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髓緣布施 他〈她〉正在等你

髓緣布施 他〈她〉正在等你

E-mail 列印
慈濟「骨髓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於11月3日早上八點在新北市新泰聯絡處展開,早上七點,志工就開始忙碌的準備各項工作;早在兩個星期前於運動公園、夜市等各主要街 道宣導,希望能號召更多民眾,響應這個有意義的救人活動。

◎髓緣布施 搶救生命

民眾郭婉珍得知新泰聯絡處有「骨髓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早上八點半就來了,因誤以為施打肉毒桿菌而不能參與驗血,落寞難過的回家,但她想要救人的那份心念很堅持。

她回家後,上網查詢相關資訊,又打電話詢問「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中心回覆是「可以參加驗血」,並問她要不要再去驗血,因為只有一百五十個名額。

「我想要幫助人,就是很急,一定要趕快呀!我就騎車衝過來,師姊跟我說已經額滿了!」郭婉珍當下想到還要再等一年,忍不住潸然淚下!為了圓滿這份救人的心願,於是現場再開 放十例,讓更多人加入搶救生命的行列。 「有,我捐了,十CC,在這邊。」 郭婉珍指著抽血的手臂,感動地破涕為笑。

身為基督徒的郭婉珍,一直把牧師講的話放在心上:「要時時幫助人,只要有需要幫助的人、事、物,都要盡一份心力去做。」她的三歲小外甥罹患 「神經母細胞瘤」,所以她心有 戚戚焉,了解病患家屬焦急地期盼能早日達成配對;她祈願盡快成為「捐髓者」,也希望有緣人可以和外甥配對成功。

◎付出是福 助人最樂

今年十九歲就讀大學一年級的周禹丞表示,小時候看到爸爸有很多捐血獎狀,立志長大後也要效法爸爸捐血救人的精神。他分享十七歲生日的那天,正巧學校有捐血車到校宣傳,於是 與好友一起響應「捐血救人」,也是給自己人生第一個最有意義的禮物。

周禹丞在去年〈2011年〉在電視媒體看到有關「骨髓」可以救人的資訊報導,就很想參加「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但因準備大學入學考試,功課繁忙,一直沒有如願。 2011年,他的國中同學「受髓」成功,看到同學逐漸恢復健康,一家人展開笑顏,讓他了解「捐髓」不只救人一命,甚至救了一個家庭,於是決定不能再錯過救人的機會了。

民眾張大民路過「新莊運動公園」,巧遇志工正宣導「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經過志工解說,了解「捐髓救人,無傷己身」,於是把握難得的機緣。「幫助別人,無形中等於幫助自 己,能夠付出是一種福氣。」張大民認為宇宙有一個自然法則,付出愈多,自己得到回饋會更多,「流出」等於「流入」,幫助別人其實獲益最多是自己。他希望有好因緣可以配對成 功,讓寶貴生命能夠延續,這會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件事;今天,他也簽下「器官捐贈卡」和 「大體捐贈卡」。

在茫茫人海中,骨髓造血幹細胞比對相同的機率只有萬分之一,他(她)等的,可能就是你!搶救生命,刻不容緩,你可能就是他(她)生命中唯一的貴人。

今天,慈濟新泰區「骨髓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在十一點半圓滿達成一百六十支樣本,每一筆骨髓資料建立都是得來不易的愛心薈萃,見證「髓緣相續」的大愛,熊熊燃起了生命的光 輝。





圖左 : 11月3日在新北市新泰聯絡處,捐髓者親自向民眾解說,圓滿一百六十支「骨髓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樣本。[攝影者:李宜靜]
圖右 : 慈濟志工李秀鑾為民眾解說驗血捐贈等流程。[攝影者:李宜靜]

圖左 : 19歲的周禹丞〈左一〉認為「捐髓」不只救人一命,甚至救全家人,於是及時參加驗血活動。[攝影者:洪乃文]
圖右 : 民眾張大民〈左一〉除了捐贈驗血外,也簽屬了「器官捐贈卡」和「大體捐贈卡」。[攝影者:李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