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恩師三個銅板 李梨瑟殷勤精進回報

恩師三個銅板 李梨瑟殷勤精進回報

E-mail 列印
放學了,老師在昏暗的走廊下,靜靜地走到隊伍最後面,把三個五元銅板塞到李梨瑟的口袋裡,然後摸摸她的頭說:「拿回去給妳的阿母!」

◎三個銅板 播下善種

那是個還要考初中的年代,李梨瑟就讀小學四年級,一家八口擠在三坪不到的茅草屋。每到月初,媽媽就到處去借錢,給她繳補習費。導師陳翠瓊看在眼裡,默默地把錢退回,而梨瑟 的媽媽再拿著去還給人家,每個月就重複這樣的事情。

一念心,是一顆種子,這三個銅板,像是陽光、雨水、土壤,不時在小梨瑟心中清亮地響著。她當下立下了心願,長大以後要當一位像陳老師那樣,有智慧又有愛心的老師。

上了初中,李梨瑟用功求學,每學期必拿到獎學金,再加上整理實驗室領到的工資,自己湊齊了四百元的註冊費,不再讓家裡傷腦筋。能自己負擔學費的事,多年後她才發現,原來自 己是學校有史以來,唯一的工讀生,是老師顧及她的自尊,所想出來的方法。

在許多愛的環繞和自我砥礪下,李梨瑟一步一步朝著願望的路上前進。1977年師專畢業後,李梨瑟到士東國小任教,直到2007年在該校退休。三十年來,她時刻懷抱著回饋的 心,努力當個稱職的老師。

◎再度進修 嘉惠學生

教書的這幾年,李梨瑟有許多與特殊生相處的機會,為此她到師大進修教育心理,以期能更有訣竅地幫助這些孩子。有了學理做後盾,梨瑟更加勇於承擔。

學生有困難,她每天早上去學生家,把他帶來上課。如果遇到過動生,她一大早就先陪他打球半個鐘頭,消耗體力。

同仁張淑霞對於李梨瑟的犧牲奉獻,深感讚佩:「遇到有特殊生,李老師一定是第一個認養最難教的學生,這些孩子後來都適應得非常良好。」

孩子如今也在慈濟新芽班的謝季樺,就讀小學時曾是李梨瑟的學生,她滿懷感謝地說:「因為我頭腦反應不太過來,有時候都聽不懂,在老師班上的那二年,下課後老師就私底下帶我 回她住的地方,教我功課。」

◎加入慈濟 生命新頁

接觸慈濟,李梨瑟一開始只是單純地繳交善款,直到1995年經由蕭春梅老師的邀約,加入了教聯會。「加入教聯會,對我心中來講很不一樣。過去我應該算是一個非常嚴格的老 師,只要我那週導護,學生就會排得乖乖的。我愛孩子是無庸置疑,但是有了上人智慧的引領,我才發覺自己可以多些柔軟和慈心。」

因為自身得到的法喜,她積極參加教聯會活動,除了在校推廣靜思語教學外,也接引許多同事認識慈濟。

1999年九二一地震,任教的士東國小是台北市唯一受創的學校,她以同理心帶動同事,投入在南投國姓國小的「震動大愛 重建校園師親生成長班」活動,募心又募款。

陳妍君老師回憶起當時:「我和同事們常利用假日,跟著李梨瑟老師到南投,跟孩子互動,也給那裡的老師打氣。」

在這樣的因緣下,許多老師也紛紛加入了教聯會。後來時機成熟,成就了「士林天母社區親子成長班」的成立,大家一起攜手走入社區,至今已十二年。

◎病苦體悟 把握分秒

2000年的一場病,李梨瑟曾被疑為是罹患白血病,所幸後來確認是誤判。這場病,讓她體會到生命的無常,決心將自己愛的半徑再擴大,因此加入慈濟委員的培訓,並在 2001年底受證。

走過病苦,李梨瑟懷抱著感恩心,加入骨捐關懷小組,除了陪伴捐髓者、受髓者,也參與宣導,鼓勵自己的學生行善,積極投入搶救生命的行列。除此之外,在訪視、環保、教聯會和 香積等功能中也常見到她的身影。

過往師長、同學的幫忙,點滴溫暖深深影響著李梨瑟。加上八八風災,在林邊訪視時的所見所聞,讓她更加體會到證嚴上人的慈心與智慧。

李梨瑟時常提醒自己:「在幫別人時,到底是他需要的,還是我們要給他的?」有了如此的體悟,在面對受髓者或獨居長者時,她總是把對方看待成親人,貼近對方的心。

李梨瑟與伙伴經常到獨居長者家中關懷,細心為他們梳頭、按摩和清掃。常常都是有說有笑的,可是如果被她發現藥沒有按時吃……此時長者會像做錯事的孩子一般,尷尬地看著「老 師」,而她和志工則會將長者的藥依次一一分裝好,再細心叮嚀。

曾有遇到男眾長者患皮癬症,李梨瑟的大兒子也跟著媽媽,每兩天就過去幫老人家擦藥。在如此長期、貼心地陪伴下,長者早已把她當成親人信任。

◎退而不休 人間傳愛

「為教育,為學生,我願意傾盡我一生的心力。」李梨瑟,在2007年退休後,除了回學校當導護志工外,也協助校內的「大愛媽媽」推展活動,舉凡環保教育、反毒宣導等。

這時期的她,經歷至親的相繼往生,再次深切體會「無常擋不住」的道理,在先生陳金德的理解與包容護持下,她更加把握分秒,不願空過。

2011年天母社區成立安心就學的「新芽課輔班」,李梨瑟除了將三十年來累積的教學經驗,拿來幫助這群與自己有相似成長背景的孩子外,也因過往結的好緣,邀約了同事、同 學、家長、學生,共同組成了實力堅強的課輔團隊。

忙碌的志工行程,家中電話經常響不停, 但是,2012年,李梨瑟仍然承擔和氣人事幹事,肩負更多使命。她勤耕社區、廣結善緣,無私地播撒愛的種子。

老師的故事還沒結束呢!在如此真切地付出後,李梨瑟和她的學生之間有一條不斷的線。以前教過的學生,如今又帶著他們的孩子,與「阿嬤」在社區親子成長班、新芽課輔班再續好 緣。就像她的學生許振豐說的:「我們現在是追隨著她的腳步,她把善的種子傳到我們手上,再從我們手上傳到我們的下一代。」美善循環就是如此生生不息。

圖左 : 921大地震,李梨瑟邀請同是受創待重建的士東國小同事,前往國姓國小等災區學校舉辦「震動大愛 重建校園師親生成長班」活動,募心又募款。[攝影者:李梨瑟老師提供照片]
圖右 : 體會生命無常,李梨瑟加入骨捐關懷小組的行列。[攝影者:黃莉美]

圖左 : 「我要看著孩子快快樂樂來上學,平平安安的回家。」退休以後,李梨瑟又回到學校,擔任導護志工。[攝影者:黃莉美]
圖右 : 李梨瑟老師的學生,如今又帶著他們的孩子,與「阿嬤」在社區親子成長班中,再續好緣,「三代同堂」美善循環。[攝影者:黃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