心的以話劇方式呈現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四大志業。[攝影者:安劍強]
2010年文山新店區(第五聯區)的培訓課程,進行第二堂「慈善」,約一百一十位學員在週日下午,齊聚台北慈濟醫院國議廳,一同學習與精進。

課程從慈善緣起,引領培訓的新芽瞭解慈濟過去歷史。自1966年起,一步一腳印的慈善,步步踏實走在慈濟宗門人間路。影片「上人開示」中,提及1973年娜拉 (NORA)颱風重創花東,那時是克難慈濟功德會,雖然是少少的委員,齊心動員整理衣物救助。道出那時的救災,無論人力、物資都十分缺乏,困難重重卻難行能行,持續為四十 幾年後,立下賑災的基礎和典範。

課務組精心安排話劇方式來呈現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四大志業,特別是國內慈善濟貧與急難救助;游彩霞師姊以新店區個案分享,邱清香、陳玉霞二位師姊分享長期陪伴個案的過 程,導引出訪貧與關懷的重要。

郭明峰(濟撒)師兄與郭璐(慈遍)師姊特地前來與學員分享「就地取材、自力耕生」,他們在亞特蘭大胼手胝足,殷勤的耕耘慈善,並以海地賑災與發放的照片,讓大家知道震災重 創的慘烈,從張張照片也得知救災的艱困。

培訓的課程是為受證前做好準備,傳承慈濟法脈,凝聚家風共識,更要雕塑出慈濟人菩薩威儀與形象。課務組期勉培訓慈誠委員們,菩薩道場皆需日日勤學習,人人成為救渡人間苦難 的菩薩,需要一個個的種子傳承下去,以四法四門四合一,擴大菩薩招生的網絡。

◎為人間拭去悲苦

甫自四川歸國的游彩霞師姊一回來,即前來為培訓的家人上課;慈善是慈濟的根,參與慈濟二十載,她不藏私的經驗分享:「第一次與林勝勝師姊看個案,看見家徒四壁的情形,就忍 不住哭泣,結果被勝勝師姊請出去,哭完再進來......」這是彩霞師姊的第一次訪貧,藉由個案明白了見苦知福,苦難眾生示現教育,發現自己的幸福!

從此,游彩霞師姊深根在社區慈善、訪貧數十載,今天她以新店區的個案故事,說明如何關懷照顧戶,做出正確評估與提報個案。一曲《慈濟人》唱出為人間拭去悲苦淚水的心懷,也 道出上人「為眾生」不忍受苦難的悲心宏願。而慈濟以慈善紮根,成就膚慰苦難眾生的慈悲道場,人人更需佛心師志,銘刻於心。

◎慈濟人的精神

一幕幕慈善歷史,四十四年來至今不間斷,菩提帶新芽從慈善做起,培訓學員們瞭解苦難,更發心在募款與募心,「逢人說慈濟」是慈濟人的精神,推廣「竹筒歲月」日存善念募善 心,亦是每個委員的承擔與使命。

學員林素如分享,做訪視志工的收穫真的很多,入苦見苦而能見苦知福,很感恩江敏慧師姊的帶領而進入培訓,也感恩姊姊成就菩薩道。從訪視知道,原來人間還有很多苦難人需要幫 忙,一句靜思語「行善要即時,功德要持續」警惕自己在社區鄰里之間,廣結善緣做慈濟。

學員陳文憲分享自己跨出心門,加入慈濟的轉變。他說:「先前跟隨資深師姊到公司行號各部門收善款,很不好意思,進一步瞭解、參與訪視後,才能再跨前一步和會員說慈濟事。現 在都不在乎能不能募到款了!因為我說一次就種了一顆善的種子在他人心中。」分享中,每個人都感恩進入慈濟的轉變,學會知福惜福,珍惜眼前。

課程結束前,全體學員們長跪唱出《立願文》,心懷感恩,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謹記上人「為佛教、為眾生」一念心,恆持剎那。培訓幹事黎明伶師姊祝福大家,人人要到願「往」 生,而不要「枉」廢此生,時時謹記能進入慈濟,珍惜行入菩薩道的因緣。話語重重的提醒培訓學員們,肩擔如來家業與慈濟精神的責任。

圖左 : 自四川回來的游彩霞師姊分享:「第一次與林勝勝師姊看個案,看見家徒四壁的情形,就忍不住哭泣,結果被勝勝師姊請出去,哭完再進來......」[攝影者:安劍強]
圖右 : 郭明峰師兄(左)與郭璐師姊(右)特地前來,與培訓學員分享「就地取材、自力耕生」,他們胼手胝足在亞特蘭大殷勤的慈善耕耘。[攝影者:安劍強]

圖左 : 學員陳文憲分享自己跨出心門,加入慈濟的轉變。參與訪視後,才能再跨前一步和會員說慈濟事。現在都不在乎能不能募到款了!因為說一次就種了一顆善的種子在他人心中。[攝影者:安劍強]
圖右 : 全體學員與師兄師姊長跪唱出《立願文》─心懷感恩,流下感動的淚水,謹記上人「為佛教、為眾生」一念心,恆持剎那。[攝影者:安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