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接續十六年前的法緣

接續十六年前的法緣

E-mail 列印
「八十六年間,因為要生老大,回到屏東婆家,對門住一位慈濟師姊,因為適逢上人行腳到屏東,邀約我與婆家的人一起去參加歲末祝福,但當時因緣不具足。」今年即將授證的劉韻 玲娟秀的臉龐笑了開來,十六年後,她已是上人的第一代弟子。

◎ 接續十六年前的法緣

九十九年,因為搭乘公車行經松隆路,赫然發現這裡有一間慈濟的分會,當時的東區共修處,看過慈濟月刊及在電視上看到慈濟團體行善的事蹟,也曾捐過款給慈濟的她心想,改天一 定要來逛逛。

以前也曾讓孩子參與過公益團體活動的韻玲,大女兒正值要上國中、兒子小學三年級,想要讓孩子多接觸善的環境,當時書軒志工林怡君建議她讓老大上慈少班、兒子上親子成長班。 全程陪伴女兒上課的她,覺得自己收穫很多,也在那時認識幫小孩上衛教課程的牙醫蔡宗賢醫師,由他身上看到慈濟精神是一個付出無所求的團體。之後在林怡君的邀請下,韻玲及先 生一起全程參與見習課,韻玲順利地在隔年參與培訓,先生則因工作關係調至大陸而暫緩。

韻玲家裡是一貫道,自小吃素,但因婆家的飲食習慣,讓她無法繼續吃素。在上見習課時,從影片中看到動物也有靈性,在被宰殺時的痛苦,覺得自己不小心被割到就很痛,更何況它 面臨生死的掙扎,心生不忍;更覺得現在氣候四大不調,地球暖化的危機,讓韻玲深知吃素的重要,現又回復吃素的她,感恩說:「慈濟將她從業障救回來。」

培訓中的韻玲,在面臨先生外派大陸,家業、志業及工作時間上的分配,讓她面臨考驗,但仍排除萬難找到兩者可兼顧的時間出勤務。進入慈濟後,覺得自己最大的改變是自己個性, 以前比較急,且口不擇言,現在比較會轉念;以前對小孩在學業上,要達到一個標準,轉而將做人的道理及行孝、行善排在前面,她覺得孩子若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如何融入團體 裡與人相處。

韻玲覺得自己對長輩的尊敬,孩子看在眼裡,也懂得回饋;會在韻玲忙碌的時候,適時提醒她說:「我們該抽空回去探望阿公、阿嬤及在假日回屏東看看阿嬤了。」孩子的貼心,讓韻 玲覺得很欣慰。

視竹筒歲月上的兩句話:「在苦難中長養慈悲、在變數中考驗智慧。」為座右銘的韻玲,每天都會對著竹筒說祝福的話語,並投入十元;韻玲笑說:「因為工作中常有一些困難在考驗 我,我每天都在祝福自己要克服困難,與同事及老闆相處時,能增長智慧,當彼此有爭執時,以轉念化解當時的處境。」她也鼓勵小孩每天投下五塊錢,日日行善。

很喜歡小孩子及教育,想在親子成長班及慈少班這塊福田跟小孩一起成長,笑容可掬、溫柔婉約的她,是不二人選。

◎ 完美主義的母親 調整腳步

從小就是完美主義又對生活非常認真的趙樂禮,生活嚴謹,自我要求很嚴格,加上又是學法律,天生個性加上後天學習,自然養成事事都是固守成規,不離分寸的待人處事標準,她不 曾感受到身邊的人與她相處所感受的壓力。

樂禮的先生長期在大陸工作,夫妻兩人幾經商量,決定由樂禮陪著女兒史昕平在臺灣受教育,這樣的生活長達十八年。

趙樂禮原本在法律事務所上班,每天接送女兒,安排昕平所有的一切作息、課業學習,後來更選擇離開職場,將所有精神放在女兒身上,全程照顧。當孩子在不同的階段就學,樂禮就 在孩子學校做志工,全程緊盯;當女兒正值青春期,原本就不和樂的親子關係更降到冰點,彼此都害怕面對對方。

由於很喜歡孩子,趙樂禮六年前思索改變生活模式,她在住家附近的幼稚園找到安親班的工作;在那裡她找到教育的樂趣,她覺得自己的孩子教不好,但教別人的孩子,看到改變就覺 得很有成就感。

有一天在安親班,她看到黃和嬌老師桌上有張大愛媽媽的課程報名表,樂禮立即詢問課程內容並報名參加,經過課程的參與,她才發現自己完美求好的個性,給身邊周遭親友的壓力。 樂禮開始懂得反省、自我調整腳步,樂禮的改變改善了與女兒的親子關係,昕平從原本的怯步到現在會主動關心媽媽而且是無話不談。

受證後的樂禮表示:「今日的授證儀式,有如再次回顧自己心路,要以法水來懺悔自己起無明,上人非常慈悲,啟發大家的悲心,也是我的慧命之母,個人的愛心是有限的,就是要集 結大家的愛心,力量才會大。」除此之外,樂禮從人品典範人物分享,體悟到法親關懷的重要,回到社區後她要更積極落實法親關懷。

遠在高雄念大學的昕平,今天特別請假參加媽媽授證儀式,昕平感動地說:「很開心媽媽加入慈濟之後,這幾年的改變很多,現在如同慈母一般。」並答應媽媽在明年畢業後,要與媽 媽一起做慈濟,圓媽媽的夢。

◎資深慈誠新委員

培訓行列中,資深慈誠江文富,是銀行主管退休,憨厚耿直的個性,做事認真嚴謹,因為太過認真,曾經自己的小孩說:「爸爸對待我們,好像把我們當成銀行的員工。」

江文富進慈濟,是太太接引,卻是自己先慈誠受證,一直都很羨慕夫妻同修一起做慈濟。在2001年就受證慈誠的他,一直等待太太可以一起培訓委員受證,曾經兩次報名培訓,都 是因為太太沒有跟上來而作罷。

文富的父親已經高齡九十三歲,太太考量再三,還是以照顧老人家為重,暫時無法出來培訓,文富卻認為,現在兩個人都已經退休,應該可以相互交替照顧父親的重任,他期望能有更 多的法親幫忙鼓勵太太一起來委員受證。

文富說:「人生幾乎沒有重來的機會,但我在慈濟裡面卻可以有兩次的機會,第一次慈誠受證後,再一次來接受上人的祝福。」

談到再一次來培訓受證的心情有何不同?文富表示再一次接受培訓,讓自己檢視這十幾年,是不是很真實地在走這條路?也重新自我勉勵外,更給自己下定一個堅定的信心,走這條路 是對的、是正確的。文富說:「感恩上人給我一個非常正確又明亮的方向。」

圖左 : 劉韻玲(右二)認真地跟著前方志工比手語。[攝影者:紀足旺]
圖右 : 趙樂禮是完美主義的母親,參加大愛媽媽課程後,懂得反省並調整腳步,改善親子關係。[攝影者:葉素貞]
圖 : 江文富進慈濟,是太太接引,卻是自己先慈誠受證,一直都很羨慕夫妻同修一起做慈濟,今年授證委員。[攝影者:陳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