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珠寶義賣 傳善法播愛心

珠寶義賣 傳善法播愛心

E-mail 列印
為護持大愛臺與馳援美東災區,已舉辦十多場珠寶義賣。在2012年11月17日「送福到人間、送福到內湖」的義賣活動在內湖舉行。雖然天氣寒冷,但現場一百四十多位會眾與 志工的熱心認購下,讓此次義賣交出好成績。

◎珠寶有緣 成就善念

在綿綿細雨中,第十七場珠寶義賣選定慈濟內湖聯絡處為活動場地,於2012年11月17日下午一點半舉行,雖然天氣寒冷,但現場一百四十多位會眾與志工的熱心認購下,讓此 次義賣交出好成績。

慈濟志工李佳穎開表示,珠寶一向是富貴的表徵,珠寶在歷史價值上,都是比較有福、又有愛心的人才配戴。在慈濟有人捐錢、也有人捐珠寶,來支持上人推動各項善行,一、二十年 來陸陸續續有人捐珠寶給慈濟,等到了一定數量,志工們開始整理,準備義賣。

有些珠寶款式比較老舊,或是有掉鑽的情形,志工們會重新設計鑲崁增添美感。李佳穎說:「這些珠寶有些義賣出去,又捐回來,正印證證嚴上人所說:『捐者有意,受者有情』,也 象徵好事生生不息。」爽朗的她,笑著詮釋出珠寶義賣的緣由。

北投區志工魏良旭帶來幽默的短劇,巧妙說明這次珠寶義賣的默契。因為義賣金額將全數護持大愛電視臺與馳援美東災區,所以不殺價、也不因熟人而降價。購買珠寶的人也不要貢高 我慢,將義賣的善因抹煞,短短十五分鐘的短劇,因為演出者的用心,讓內湖聯絡處的佛堂充滿著笑聲。

◎ 莊嚴出場 身形攝心

「你手要放在胸前,這樣走才可以……」在珠寶義賣前,來自大安區的王怡人,一直在後臺指導工作人員如何捧盤。她是想透過師姊身著旗袍,在佛號聲中出場,塑造莊嚴的氛圍,讓 珠寶成為度化人心的法器,這些珠寶也是許多提供者的美意。

王怡人說:「捧盤師姊的出場,是這場義賣的重心,希望能夠展現攝心之美,在意念上這已經不是賣珠寶,而是度人,事實上也有很多人的確透過珠寶義賣而走入慈濟。」

捧著滿盤瑰麗珠寶的師姊們身穿旗袍,在佛號聲中緩緩地從兩側走入現場座位,嚴謹的神態,帶著一股攝心的莊嚴,也宣告義賣活動正式開始。

◎ 有捨有得 造作福慧

佛堂中央的「福到人間」桌上擺設是整場的焦點,主持人說明葫蘆倒在地球上,象徵愛灑人間。一聲聲的「無量壽福」的祝福響起,代表又有人認購珠寶了。本身是服飾與金融業者的 陳先生,花了二十多萬,幫自己的妻子認購了一條項鍊。他豪氣地說:「人生能捨才能得,當雙手緊握,什麼都要捨掉,買這條項鍊幫上人很值得。」

人潮圍著珠寶用心觀賞,有人戴在身上比來比去、仔細拿著比對,全場籠罩著尋寶的氛圍。幾位捧盤師姊是最早認購珠寶的人,其中五十一歲的上班族曾秀芳師姊就是其中之一,她認 為購買戒指,只是想要參與這次有意義的活動,盡自己一份心力。笑稱是戒指拔不下來才認購的張新生說:「如果參與這次義賣,能讓更多人加入慈濟,讓慈濟的善法傳承出去,這件 事就很有意義。」

一場珠寶義賣,在會眾與志工們的熱心參與下,很快交出好成績,也象徵一股股善心從內湖接棒下去,讓這場珠寶義賣畫下圓滿的句點。

圖左 : 大安區志工王怡人(左)指出:「舉辦義賣的重點,是想透過師姊身著旗袍,在佛號聲中出場,塑造莊嚴的氛圍,讓珠寶成為度化人心的法器。」[攝影者:鄭馥華 ]
圖右 : 捧著滿盤瑰麗珠寶的捧盤師姊們身穿旗袍,在佛號聲中緩緩地走入,嚴謹的神態,帶著一股攝心的莊嚴。[攝影者:鄭馥華 ]

圖左 : 笑稱是戒指拔不下來才認購的張新生(右二)表示,如果參與這個義賣,能讓更多人參與慈濟,將慈濟的善法傳承出去,這件事就很有意義。[攝影者:鄭馥華 ]
圖右 : 五十一歲的上班族曾雪芳(左)購買戒指,只是想要參與這次很有意義的活動,盡自己一份心力。[攝影者:鄭馥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