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慈籃以音樂傳愛 靜思語結好緣

慈籃以音樂傳愛 靜思語結好緣

E-mail 列印
寒假初始,1月28日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時分,四十多位永平慈籃家族齊聚在臺北慈濟醫院的陽光大廳,以一分歡喜心為院區病患家屬,除了進行著豐富的音樂饗宴。

場外的學員與家長則為大家奉上靜思好話的智慧紅包,也以親手製作象徵長壽的花生吊飾,與眾分享祝福健康的善意,熱鬧的場景仿若提前過新年般充滿溫馨與歡樂。

「不論是承擔臺上演出,或是臺下配合互動的學員,都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歡喜心、眼要亮、嘴要甜、腰要軟,來與大家親切互動,活動當中若您也能感受到這份歡喜與自在,這 個活動就是非常圓滿與成功,也能為自己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活動開始前,永平慈籃家族大家長郭全成正用心地叮嚀著學員該有的慈濟人文與禮儀。

◎靜思語傳愛 廣結好緣

音樂饗宴即將開始,舞臺上的音樂志工進行調音,場外的慈籃學員則在家長與志工的陪伴下,有人拿著好話紅包、有人提著糖果籃,鼓起勇氣羞澀地走向會眾一一說好話、道祝福。

有學員彎著腰、雙手合十對著老人家說:「靜思語送給您,放在心坎裡,也用在生活裡,慈籃家族祝福您,把愛傳出去。」老人家手握著好話紅包,開心地笑著點點頭。

「請你吃甜甜,乎你嘴甜心甜,好緣結到滿厝邊。」國小的學員也提著糖果籃,以靦腆的表情,一字一句誠懇說出祝福,老爺爺笑得合不攏嘴,等孩子說完,順手拿起糖果連聲:「謝 謝」。

在旁邊引導學員的助教張見旭,貼心地叮嚀民眾:「天冷的時候,若有低血糖的家人,隨身帶著糖果也很好喔!」一位婦人微笑地看著說好話,又彬彬有禮的孩子,不禁好奇地問道: 「這是甚麼團體呀?」有民眾回答她:「慈濟打籃球的呀!」

◎圓夢的陽光舞臺

音樂饗宴由志工于明以二胡表演拉開序幕。自1998年永和慈籃甫成立之際,當時訓導處的于明老師,即受邀協助關懷學員的服裝儀容與出缺勤紀錄;雖不打籃球,孩子也早已成 年,他卻秉著一份對孩子的品德關懷而持續做志工服務,十多年來熱誠不曾稍減。今日更引領學員承擔音樂志工,以七十二歲之齡拉起二胡絲毫不含糊,期能給孩子一個活到老學到 老、熱心服務的好榜樣。

學員長謝品宣則是呈現籃球舞的橋段,隨著輕快節奏,籃球由地而起,在手指上、在筆尖、在杯緣不停地轉動著,專注的眼神流露出對籃球的那份熱愛之情。

在媽媽的鼓勵下,從小學三年級進入慈籃學習,轉眼間已過了八年,如今就讀高二數理資優班,盡管課業壓力大,他始終不曾放棄打籃球健身的習慣,課業之餘也協助導學弟妹練球。 謝品宣表示:「看到學弟妹的純真仿如看到早期的自己,期許學員除了球技,也能透過音樂志工服務從中學到做人的道理。」

戴著眼鏡的許睿喆,白淨的臉龐有著斯文的學生氣息,眼光始終盯著在小提琴上滑動的指尖,難掩初次當眾表演小提琴的緊張情緒;結束後不由得自我搥胸加油打氣。

睿喆的爸媽為了分享孩子圓滿音樂的夢,夫妻倆特地請假前來陪伴,許爸爸表示,以前到慈院聽到大廳中的音樂迴盪讓人心情舒緩,心裡就曾暗自期許能來付出,沒想到卻在孩子參與 慈籃活動中,竟有這麼好的機會可以圓夢而感到欣喜,期待孩子能持續用音樂與人分享快樂。

學員接二連三地接棒演出,小提琴、鋼琴、長笛、唱歌、舞蹈等,在主持人戴海萍的溫馨帶動下,讓下午等候看診的會眾流連忘返。

節目進入尾聲,志工以親製的花生吊飾分送現場的民眾。看著個性內向的黃翊恩帶著妹妹,主動且熱誠地與民眾分享靜思語和花生吊飾,讓首次參與志工服務的家長黃鳳雀感到開心與 感動,認為能與孩子共同參與慈籃,除了讓她更容易瞭解孩子與同儕之間的互動情形,在這次製作花生吊飾的過程,也體會到志工無所求付出的那份歡喜與用心。

一顆籃球陪伴孩子度過成長的歲月,從國小的青澀懵懂、歷經國中的叛逆期,到高中的懂事懂理,不只練球技,也因得遇善知識而能親子共成長;藉著音樂志工的課外服務,除了為民 眾帶來歡笑,也讓慈籃家族成員皆帶著滿滿的甜蜜回憶歡喜賦歸。

圖左 : 七十二歲的志工于明,拉起二胡絲毫不含糊,期能給孩子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熱心服務的好榜樣。[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 隨著輕快節奏,籃球由地而起,在手指上、在筆尖、在杯緣不停地轉動著,學員長謝品宣專注的眼神流露出對籃球的那份熱愛之情。[攝影者:梁榮為]

圖左 : 表演小提琴的學員許睿喆,爸媽為了分享孩子圓滿音樂的夢,夫妻倆特地請假前來陪伴孩子。許爸爸(左)表示,期待孩子能持續用音樂與人分享快樂。[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永平慈籃家族為會眾獻上以「花」、「生」做字首或字尾的好話對聯,祝福人人勤耕福田、好事連連,為現場增添過佳節的溫馨。[攝影者:梁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