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菩提新芽歡喜心 有緣有福做紅包

菩提新芽歡喜心 有緣有福做紅包

E-mail 列印
延續去年(2011年)入經藏的感動與虔誠,今年歡喜有緣福慧紅包製作團隊以「靈山法會永不散」為主題設計福慧紅包紙卡版型。

「2012年歲末祝福福慧紅包製作說明會」從10月2日至10日全臺15場說明會,今天(10/4)由靜思精舍德耒英師父、德棋師父指導來自三重、蘆洲、新莊、中正、萬 華、中山區種子志工一百六十五位,齊聚三重志業園區國議廳學習;肩負著北區菩薩從10月8日至24日,需製作完成北區及海外的四十八萬五千份福慧紅包,這股強大的力量來自 於人與人之間必須發揮愛的力量。

德耒英師父現場示範時提到,今年福慧紅包特色在「靈山臺」,這一層一層的階梯,需要我們用手指將它活動活動一下,就好似我們合和互協的力量,大家合齊動一動,才能有穩固成 形的靈山臺。

「種子趕快學一學,才能傳給社區內的志工,這回做得比較有困難度,如果沒有很用心,做不漂亮;這要交到會員手上,我們要一點一滴做得很精緻才可以。所以今天來的目的就是使 命若到,無論如何一定要到。」三重區七十八歲資深(委員號1021)慈濟志工陳月雲(慈恩)昨天晚上腸胃不適,一整晚無法成眠,但今天早上七點三十分,他仍提前到達三重園 區前來參與結此善緣。

高齡的她看著紙卡,搖著頭表示「不是很簡單,要很熟練否則會捏得變形。」她說:「慢慢地做,用心在當下都會成功。」

設計〈語四惡業〉中小精靈針狀戲服的知名品牌服裝公司設計總監傅子菁與夫婿詹永峰,今年初次承擔福慧紅包製作社區種子。詹永峰提到,往年從師父手中領「受」紅包時很開心, 覺得今年(當年)獲得一個福分、吉祥福報。

他今年因參與委員培訓,受到社區的推薦,承擔社區福慧紅包製作種子任務,這「施」(付出)的感覺讓他覺得很奇妙,有種幸福的感覺。以前常會不由自己、不知為什麼而煩躁的 他,這一年來慢慢體會到「遇事靜心看待,就不易心煩氣躁。」

而今年實地參與製作,看到紙卡時詹永峰心想「要做到這麼複雜嗎?」延續以往的不是就可以嗎?但聽了師父的講解以後,知道每個紅包的製作都有它時代背景,不一樣的意義;所以 必須有符合當年度的背景,需要做適當的改變。當他在黏或摺階梯的時候,他會覺得現在做的這些動作,除了能讓自己心沉澱下來外,還能把紅包做好,跟大家結好緣,這感覺像造 福、施福,覺得很開心。

傅子菁表示今年參與培訓,對於各種活動都積極參與、認識與體驗。從事服裝設計的她,常自己用手工做邀請函送給客戶或朋友,她說這是代表對於邀請的人的心意。子菁分享:「以 前領到紅包,就覺只是一個東西而已,但今天來參與,我知道它背後的故事,有上人期許我們、還有他要給我們的法跟福氣是什麼?紅包它的意義以及內涵是那麼的豐富,覺得拿到這 份禮物非常不容易,要很珍惜。」

「之前也聽到說好難、好複雜或是這要怎麼弄啊!其實就是一個字,『靜』不要急,我發現大家都很急想要趕快完成,但這個急的心會讓我們沒有辦法去體會做的裡面,自己去靜下心 來的那一份清淨的心。」

當德耒英師父在解釋紙卡後面的行星圖示,子菁回想以前看到設計就是把東西放上去而已,但當她看到精舍師父依循上人開示,將一些慈濟的文化在每一個細節都表現出來;例如紅包 背面,行星就代表1966年5月14日「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子菁更感動上人、精舍師父他們的用心。

證嚴上人《菩提心要》影片開示中提到,「我們能以佛法用在我們的身上,我們的身上用在人群中,這都是我們有緣有福。」去年(2011年)菩薩們虔誠入經藏,舉手投足、大聲 唱誦這樣的身心莊嚴大道場傳遍全球,上人期待這樣的靈山法會不散,永遠都在,永遠存在他、你、我的心靈道場中。

圖左 : 來自北區種子學員共一百六十五位,大家專心觀看示範帶播映。[攝影者:廖世淙]
圖右 : 七十八歲資深志工陳月雲(左)雖身體不適,亦前來學習紅包製作。她說:「慢慢地做,用心在當下都會成功。」[攝影者:廖世淙]

圖左 : 培訓委員詹永峯 (中灰衣)與種子學員們互相分享、研究製作心得。[攝影者:廖世淙]
圖右 : 培訓委員傅子菁 (右二)遇不了解處,請德耒英師父指導。[攝影者:廖世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