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環保真實做 除去心中垃圾

環保真實做 除去心中垃圾

E-mail 列印
臺北市近來氣溫下降、陰雨綿綿,環保志工不畏風寒,在為守護大地努力。1月5日上午氣候回升至十五度,空氣帶著冰涼清新,中山區八德環保教育站陸續湧入三十位年青人,他們 是味全食品的關係企業—-康合/立啟貿易同仁,在人文組廖思先、蔡建弘、李芯如等人帶領下,來學習資源分類及聆聽志工陳阿桃分享「環保真力行•儉樸過生活」。

志工黃碧華介紹八德環保教育站中種種資源再利用的巧思,這是慈濟推動「克勤、克儉、克己、克難」的精神;來到「資源回收分類區」,來賓神情專注地聆聽碧華闡述──慈濟環保 理念是上人教導弟子,回收不是收垃圾,是帶動回收分類品質「精質化」及「清淨在源頭」從根本落實,她從回收袋中拿起一個尚有殘餘飲料的杯子,對大家說:「飲料買了就要喝 完,並隨手清乾淨,這樣有助於回收站的環境衛生及節省人力。」

「大家來做環保,好不好?」「好啊!」二樓佛堂充滿洪亮、愉悅的回答聲音。

「喔,菩薩在此都有聽見,這就是……發願!」陳阿桃師姊以活潑的氣氛,開啟她的分享課程。人能破壞大地,也能拯救大地,陳阿桃說二十三年前,聽證嚴上人輕輕一句「用鼓掌雙 手做環保」,開始做資源回收至今。

李芯如第一次聽陳阿桃師姊分享「環保真力行•儉樸過生活」,對於陳阿桃不在乎他人眼光,撿回資源守護大地、惜福剩菜飯持家,讓她很感動!尤其是看了播放的影片內容中,青蛙 救蝌蚪那份母愛,與水是大生命等故事,讓她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芯如發願要多做好事、說好話,依收入提百分比來幫助人,以後用餐時、吃多少才點多少,少買衣服,回公司 後更積極推動環保分類、蔬食。

黃慧玲則開心又興奮的說:「今天來實做資源回收分類後,才知道平時初分類做的不夠!例如:喝完飲料就將瓶子或紙杯丟入分類筒,就是做環保。不知道沒將瓶蓋或封口膠膜撕掉及 清洗,會造成後續處理的困擾。回去後會轉告家人、朋友並更落實做;而陳阿桃師姊身體力行的精神,是我學習典範。」

「今天來環保站,才發現自己帶很多垃圾在身上,因為平時吃的多、用的多,心理垃圾也多!」毛士杰有感地說。他表示,從實際學做環保分類、聽阿桃師姊的演講,才深深的省思到 ──平時垃圾隨便亂丟、尚未使用環保筷,真是辜負了很多用心護大地的環保的志工。他發願日後會多做環保及使用環保筷。

看影片中播出──慈濟不分宗教的大愛,關懷信仰基督教的邱金華志工,家住彰化埔心的他每天要工作、要照顧有智障的妻子、全身癱瘓的兒子,仍把握時間做環保、參加助念,沒有 被命運打倒的信心、毅力、勇氣,讓毛士杰看到自己的幸福,他表示要清除心理垃圾外,不再存在不滿、抱怨情緒,且懂得知足、感恩,讓他今天收獲很多!

環保帶動社會「以愛傳愛」,期望將善、愛繞著全球以淨化人心,資深志工陳美英勉勵──愛護地球由你我的生活中做起,進而啟發更多人參與,那愛的力量大才能使大地平安。

願將力量能普及大眾,社會一定更美好。

圖左 : 李芯如小姐(左四)、黃慧玲小姐(左五)聽志工黃碧華(中)解說紙張分類。[攝影者:林進安 ]
圖右 : 康合/立啟公司的三十位同仁,很用心地學做環保。[攝影者:林進安 ]

圖左 : 志工陳阿桃分享「環保真力行•儉樸過生活」。[攝影者:林進安 ]
圖右 : 康合/立啟貿易三位同仁與志工合影。[攝影者:林進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