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影片分享生死教育 建立正確臨終關懷

影片分享生死教育 建立正確臨終關懷

E-mail 列印
今天(4/24)約一百多位學員在松山聯絡處,參與安寧療護課程圓緣。曾漢榮教授用輕鬆活潑方式,帶來多部影片跟學員分享「生命教育」,讓大家透過影像更清楚教授想要傳達的內容。

曾漢榮教授用活潑方式,帶來多部影片,與學員們方享生命教育課程。[攝影者:許敏英]
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中心舉辦的安寧療護課程,今天(4/24)進入尾聲,約一百多位的學員參與圓緣課程。

早上課程由宗惇法師講授「文化宗教的生死觀與臨終關懷」,宗惇法師在課中剖析各個宗教對生死的看法,他說:「大愛可以突破宗教的藩籬,不要在病患臨終改變他的信仰,會加深 他心中的不安,讓病患與原本的信仰再度緊密結合,對他會是最好的。」

法師接著說:「大家陪伴臨終病患要多傾聽而不是說教,學習如何與病人談死亡,因為不知如何生,則不知如何死。我們如果没有生死的智慧,就缺乏有力量的臨終關懷。」

宗惇法師請學員,利用十分鐘思索二個問題,第一是自己對生死的看法,第二則是如果知道自己只剩二個星期的日子,會想要做那些事?請大家先寫下來,並先與同桌的同學分享,然 後由學員自動上台跟大家分享心得。

◎ 思考生死 豁然分享

學員王恕祥分享:「生死都是價值的呈現,當生命碰到困境,會重新尋找並建立生命新的價值,就不會懼怕死亡。死是另一個價值,因為死即是另一個生。如果生命只剩最後兩星期, 我會一一向家人和朋友說『謝謝』、『對不起』並完成份內該做的事,寫好自己的遺囑。」

學員丁林彩分享:「生命在呼吸之間,把握當下因緣,做好份內的事。如果我的生命只剩最後兩星期,我想跟家人溝通自己的善後。」她談到不要氣切,而且要捐出自己的大體,她會 祝福親人及朋友,也希望大家祝福她。

張鳳娟師姊則說:「我曾經聽過出生在世為人,都如同搭乘同一部列車來到人間,祇不過有些人會早下車,有些人晚下車罷了。因此要懂得惜緣,不必計較太多,記得對身旁同列車的 人,多釋出慈悲和善意。」

聽完學員的分享後,宗惇法師鼓勵大家要學會創造價值,建立典範,並提醒大家若是覺得壓力很大要學習轉念,轉變產生發酵,境況就會有所不同了。有關因緣法則、四大分解和有助 於安度死亡的心境課程,宗惇法師也說到:「臨終是最好的學習成長、淨化生命、開悟解脫的機會。逹賴喇嘛就提到幫助他人善終,比準備自己的死亡更重要。」

就如湯雅婷師姊在慈濟新店醫院當住院中心的志工多年,後來轉到化療室當志工,現在則加入希望小站的志工,期間她看到很多癌症病患的痛苦,很想為病患多盡點心力,後經其他師 姊的鼓勵,報名參加今天的課程,累積經驗為將來到心蓮病房當志工做準備。

◎ 影片記錄 省思生命

下午由曾漢榮教授,講授「生命教育」,課程一開始,教授先播放影片「正負2°C」的片段內容,讓大家回顧這十年來飽經人為迫害的大自然,對人類的怒吼和反撲。

曾漢榮教授強調學習生命的意義,即是學習真實的競爭能力,只有知道自己為何活的人,才能承受所有生存的問題?曾漢榮教授提起,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先生也向家長喊話:「放任小 孩去歷練,是家長很重要的任務。」讓孩子活出多元,尋找自我生命的意義,才是生命教育最重要的核心,因此要多鼓勵孩子走自己的路。

教授於課堂中提起要了解生命教育,就讓孩子去做志工。他播放一部由傳神製作有關瑞典女子-蓮娜瑪麗亞的故事。蓮娜瑪麗亞出生就没有雙手及腳有點跛的重度殘障者。她的出生曾 令父母感到非常沮喪和挫敗,剛開始甚至不敢讓鄰居知道她的出生;有親人勸她的父母,將她送給社會福利機構來撫養,但是她的父母終究還是捨不得,給了她滿滿的愛,用心地教育 她栽培她。

蓮娜瑪麗亞三歲時學會游泳,長大後當選為瑞典國家選手,在世界賽中打破世界記錄,奪得蝶式四面金牌。中學時期,學會用腳彈鋼琴,大學時期接受專業歌唱訓練,爾後成為世界各 地巡迴演唱歌手。她用腳開車,用口繫安全帶,用腳做三餐,用腳勾毛衣、畫畫、打電腦……等等,一般人雙手能做的事,她用雙腳來取代,曾有人問蓮娜瑪麗亞:「是否抱怨過?」 她說:「在日常生活中,我跟大家一樣會報怨生活中的煩瑣,但不曾抱怨過我没有手,因為我可以用腳啊!」

◎ 體會轉境 改變心情

現場學員受這部影片感動,忍不住發出歎息聲,彼此踴躍分享自已的心得,鄭文琳師姊分享這次參與課程的因緣,她說:「原本參加這個課程的本意,是因為家中有老人家,學習了解 如何照顧關懷,讓家人更安心自在。後來發現收益最大的是自己。」她提起:「自已去年離婚,非常抱怨過去種種,自己不好的情緒也影響到孩子,孩子也很不快樂,甚至在學校有自 虐的狀況。經過這次課程之後,覺得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可以換個心情讓自己過得好一點,希望自己能繼續學,讓自己有能力幫助很多人。」

張妘璘是個高中生,由於要考護理系,利用機會跟媽媽一起來上課,最近阿公因肺癌去世,令她對死亡有很多疑惑,上完課後,對阿公去世的難過比較能釋懷,讓她得到很深的啟 發。。

學員黃淑靈則說:「十年前,表嫂因企業不順遂而跳海,令家人和親戚既感到傷心且難堪。可是最近表哥跟心儀的對象再婚,辦了場豪華的婚禮,另親朋好友對表哥很不諒解。但我上 完今天的課程,覺得還是應該多給予表哥祝福。」

曾漢榮教授用故事及影片方式鼓勵大家,應開始展現生命的大用。最後頒發結業證書,圓滿一天的課程,大家互道珍重預約下次再見。

圖左 : 學員王俞婷(著白上衣)帶著國小六年級兒子胡沅梁(黃上衣)一起來聽課是年紀最小的學員。[攝影者:許敏英]
圖右 : 宗惇法師勉勵學員把病人當老師,學習活在當下,多傾聽臨終病患的心聲。[攝影者:許敏英]

圖左 : 松山聯絡處今天(4/24)聚齊約一百多位的學員參與安寧療護圓緣課程。[攝影者:許敏英]
圖右 : 曾漢榮教授為學員們頒發結業證書,祝福大家透過課程都有豐碩的心靈收穫。[攝影者:許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