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華南實業家 星光下的約會

華南實業家 星光下的約會

E-mail 列印
二十九位大陸華南實業家回到心靈故鄉取經,體驗營已結束,繼續多留下來三天,南下高雄參訪。10月31日下午五點來到中山聯絡處,享用溫馨的火鍋後,分成十組,到大同區每 週三夜間環保定點,體驗台灣的資源回收分類,星光下的約會是另一場不同的饗宴。

◎環保體驗大不同

永樂市場(迪化街)環保站定點的負責人楊銀鳳夫婦都是先天性小兒麻痺者,楊春桃師姊高齡八十一歲,天天做環保,還有四年級的吳敏怡,堪稱為「老弱殘兵」,卻讓海南島實業家 陳文烈感動萬分,他感性地說:「與老菩薩一起做環保,感受特別深刻。我的母親八十二歲,身體不好,如果老家能有環保這塊福田,讓母親也可以這樣做,她應該會很快樂。」他分 享中提到,海南島每到冬天,遊客蜂擁而至,確實很需要推動環保,因為環保能淨化心靈,但是這需要有經驗的環保實業。自己是一個地產實業家,要對社會做有意義的事,不要整天 只知談錢,講愈多,缺愈多,意念轉反而有錢,他發願要走慈濟菩薩道,做環保保護地球,因為這是件有意義的事。

柯一生師兄帶著二位遠從湖南長沙來的志工肖志偉和陳青來到寧夏夜市環保定點,跟著這裡的環保志工一起做分類,並學習。肖志偉表示,在長沙做環保,尚在宣導的階段,無法做到 如此精細的分類,沒有來體驗,實在不知道光是紙類就能分白紙、雜紙、報紙、厚紙板這麼多種類;透明寶特瓶能還原做成POLO衫,太神奇了!在台灣甚至將所有塑膠瓶做分類, 還有電器、鐵、鋁、硬塑膠、電池、舊衣服回收、玻璃,真不簡單。看到地球上豐富的資源用過了就丟棄,他很擔心,他覺得垃圾如果放對了地方,分類後就可以再利用而變黃金,如 果放錯了地方,就真的成了污染地球的垃圾了。

肖志偉還提到雖然他們在長沙做環保,但是都由廣州柯一生師兄、陳亮名師兄來帶領,還有一煤礦實業副總馬慶仁也都非常用心投入慈濟志業,在中國雖是環保剛起步,但大家都發 願,以後廣州要帶出一百個環保點,人人做捍衛地球的環保小尖兵。

◎帶回法寶勤耕耘

陳青表示,他們自今年元月起開始在社區推動環保,原本是每個月的第三個週六出來資源回收,但是民眾反映這麼久才來收,家裡已堆不下,今天看到台北的週三環保,她覺得每週一 次也不是困難的事了。令她感觸很深的是,她們社區有很多老人家,每天坐在通風處,一杯茶水,坐上一整天,從她早上上班時就坐在那兒,下班了,他們還是坐在那兒,看起來是那 樣的孤單與空虛,沒親人陪伴,然而在台灣,她卻看到這麼多老人,因為投入環保而活得精采,她期許自己回去更用心耕耘,讓社區的這些老人家也都有機會來做有意義的事。

家樂福旁邊的財福大樓庭園裡有一處慈濟的環保點,今天多了兩位來自廣州的志工,陳志輝和楊佳鑫參與分類,他們看到回收物多又雜,可是志工們都能快速且清楚的分類,他們心中 盡是佩服,更敬佩上人的智慧與德行,此次隨企業團回來尋根體驗,一定要把法寶帶回廣州好好深耕鄉里。

楊佳鑫說,雖然國家都有惜資源救地球的理念,但環保還無法真正落實與細分,在家鄉都只有放四個大袋子,分可回收、不可回收、紙類、廚餘,無法分得仔細,如今一趟體驗營,可 將經驗帶回家鄉好好宣導帶動,才不會虛度此行。在家鄉一些老人家已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卻因為子女忙於生計無法陪伴,只能在家孤單無聊過日子,手腳不動,腦筋不動,很快就 退化,很羨慕這裡的老人家還有環保可做,一面付出,又有伴可聊天,生命良能竭盡使用,真好!環保老菩薩笑說:上人連我們這些老人都回收再利用喔!一點都不浪費哩!

◎發心立願

胡勁松是廣州的環保幹部,八天時間的學習有如醍醐灌頂,他發現自己有太多東西要學,更要修自己的習氣,不是修別人。他的妻子支持他做慈濟,還不斷督促他每個月行善,且要用 正確的方法去做,可以說是他的善知識。這幾天她打電話來時,總說她在家裡等待,感覺時間好漫長,胡勁松跟她打趣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來這裡這幾天他覺得自己彷彿在天 上一樣,每天過得好快!回去後,他要多分享推動社區環保,希望廣州設立第一個環保教育站。

郭銀鳳說海南島垃圾多又臭,老鼠、害蟲特別多,如果大家有環保意識,減少垃圾,海南島將會更美。沈美君也是來自海南島,她終於明白為什麼慈濟可以吸引那麼多人無私的投入。 她今天發願回去要更用心,讓海南島也可以成為中國的慈濟島。

林勝勝師姊跟大家分享「夕陽無限好,黃昏更燦爛」,慈濟世界多智慧。金晉卿師姊則讚歎這些實業家們,不僅是實業家,更是人間菩薩。

圖左 : 陳青(左)在歸綏街環保點跟著環保志工做資源分類。[攝影者:林錦佐]
圖右 : 實業家與小菩薩吳敏怡合影。陳文烈(中)、蔣付軍(左)、彭雲輝(右)、吳敏宜(左二)[攝影者:謝昭光]

圖左 : 沈美君發願回去承擔建立海南島成為中國的慈濟島。[攝影者:黃榮輝]
圖右 : 10月31日海外實業家來到到大同區各週三夜間環保定點,環保親體驗。圖為手語表演。[攝影者:黃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