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父母心、老師心、菩薩心打造教育遠景

父母心、老師心、菩薩心打造教育遠景

E-mail 列印
「老師心、菩薩心,愛之深、教之切……」在這首《老師心、菩薩心》的手語帶動中,揭開新泰區2012年「老師心.父母心.菩薩心」三心合一研習活動,今日(11/18)共 有四百三十四位學員,一百零二位工作人員,齊聚在新泰聯絡處參與研習。

◎永不放棄 老師心喚回迷失學子

老師在教育工作崗位上,承擔起教化的良能,老師的用心,足以影響孩子一生。大愛媽媽團隊帶來的「靜思劇場」,呈現喚回迷失學子的老師心。一位因得不到父母親的信任而自甘墮 落的女孩,在校園中霸凌同儕,遭其他學生家長到校請求將其退學處罰,以維護孩子的安危。經老師苦苦哀求,再給孩子改過自新的機會,並以孩子行為若沒改善,就跟著孩子一起離 開學校做為擔保。孩子被老師的用心所感動,終於喚回孩子向善、向上的心。

北投桃源國小洪淨如老師和家長分享「父母心--伴他成長」。提醒父母親:聰明填補不了道德空白,如果能善解他人,用愛自己的心去愛身邊的人,這世界會因為你我的愛,變得更 溫馨。不怨天不尤人,正確的為人處世態度,比讀書更為重要。成功的定義,在於專長上、喜歡做事發光發熱,要去察覺孩子的亮點,讓他能發揮長材。人生的價值在於能夠以愛付 出,啟發人人的愛心。

◎菩薩心--希望引航 老師心--歡喜付出

訴說自己的好命,慈濟志工林家和是由母親和妻子所成就,他分享「好命」從哪裡來。如:心想好意的觀念、身行好事的行為、口說好話的習慣,自修本性的性格,就能擁有自造好命 的命運。

每個人的初發心,誠正信實、慈悲喜捨、知足感恩、歡喜自在,就是幸福人生。相之,貪瞋癡、計較比較、欲求不滿、煩惱怨懟,則是顛倒的人生。造好命的法門:知福-善解包容、 惜福-把握當下、造福-付出無所求、消業-發露懺悔。菩薩的心有智慧,才能希望引航,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

曾得到教育部頒發師鐸獎的王池堃老師,分享如何將環保帶入校園的歡喜老師心。在三峽國小擔任衛生組長的四年期間,他以身作則,做學生的好榜樣。利用暑假帶家人到校打掃廁 所,他抱著「多做多得,少做多失」的心去付出,愈做愈歡喜。只要沒課就帶著掃具巡視校園,也利用假日整理校園環境,與太太兩人將全校十幾年未清理的電扇,一一打掃乾淨。王 老師說:「名師只教好課業,良師能發揮各種良能;帶領學生做環保,同時也改變學生的習氣。」

◎父母心--多鼓勵永不放棄

父母心都希望孩子可以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但常常只是命令孩子這麼做、那麼做,而缺少鼓勵。這種命令的方式,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們愈來愈不理會。學員葉忠孝分享:「我們 應該多鼓勵孩子,並以己身做則,示範給孩子看。」

學員張季筠的孩子是學習障礙的過動兒,孩子因同學語言的嘲諷,而不想上學,周遭的親友希望她放棄這個孩子,但媽媽心永不放棄,不斷鼓勵孩子上學,不冀望孩子學得多,只希望 他在社會上能生存。張季筠說:「孩子也許聽不懂別人的話語,但不要做壞事,不要做沒有用的人。」

◎ 修謙卑--放下身段

今日除了家長的「三心」研習,也有親子班的孩子來學習,教聯會老師群特地規劃「竿拜下風」的體驗活動,來教導孩子去除傲慢心、修習謙卑。孩子手牽手,穿過竹竿,不能彎腰、 不夠謙卑、驕傲自大的人是沒辦法過關;放下身段,不計較、不比較,縮小自我,配合團體才能成就他人。

教育是百年大計,不能立竿見影,老師心、父母心雙軌並行前進,老師和家長彼此尊重、互信與合作,再加上菩薩心的智慧引導,才能面對目前層出不窮的教育問題,孩子才能有最好 的教育遠景。

圖左 : 11月18日合計有536人齊聚於新泰聯絡處參與新泰區2012年【老師心.父母心.菩薩心】三心合一研習活動。[攝影者:鄭村池]
圖右 : 曾得到教育部頒發師鐸獎的王池堃老師,和學員分享如何將環保帶入校園的歡喜老師心。[攝影者:鄭村池]

圖左 : 「竿拜下風」體驗活動,小朋友手牽手穿過竹竿,學習放下身段、縮小自己、修謙卑。[攝影者:魏孫義]
圖右 : 張季筠學員分享父母心,即使孩子有殘缺,也永遠不放棄教導孩子,希望孩子不做壞事,能做一位有用的人。[攝影者:鄭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