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聞法轉念 尋得心靈的解藥

聞法轉念 尋得心靈的解藥

E-mail 列印
帶著滿臉的笑意,左手托著鼻樑上的眼鏡,右手拿著筆在《法譬如水》讀書會簽到表上,上下移動,「啊!『陳碧玉』在這裡。」她邊說邊沿著自己名字旁的格子,打上了勾。

七十六歲的志工陳碧玉,與兩位同行的夥伴一起走入慈濟臺北市松山聯絡處,來參加9月25日的讀書會,很少缺席的她,將每一個星期在讀書會的學習,做為了解《水懺》經文的最 佳途徑;她很感恩持誦《水懺》讓她在惶恐迷茫的日子中,心靈得到慰藉,而《法譬如水》讀書會,讓她了解經文,更認識了很多生字。「我只有小學畢業,很多字都不會讀。」

◎心存感恩 見識無常

參加今年見習志工課程的陳碧玉,小時候住在花蓮,十八歲就到臺北市謀生,在延平北路的皮鞋店上班。雖然經過人生歲月的洗禮,從結婚、創業、生子、退休,至今仍然與當初任職 皮鞋店的老闆娘維持很好的關係。

去年初,當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國內氣象機構隨後也發佈海嘯即將襲臺的警報;於是,八歲仍就讀國小的孫子就提早返家。豈知一回到家,他突然毫無緣由地頭痛、發燒、繼而抽 搐而暈倒,在慌亂中送往醫院急救,前後共昏迷了二十一天,一家人一路相伴。

陳碧玉不間斷地誦《普門品》及〈八十八佛〉佛號回向給孫子。最後終於甦醒,救回孫子一命,全家人感恩佛菩薩的救助,虔誠發願誦讀《水懺》一百零八遍做為回向;但是,這段日 子,她卻因為擔心孫子的病情而罹患躁鬱症。

在舊東家皮鞋店老闆娘的引介下,陳碧玉輾轉找到了慈濟,開始投入大愛媽媽做志工並積極參與讀書會,深入經文,改變自己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而生悶氣、想不開的個性,躁鬱症也逐 漸好轉,不久也在醫師的評估下停止用藥。

◎口說好話 如沐春風

「語業有四如刀刃,刀刀見血能傷人,第一語業是惡口,粗言鄙語最難忍,惡口傷人語似針,或怨天地訶鬼神,或斥聖賢誣良善,不問尊卑與疏親,罵詈毀辱傷情意」在松山聯絡處佛 堂裡,陳碧玉與近六十位會眾,一起認真地聽著志工周美玲的導讀。

上人開示:「口業無門最難遮,人與人之間會衝突、有是非,都由口業傳遞,時時提高警覺,瞋惡心起惡口就出,心地好嘴巴不好也是業,雖然你無心,聽者有意也算結惡緣,惡口造 種種罪,所以開口動舌要謹慎,有修養或沒修養,這張口一開別人就會給我們打分數,說好話讓人心平氣和,柔一點如沐春風,心地農夫先自我經營,才能耕耘別人的心田。」陳碧玉 專注地聽著上人的開示,並頻頻地點頭。

「良言一句三溫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好話要學習,也要練習,學習口吐蓮花。」志工蔡雅蓮在「法入行」分享單元,讓大家分組討論,說出自己在夫妻間與婆媳間,如何輕聲細語 改善家庭的氛圍。

◎自渡渡人 珍惜善緣

以前常怨東怨西的蕭文森,參與慈濟以後常聽上人開示,體悟深刻,獲益良多:「入慈濟真的很好,以前老公晚回家,我就常抱怨『不回來吃飯也不早講!』此話一出口,先生都會相 對回應以不好臉色與言詞,讓家裡的氣氛弄的很僵,現在比較會改變方式與口氣,讓自己先想一下再出口。」

陳碧玉聽了同組志工們的分享後,接著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將上人的法活用在婆媳間的互動。「不善於做家事的媳婦,不懂得煮飯、洗碗,吃完飯碗盤都擺著,不知道要收 拾。」年輕人工作忙,回到家或許太累了,她總是輕聲細語,很有耐心的教導,「我就輕輕地跟她說,我們家吃完飯要把桌上碗盤收拾好……」而在人前人後,總是誇讚媳婦,這樣不 僅使婆媳之間相處融洽,後來也改變了先生不做家事的習慣,「現在每次我出去做慈濟,他都會在家煮好飯等我回家呢!」

「有緣說話是真理,無緣說話是是非」說話要用心在當下,不輕易出口,每次出口就讓人如沐春風,別人因為你而心生歡喜,就是在心中已埋下愛的種子,有一天自然就會發芽、茂盛 起來,就是人間菩薩招生,你也就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圖左 : 近六十位的會眾參與今天《法譬如水》讀書會。[攝影者:蔡翠容]
圖右 : 分組討論,分享如何輕聲細語改善家庭的氛圍。[攝影者:蔡翠容]
圖 : 志工蔡雅蓮的法入行分享「有緣說話是真理、無緣說話是是非。」[攝影者:蔡翠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