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一句愛語 留住孩子的心

一句愛語 留住孩子的心

E-mail 列印
2013年1月26日早上原定是士林兒童成長班上課日,但因兒童班承擔了同一時段冬令發放暨歲末圍爐活動的手語歌曲表演,遂將課程延到下午。今早有十九位小菩薩與照顧戶和 居家關懷戶們結好緣。

其中,就讀幼稚園大班的陳思晴因陪同姊姊陳思廷前來彩排,被輔導員邀請上臺;剛開始動作雖有些跟不上,但經過加強練習,表演得可是有模有樣喔!同樣每天都加強練習的林純安 一看臺下那麼多人,緊張得心跳如打鼓般「碰、碰、碰」,然而過程中也讓她感受了如家人般的溫馨。

中午過後,參加冬令活動的會眾們才離開,慈濟志工立刻加快腳步整理場地;一會兒過後,關渡園區佛堂已整理就緒,孩子們在輔導員引導中紛紛進到自己的隊組中。

「噗,噗,噗……」平常上課時不是席地而坐,就是坐椅子的孩子們對於今天所坐的蒲團饒有興趣,不停地玩著。幸好,沒有多久即安靜了下來,隨即全場一百二十三位志工和學員一 起進入「說愛語」的課程。

◎學說好話沾香氣

「嗯,好香!」「好臭喔!」孩子們嗅聞著裝有醋或香水的瓶子,有人開心地笑,有人皺著眉頭。原來這個「瓶中的氣味」體驗,是要大家明白口出惡言,就像聞到醋一般令人不舒 服;如是句句好話,則讓人彷彿聞到香氣般地開心。

而除了應時時口說好話,如何「好好說話」也是一門學問!「該來的與不該來的」情境短劇中,輔導員與孩子們一起上臺演出,從中體會因不得體的話語產生得罪人的懊惱。

「怎麼該來的客人還不來?」飾演主人的輔導員李心苓焦急地看著門外。

「該來的沒來,那我們是不該來的囉?」一些已到的客人一聽馬上離席。

主人一瞧,客人走了,愈發著急:「怎麼不該走的客人,走了呢?」

剩下的客人心想:「走了的是不該走的,那我們這些沒走的倒是該走了!」

最後,客人一個個地離開,主人只能滿臉無奈!

對於劇中主人的不恰當說話,感恩四葉奕萱分享:「說話之前要先想一想,再三考慮。」站主洪淑秋與林福庭也叮嚀大家好好說話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好好聽話,「聽到好聽的不能 飛上天,聽到不好聽的也不要生氣喔!」

不過說好話和說壞話究竟會發生什麼影響呢?「好話樹與惡口樹」體驗活動,蔡春桂和余淑華兩位站主發給每位孩子一張話卡,並於看過後摺好再相互交換,最後分別貼在「好話樹」 與「惡口樹」上面。

感恩四的葉弈萱小菩薩最開心了,共換了五次而且都是好話。站主請大家給她愛的鼓勵並請她說說在生活中如何做:「我常常說謝謝、讚美對方很美麗、心地很善良、功課很好。」

學員廖佩玉則說到:「雖然剛才很多次都換到壞話,但不能生氣,以後跟同學相處也會學弈萱多多說好話,若做錯事情也會跟人道歉。」因為佩玉的勇敢,大家給她滿滿的掌聲。

站主鼓勵孩子們日常生活中要時時說好話、更要用心聽話,否則就如靜思語所說:「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壞話像一把刀,容易傷人,那究竟是什麼話不能說呢?課程中藉由戲劇演出來闡釋語四惡業,使孩子了解「惡口是不好聽、罵人的話」;「妄語是誇大不老實的謊話」;「兩舌是東家 長西家短,挑撥離間」;「綺語是口是心非,不符事實的讚美」而這些話將讓自己像體驗活動中的惡口樹一樣,只剩一隻憤怒鳥孤獨無依。

◎一句愛語增信心

「你們看,水瓶上貼著『謝謝』的,出現美麗的六角形結晶,貼著壞話的,卻是細碎而零散的結晶……」司儀鄭美月用《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使孩子對於說好話、壞話的影響有更深刻 的感受。

接著,她拿出一張輔導員李秀芬寫給她的感恩卡,唸著:「孩子剛來兒童班時,她一刻都坐不住,但當妳唸出她的學習單,稱讚她文筆很好,圖也畫得很漂亮時,她發誓每一次學習單 都要被唸出來……」

原來,李秀芬的女兒陳昱靜是在國小二年級時被強迫參加兒童班;當時滿臉不情願,滿口埋怨的孩子,聽到讚美的話時被撼動了,而發願要好好地寫。這些年來,孩子一直努力做到學 習單被唸出來,更令李秀芬開心的是,孩子今年將從兒童班畢業。

俗諺:「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不管何時何地,或面對任何人,都要記得心存善意說好話!

圖左 : 士林兒童成長班十九位小菩薩在冬令發放暨歲末圍爐活動中,以手語表演「知足」與照顧戶、居關戶們結好緣。[攝影者:魏國林]
圖右 : 輔導員透過戲劇讓孩子了解語四惡業──「惡口、妄語、兩舌及綺語」的意思。[攝影者:陳明霖]

圖左 : 感恩四葉奕萱對於「該來的與不該來的」劇中主人不恰當的話,分享著:「說話之前要先想一想,再三考慮。」[攝影者:陳明霖]
圖右 : 司儀鄭美月分享著輔導員李秀芬所送的感恩卡,她說:「因上課時對孩子的鼓勵,讓原本坐不住的孩子發願每次寫的學習單,都要被公開和大家一起分享。」[攝影者:陳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