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以文會友 有「志」者事竟「成」

以文會友 有「志」者事竟「成」

E-mail 列印
猶記年少時,某個中秋節的夜晚,一輪明月高掛在天空,臺中大甲鐵鉆山上的風帶點清涼意,李志成和一群國小同學齊聚在山上,大家一起小酌、吟詩,隨身帶著一本《鄭板橋詩集》 的阿誠,眼見山上一棵棵相思樹下,一對對的情侶在談心,竟獨自吟起一首隨性創作的詩「宛潔的明月,一如一湖池水清澈,雖是中秋,卻是我心裡的映照……」

在一旁的阿全這時拿起啤酒猛灌一口:「阿成你念文化,阿誠讀政大,我在輔仁,三個都在臺北,偶爾還可以相聚呢!只是不知道此時臺北有無今日這等景色?」

李志成把帶在身上的《野鴿子的黃昏》拿出來,隨意一翻「剛好,我最喜歡王尚義的這句……」他把近日閱讀的心情與同是文學愛好者的昔日同窗分享,而常把尼采掛在嘴邊的阿全則 再一次的訴說存在主義與灰色主義有何相等性。

三位年輕人每次回到大甲老鄉,總會因文學而相聚,因相聚而有文學,悠遊在「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自以為是的文學領域中,這一段年少輕狂的歲月裡,培養出李志成對週遭事物敏銳 的心思與感觸,熱血中流淌著充滿文學創作的熱忱。

◎上人慈勉而入筆耕隊

一九九○年接觸慈濟,就深愛這個「拔苦予樂」的道場,李志成不時投入在慈濟舉辦的各項活動中,恪遵證嚴法師的教誨。一九九三年,首次參加花蓮慈濟醫院志工,在一週的時間 中,經由實際參噢,學習如何作一位稱職的志工。在病房巡訪膚慰時,看見一位來自臺中的曾師兄,竟然不加思索地戴上手套,將手指深入一位患有輕微智障,因為便秘無法排便的年 輕人的私處,挖出一坨坨深褐色的排泄物,親眼目睹這個景象,他被這一幕震撼、感動。

「上人,各位師兄、師姊,早。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不擅言辭的他,在志工早會時被推派分享參與醫院志工的心得,李志成握著麥克風的雙手,不聽使喚地顫抖,因為緊張,雙 眼不敢直視上人,毫無目的地看著前方,不知所云地說著在病房內所見所聞的感動。

「好,你回去以後要加入筆耕隊喔!」上人輕柔地說著,但卻重重地落在他的心裡。李志成如釋重負地放下麥克風,但腳步卻有點蹣跚,帶著尷尬的笑容,咀嚼著上人的開示。「剛剛 一定講得很差,上人才要我回去用寫的!」

一九九五年,因為工作調動關係,從臺中來到臺北上班。原本都在假日返鄉做慈濟的例行公事,也因為上人呼籲「落實社區」後,慢慢地把志工的腳步轉移到臺北,前往松山聯絡處報 到。

◎夫妻悠遊於動人篇章中

下了班,李志成與同修蔡翠容匆匆來到松山聯絡處禮拜《法華經序》,副組長迎面走來:「文宣組需要人力支援,每一個委員組要有兩個人參加,你們兩個剛剛好。」二00二年,李 志成和翠容就義不容辭地加入文宣組,讓原本就對寫文章有興趣的他,總是期待文宣每週共修時間的到來。

一路走來,從最基礎的通識課程養成,到社區的各項的文宣作業學習,他與翠容互相陪伴,一起參與成長。剛開始由於人數不多,他倆就從筆耕、照相、錄影、剪輯各項功能一一學 習,每次出班總是兩人相伴,各自負責不同功能完成記錄,成為真正的菩薩眷侶。

「師姊想喝點什麼呢?」在家裡時,李志成總會在兩人忙碌於勤務之際,為彼此泡一壺茶或一杯咖啡,讓房間裡充滿茶香、咖啡香及書香,飲啜一口濃濃的味道,讓兩人沉浸在大藏經 的文海中,或讓剪輯影片的靈感源源不絕。

不管是在深夜或是在清晨,總是看見兩人的背影映照在窗上,默默地埋首寫下慈濟人的美善足跡。在創作完成時的法喜,期待有人因為看到一篇文章或一支影片,因為感動、因為似曾 相識而走進慈濟世界。

窗外種的九重葛,好不容易開出數朵紫色的花;忽然一陣風吹襲,從窗戶掠過,一葉九重葛的嫩葉掉落在窗簷。「是秋天到了!」李志成驚呼一聲,抬頭看到翠容,仍然埋首一字一句 地寫下剛初訪完成的故事。他莞爾一笑,因為他確信這條路是對的。
圖 : 除承擔人文真善美勤務,李志成(前排左二)也參與2011年經藏演繹。[攝影者:林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