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頑石脾氣變溫柔 發心立願度家人

頑石脾氣變溫柔 發心立願度家人

E-mail 列印
常說「江山易改 本性難移」,在慈濟裡改變個性的大有人在!今年的授證行列中,來自信義區的志工陳何嬌,就是一個頑石脾氣的人,轉變為人見人愛的志工。

◎頑石脾氣 遇上善因緣

從小備受家人寵愛的陳何嬌,很清楚自己的脾氣不好,在選擇結婚的條件中也一直在找一個「麻糬」般的對象,可以來包容她自己的「頑石」脾氣。先生李文彬有開朗的個性,夫妻倆 個性全然不同,先生對陳何嬌的百般無理取鬧,他都能包容能善解,卻讓陳何嬌變本加厲地恃寵而驕。

直到兩年前,李文彬路過和平東路巷內的慈濟環保站,看到志工們笑臉迎人,放下身段任勞任怨地做環保,心想女兒都長大出國念書了,陳何嬌有多餘的時間都是與朋友相約逛街、喝 下午茶,於是鼓勵她來跟著志工們一起付出做資源回收。

經過兩個月的勸誘,何嬌心想:「做環保又髒又臭,那不是我做的事。」卻敵不過先生的勸說,心想先去看看再說。沒想到第一天到環保站,看到志工們從社區民眾手中接下又髒又臭 的回收物,同時雙手合十恭敬地說:「感恩!」謙卑的志工高雪美毫無怨言的付出,何嬌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回家很開心地跟先生說:「我上癮了,從今以後我要每周都去跟著志工 們做環保。」就這樣,陳何嬌走進了慈濟世界,參加見習及培訓課程。

志工許雲鈺回想,培訓課程第一堂課主題是行住坐臥四威儀的引導,當下何嬌拎著包包起身欲離開,她說:「做委員這麼麻煩,我不做了,我每天在家這麼優閒,我是喝咖啡、下午茶 的人,沒辦法受到這樣的約束。」還好,資深志工邱秀珀當時以上人的法,還買了一杯咖啡挽留她留下來,才有今天體會如此深刻的何嬌,李文彬感恩秀珀師姊的智慧,要不然他不知 道還要受苦多少年。

一次又一次課程的薰陶,加上實際參與社區勤務,從做中學、學中覺,讓何嬌將一層層的無明慢慢撥開,懺悔以往的日子過得迷茫又愚痴,現在的她,只想把握時間勤耕福田。心改 變,人就可以改變,不只改掉不好的脾氣,現在人見人愛,全家人都因為她的改變而驚喜萬分。

雖然何嬌進慈濟是受到先生李文彬的鼓勵,但是還在工作職場的李文彬表示,對他來說捐錢容易捐人難,因為工作的關係無法有多餘的時間來付出,所以將家中師姊先捐出來,自己也 在去年九月份圓滿榮董,今天也來接受上人的授證。

當他知道要捐榮董,其實心中是有不捨的,雖然平常都會捐款做善事,但對一個上班族來說這不是一筆小數字。有智慧的何嬌,除了勸募外,還請購上人的書回去讓先生閱讀,李文彬 體會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明師難遇,才打開心胸,今天以歡喜的心接受上人的祝福、授證。

在歲末祝福中,如此接近上人,從上人手中授證委員,何嬌非常開心,以堅定的心發心立願要精進、勤耕福田,還發願要在明年把先生引渡進來慈濟,更期待因為自己的改變,兩個女 兒也會有所影響進而參與慈濟,讓一家人都是慈濟人。

◎放下執著 做環保愛地球

另一位進慈濟改變個性的是邱敏鐘,1980年,當時上人於晨間六點半在民本電台的「人間菩提」節目說法,讓邱敏鐘天天於晨間浸潤於法海中 上人的智慧如海,為佛教、為眾生 的大愛精神,讓他非常感動,也種下善的種子,直到2011年參與了社區見習志工課程,讓他更瞭解慈濟,於隔年2012年在同修胡翠娥師姊及家人的鼓勵下,報名了培訓,開啟 了慈濟人間路。

第一次上培訓和氣課時,走入東區聯絡處二樓牆面上是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照片,於兩旁映入眼簾書寫著「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刼、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 智慧、通達諸法」;這三十二個字的法義,讓邱敏鐘很攝心,但卻無法瞭解而心生慚愧,或許這就是要考驗他往後在慈濟道路的修行功課。

之後,在一次培訓讀書會的因緣,為了分享《無量義經》才認真地研讀上人開示的經文,在研讀中深入瞭解,《無量義經》為佛陀開講《法華經》之前所闡釋,《法華經》是成佛之 道,而《無量義經》的精髓就是這三十二個字,上人的開示以簡潔法義要弟子們行菩薩道,凡事要以澄寂而清明的心,心寬念純沒有是非顛倒、攀緣妄想,才能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未入慈濟時的邱敏鐘,行事執著,個性固執剛強,在一年的培訓課程中學習,尤其是於2012年7月24日在東區聯絡處培訓課邀請南非的潘明水師兄分享,他在艱苦的環境中不辭 辛苦深耕南非做慈濟,在影片中非洲學生在烈日當中上課,慈濟在那地方蓋簡易教室,不使學生風吹日曬雨淋,潘明水師兄以柔軟的心,來陪伴黑菩薩志工們一起幫助當地苦難的人。 敏鐘期許自己要學習潘師兄的人文典範,這一年點點滴滴的磨練,讓他漸漸放下行事執著、固執的個性。

邱敏鐘平時與同修師姊一起認真做環保,在時間的行蘊中,不間斷在善的循環中,體會到上人常說「要做來囤」(台語:囤積之意)累積善因,善、惡因緣可改變未來人生,人世間應 要做對的事,做來囤。

培訓期間,因為敏鐘的工作是土木工程,在工作上壓力很大,有時工作未告一段落而延後下班,沿路上如遇到交通堵塞,又要急著趕赴回家,準備培訓上課,因此兩方揪結,往往會起 煩惱心,確實是一大考驗,還好同修師姊非常體貼,餐點及制服已準備齊全,簡單用餐盥洗後,即刻到東區聯絡處上課,這一路走來,有師兄、師姊的善解、包容,才能克服一切的困 難而完成培訓課程。

培訓之後,自己最大的收穫是「做中學、學中覺」,習氣也漸漸的改變,人生觀較淡泊、寧靜、簡樸。邱敏鐘將持續做環保愛護地球,以慈悲喜捨,關懷弱勢家庭。

圖左 : 現在的陳何嬌(右),只想把握時間勤耕福田。[攝影者:王麗珠]
圖右 : 從上人手中授證委員,陳何嬌非常開心,以堅定的心發心立願要精進、勤耕福田,還發願要在明年把先生引渡進來慈濟。[攝影者:陳冠宇]

圖左 : 邱敏鐘在一次培訓讀書會的因緣,體會《無量義經》的精髓。[攝影者:鍾明琦]
圖右 : 邱敏鐘在街頭為民眾解說骨髓捐贈的意義與作法。[攝影者:紀足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