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只願忙碌做菩薩 不想庸碌過日子

只願忙碌做菩薩 不想庸碌過日子

E-mail 列印
「大家要忙忙碌碌的做菩薩,不要庸庸碌碌過日子。」因感冒帶著口罩的大安區訪視志工柯麗華分享,大安區目前照顧關懷戶共有138戶,以住在芳蘭山莊的空軍退除役官兵為主。 她除了參與訪視外,還承擔北區發放勤務;曾經碰到比較特殊的案例,其中有位單親爸爸,獨立照顧二個女兒,為了生活需要兼幾份工作,每天到十點後才有時間,所以到他家初訪的 時間,已經是晚上十點半。另外有一位隻身來到臺北工作的女子,某天晚上生病發高燒,舉目無親的她就撥電話給慈濟,最後經由志工協助送往醫院急救。

9月17日晚上,慈濟臺北市松山聯絡處,約四百多人齊聚,佛堂座無虛席,由北區合心訪視團隊、社服團隊共同舉辦2012年松山、大安聯區訪視座談會,透過花蓮本會宗教處及 社福處,今年所規劃到各聯區與志工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探討訪視過程中所遇的困難、共同研擬解決之道,以及合心訪視情懷、社區慈善訪視經驗分享。

◎佛心清淨如明鏡 從善覺悟造福田

影片中上人開示:「佛陀大慈悲如一面大鏡子,照亮天地之間,菩提林立同心圓,菩提就是覺悟,覺悟人世間的事,凡夫累生累世的息氣,要把煩惱、無明用方法洗滌,了解因緣果 報,凡事來自有因,不是無中生有,人人從覺悟中造福。」

志工賴美智分享她二十幾年的訪視情懷,想當年也是常踢到很厚的鐵板,批評、指責、小道消息不斷,但她從沒聽進這些是非紛擾,心中只聽從上人說的:「別人罵我,都沒有罵到我 內心!我很清楚自己是怎樣的人,不受是非的影響,更何況玉不琢不成器,鑽石也是被琢磨後才閃亮耀眼。」她回憶著說:「民國八十三年回精舍,上人問我:對於訪視你有什麼計 畫?」當下她回應三點:第一、訪視關懷個案要有紀錄。第二、對關懷照顧戶的資料建檔成立資料庫。第三、要辦理訪視人員的培訓以便傳承。「很欣慰這三項計畫如今都已經一一實 現。」

「在急難事件中組隊如何動員?慰問金由社區財務組,還是訪視組準備? DRM防災資訊管理系統如何啟動?」志工謝霜玉則鉅細靡遺地侃侃而談:「上人要我們扎根慈善,深耕社 區,並囑咐慈善訪視是每一位慈誠、委員的本分事,人人都是協力訪視志工,要真正落實第一線的訪視,慈濟人被尊稱為活動的廟,慈濟人的肩膀就是最好的依靠!透過社區總體營 造,大大小小的事情皆與我們息息相關,無論火災、颱風、車禍……等等緊急災難事變,第一時間動員就是由協力組隊長開始,緊接著香積、訪視組、精進組、人文真善美、影視日 誌、大愛台等全體總動員,才能完整無缺的圓滿整個事件。」

◎全體總動員 訪視經驗談

松山區志工陳朱定分享,目前松山區長期照顧11戶、居家關環21戶、獨居老人140戶、區內有六家機構進行定期關懷。一般會透過初訪了解個案居住環境及細節、再由訪視員對 個案做評估,她並分享以前曾到萬里關懷個案的經驗,有位八十幾歲的阿公住在車庫,公所人員因為見他沒水沒電,已經很久沒洗澡,故關懷時幫忙修繕漏水的屋頂,並請男性志工幫 忙洗澡,她說:「因為部分獨居老人是男性,如果由師兄來關懷比較方便,因此鼓勵慈誠師兄加入訪視行列,可以讓關懷活動更有效率。」

為了解決志工進行關懷時所面對的疑惑,今晚的雙向交流,主辦單位很用心的條列幾項議題,並邀請資深志工一一的解答,其中包括: 一、補助的標準?該如何評估?如果案主提出房貸需求是否列入評估? 二、如何提昇關懷品質? 三、如何運用社會資源及評估,是否鼓勵案主多加運用社會資源? 四、案主無改變的意願,該如何協助? 五、該如何陪伴輔導青少年性教育? 六、外籍人士、非法來台求學是否救助? 七、有吸毒、酗酒、精神狀況異常者該如何關懷陪伴? 八、居住環境改造或修繕應協助到何種情況? 九、訪視紀錄書寫有無規定?詳述是否涉及個人隱私?

賴美智提醒大家:「個案評估沒有一定的公式,因人而異,每一個個案的苦處皆不同,都需要經過志工審慎的觀察、分析、了解、探求、才能做最公平合乎情理法的評估。」宗教處江 淑怡及慈發處陳志明則指出,今年開始跨出領域來到各社區與志工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希望能夠了解第一線訪視所遭遇到的困難,讓大家集思廣益,一起成長扎根慈善深耕社區。

慈善是慈濟的根本,雖然經濟發展社會富裕,但是隨著社會高齡人口的增加與都市化,訪視關懷的面相也隨之改變,經由實務經驗分享與問題探究,透過相互傳承,落實社區關懷,更 期望經由志工的努力,進而達到家家和樂皆幸福。

圖左 : 陳志明說明訪視記錄的重要性。[攝影者:林朝宗]
圖右 : 共有四百人參與訪視團隊等共同辦理大安松山聯區訪視座談會。[攝影者:林朝宗]

圖左 : 志工謝霜玉分享在急難事件中組隊如何動員。[攝影者:林朝宗]
圖右 : 花蓮本會宗教處江淑怡進行愛的叮嚀。[攝影者:林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