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改變自己 要做孩子的榜樣

改變自己 要做孩子的榜樣

E-mail 列印
「我不想一直讓您們來幫忙,謝謝你們沒有看不起我,還把我當家人看待。現在我可以做給別人看,讓他們知道,我是個肯負責任、有擔當的人。」照顧戶施凱銘自從接觸到慈濟,看 到慈濟志工對孩子的付出,那分慈悲、關懷的力量,逐漸感動了他。現在的他,不但不接受資助,更開始布施善款,懂得助人結好緣。

「他現在有一分穩定的工作,除了上班外,在家時間也會幫忙照顧孩子。」說到先生的改變,太太邱芳慈面帶笑容地表示,他真的改變許多。

提到自己的轉變,施先生表示:「如果我都不改,那小孩子以後怎麼辦?我現在做的事情,等於是我孩子的借鏡、孩子的榜樣。我要慢慢做好,讓他們知道爸爸變好了!」他省思自己 曾犯的過錯,要把以前的壞習慣,改正過來,學習說好話、做好事。他要做給人家看,讓別人知道,他變得不一樣!

1月18日慈濟志工何淑萍一行人,穿過長長的走道,走上層層的階梯,來到照顧戶施凱銘家中。「珮愉來,我們26日要到三重志業園區圍爐,現在請師姑來幫妳剪一下頭髮,看起 來會比較清爽!」施先生家中的四個孩子,在淑萍的引導下,一一地接受髮型改造,在專業義剪志工鄭秀美的巧手下,孩子們露出滿意的笑容。

◎懺悔過往不良習性

回憶過往,施先生談及自己每天早上一起床,總想著怎麼樣去找錢?如何才能博取人家的同情。那時的他,完全不懂得珍惜別人的愛心,每天就等著人家來幫忙,他就可以懶惰一點, 不用做事。他總是處心積慮地濫用善心人士的同情心。「那時候自己的想法,真的是天理不容!」施先生慚愧地說著。

「以前的我,人家看不起我,我就做越爛給他看;但是現在,我已經找到人生的目標,我不怕苦,人家做得到,我也一定可以做到!」施先生自信地說出他的人生目標,就是在自己行 有餘力之後,更要懂得去付出行善。

從2011年初服務於保全公司到現在,他每天努力工作達十二小時。施先生由衷地感激慈濟志工的關懷,讓他重新站起來。他說:「淑萍師姊常勸我脾氣要收斂一點,更不厭其煩地 告誡我:『你是孩子的模,要對孩子、老婆好一點。』她還要我跟街坊鄰居結好緣。」

曾經火爆脾氣的他,攝受於志工的柔軟規勸,他開始要求自己,要學習放下身段,更要勇於認錯,去向之前有過口角的鄰居道歉致意。果真,在向鄰居彎腰舉躬的當下,他發覺自己釋 懷了!心中的怨氣也全消了!

自從接受慈濟的關懷後,施先生即不接受金錢的資助。去年十一月,他開始布施善款,希望自己在行有餘力之後,也能捐款助人。他深自期許自己,願以慈濟志工為榜樣,來慈濟學習 付出。

◎以媽媽心關懷陪伴

陪伴關懷這一家人已近三年的淑萍表示:「當初剛來關懷這個案家時,總是看到孩子們有一餐、沒一餐的窘境,加上孩子們臉上的瘀傷,讓人看了相當不捨。」一心想著如何幫助孩子 的她,總會幫孩子準備飯菜,有時帶米、有時帶菜,深怕孩子餓著了!訪視志工們,更不時地從惜福區及資源回收站,覓得全新的物資〈彩色筆、鉛筆盒〉來幫忙孩子。

「施先生其實很熱心,只是缺乏自信。由於長久以來的生活懶散,造成他今天的生活困境。所以在長期陪伴、關懷中,我總以上人的法,苦口婆心地勸導他。」淑萍提到自己總是用證 嚴上人的智慧法語,以「感恩、尊重、愛」的態度,來陪伴這一家人。

兩年多來,她欣看案家願意努力工作,而且長子和長女,除了學習成績的進步外,更保持一整學年的全勤,2012年兩個孩子都領到慈濟頒發的「新芽獎學金」,這帶給孩子們很大 的鼓勵;也間接影響到案家整個生活氛圍,彷彿有一股被看重及肯定的力量,激勵著他們。

對於案主能走出失業喪志的陰霾,進而修正習氣,努力的工作,淑萍謙稱要感恩組內的十七位志工們,不間斷地接力來關懷、陪伴,讓案主懂得省思自我,重新振作,更燃起重生的希 望。而藉由多次與案主的訪談中,法親們的鼓勵話語,更間接地教育自己,這分正面教育的力量,不僅影響案家,也讓自己受益良多。

「慈善」是慈濟的根,在慈濟志工們,深入社區訪視,用心陪伴關懷下,希望未來能帶動更多善的循環與愛的力量,讓人間減少苦難,社會更祥和。

圖左 : 施家小女兒珮愉,開心地接受專業義剪志工鄭秀美的髮型改造。[攝影者:洪慶章]
圖右 : 施先生在保全值勤時,專注地記錄社區的錄影畫面。[攝影者:廖世淙]
圖 : 案妻施太太在工作的超商,負責物品買賣及收銀櫃檯作業。[攝影者:廖世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