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人醫瑞濱溫馨醫病情 填補長者心靈空虛

人醫瑞濱溫馨醫病情 填補長者心靈空虛

E-mail 列印
4月25日北區人醫會第三小隊首次在台北縣瑞芳鎮瑞濱活動中心舉辦義診活動,醫護人員及慈濟志工在瑞濱里、海濱里及深澳里間送溫情;張修誠醫師提及:「這裡的老人家,大都是獨居或由外籍看護照顧,較為孤獨,因此,慈濟人帶來的關懷,可以填補長者心靈上的空虛。」

今天 (4/25)首次於台北縣瑞芳鎮瑞濱里活動中心義診,慈濟志工為看診會眾辦理掛號。[攝影者:陳淑真]
4月25日下午,一點剛過,慈濟志工藍天白雲的身影忙碌地穿梭於緊臨濱海公路旁的台北縣瑞芳鎮瑞濱活動中心,為首次為瑞濱里、海濱里及深澳里進行的義診活動作準備。

北區人醫會第三小隊此次駐診服務科別有中醫、內科、眼科、牙科、骨科及整脊復健科,同時提供用藥諮詢,另安排「建基社區」的往診服務。計服務了七十九位前來看診的鄉民和往 診五位病患,參與的醫護及工作人員約一百二十位。

◎因緣俱足成就善緣

北區人醫會於2009年3月開始投入瑞芳的定點義診,陸續由「阿美家園社區」的定期義診、「建基社區」的往診之後;在2009年6月又擴大到水湳洞的濂洞里、濂新里及長仁 里。由於看診人數的增加,因應需求增設越來越多的定點。於是,這次負責新定點宣導志工之一的陳劉阿李師姊結合人醫會成員,一起與鄰近的里長及代表協商尋找新定點,瑞濱里活 動中心正是位於三個里的中心點。

趙正文師兄表示:因為是第一次在瑞濱里活動中心辦理義診,宣傳活動在義診前兩星期便開始規劃,除了將義診訊息經由學生帶回家中,傳達給家人以外。人醫會第三隊志工於 (4/17)在當地志工的陪同下,分為兩組進行,一組人員由趙正文領隊前往原服務定點「阿美家園社區」,將宣傳單一一送至每位鄉親手上,並說明接駁車的時間及地點,讓鄉親 們能安心又便捷地來就診。

另一組人員由張榮光師兄領隊,在當地代表侯先生協助下,分別拜訪海濱里長鄧麗華及深澳里里長曾素貞,針對義診當天接駁車的時間及等候地點進行討論;另外與慈濟因緣很深的瑞 濱國小賴校長及邱主任討論即將在六月舉辦的大型義診,敲定設在學校的活動中心。

◎人醫溫馨醫病情

下午的暖陽、微風徐徐吹送,寬敞的庭院,面對著是青翠的山鑾層層圍繞的公路,庭院中慈濟志工及醫護人員圍在楊林阿嬤身旁,關懷著她的健康與生活起居。

楊林阿嬤對張醫師說:「我右手已經酸好幾個月了。」

「我開藥膏讓妳抹,抹的時候稍為熱敷一下,效果比較好。」

張醫師抬起阿嬤的腳踝端詳:「妳的香港腳好了嗎?」

「好了啦!」阿嬤笑著回答:「你們大家都那麼好,每個月來看我的病,多謝大家。」

張醫師讚歎陪伴在一旁的兒子「你把父母照顧得很好!」「他很孝順!」楊林阿嬤不捨兒子的辛苦而哽咽。關懷志工李金碧師姊引用上人法語膚慰她:「行善、行孝,不能等!孝順才 有福報!」

八十多歲的陳奶奶住在水湳洞,小孩們都在外地工作,只有她一個留在故鄉,平常如果有什麼病痛的話,就必須自己到瑞芳社區就診。所以,對於慈濟人醫會前來往診,陳奶奶感到十 分的窩心與溫暖,她說:「你們的醫生都很親切,也很有耐性,實在是很好啊!」。

◎填補長者心靈空虛

任職於食品藥物管理局的鍾綺,每到一戶往診家中,總是埋頭整理、抄寫用藥資料,並拿著藥方袋詢問老菩薩:「這藥,是什麼時候要吃?」「一天吃幾顆?」好像在考試般,為的是 要了解老菩薩對於用藥方式是否清楚、正確。

看著成堆的藥,有的較早期的藥已快吃完,而最近日期的藥卻還未動。詢問下,才知道他們都習慣將舊藥吃完,才會服用最近看診拿的藥。護理師江碧芳憂心忡忡地說:「藥物放久 了,會因氣候潮濕而變質,新藥有可能是醫師看診後,針對他們當時的身體狀況而改變用藥,所以應該服用新藥才對。」

總是帶著家人一起前來義診的張修誠醫師,趁著假日把握付出機會。他提及:「這裡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家,多是早年從事礦工工作,多數患有矽肺症、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或骨頭 酸痛的問題,且大都是獨居或由外籍看護照顧,較為孤獨。因此,慈濟人每個月或二個月一次帶來的關懷,可以填補長者心靈上的空虛,帶來幸福的感受。」

張醫師認為醫學教育過程中,醫術上的學習固然重要,更需要從小培養仁心、仁術醫德的涵養;他期許就讀醫學系一年級的兒子,能視長者為自己的長輩,帶著兒子參加義診,幫忙提 提藥箱,與老人互動、打打氣,讓他養成能隨時幫助人、成為富有愛心的人。

◎見賢思齊改變心態

林明儀是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的居家護理師,在義診的現場,她穿梭在等候區中,親切地與等候的會眾互動,她說:「看到了慈濟人無私的奉獻,對於來看診的人都親切地照顧與軟語問 候,好像是陪著自己的親人就診一樣的親切,這讓我很感動。」

目前服務於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檢查室的技術員陳珈伊說:「以前聽到病人的抱怨,心情總是很不耐煩,但是在心臟內科工作之後,看到台北慈院醫生對病人悉心的照顧,為了不要 讓病人來回的奔波,常常留下來加班,明明不是看診時間,但是只要病人有來醫院,就會通知其他的病人也來就診。」

受到了醫生同仁的感召,陳珈伊見賢思齊也改變了心態,她學習「將心比心」,後來就算是聽到病患的抱怨,她就想:「病人生病,已經很可憐了,我們是健康的人,這樣就比病人幸 運很多了,所以現在也會盡量以體諒的心,去圓滿病人的要求」。

由於這是第一次到瑞濱活動中心進行義診,張榮光為感恩醫護人員與志工的付出,特別贈送每位參與者及前來看診的病患「福壽麵線」,祝福大家「福壽綿綿」。慈濟人帶著祝福,關 心社區民眾的健康,一起守護健康,守護愛!

圖左 : 北區人醫會第三小隊即將在瑞濱活動中心開辦義診,4月17日舉行場勘及社區宣導,小隊長張榮光師兄正為志工做行前叮嚀。[攝影者:陳淑真]
圖右 : 楊林阿嬤說:「我右手已經酸好幾個月了。」張修誠醫師叮嚀:「我開藥膏讓妳抹,抹的時候稍微熱敷一下,效果比較好。」[攝影者:高芳英]

圖左 :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的居家護理師林明儀(左二)說:「看到了慈濟人無私的奉獻,對來看診的人,都好像是陪著自己的親人就診一樣的親切,這讓我很感動。」[攝影者:康桂瑛]
圖右 : 任職於食品藥物管理局的鍾綺(左)像考試般詢問老菩薩用藥情形,是為的是要了解老菩薩對於用藥方式是否清楚、正確。[攝影者:鄭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