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大愛媽媽成長課程 人文與知識兼備

大愛媽媽成長課程 人文與知識兼備

E-mail 列印
氣溫驟降,冷風陣陣,天空陰陰的好像要下雨。(3/15)在新泰聯絡處佛堂裡,有大愛媽媽成長教室的人文課程,共有六十人參加。今天邀請資深志工林淑梅來分享兩個訪視關懷 的個案,課程中透過自然又生動的活動劇演出及觀賞《呼叫妙博士》影片,教導大家認識與分辨塑化劑,兼具知識性與慈濟人文精神。

◎志工有愛促團圓

個案一是一位獨居的阿嬤,早年喪偶,獨力扶養兩位子女,因個性剛強,親子間相處並不和諧,後來兒女都離婚又離家,還各留了一個孩子給阿嬤照顧也全無音訊。祖孫在互動不佳的 情況下,孫子與孫女也都不告而別,讓阿嬤更是滿腹怨恨,長期心情低落,健康也亮起了紅燈,又因積欠多年的健保費讓她無法就醫。

困頓之際幸而有慈濟志工們的關懷與幫助,才得以前往慈濟醫院治療。因開刀時需有親人的簽署,志工們四處奔走協尋,感動了戶政人員也協助遍查,終於找到阿嬤的兒子。看到再婚 的兒子帶著媳婦及孫子看她時,原本受病苦而眉頭深鎖的阿嬤,總算歡喜的笑開懷。志工們更特別準備蛋糕慶祝他們一家團圓,同時也勸阿嬤的兒子要及時行孝,最後阿嬤搬去南部與 兒子一起住,這個個案圓滿結案了。

◎付出當下智慧生

個案二是一位自大陸嫁到台灣的婦女,因老夫少妻,原本順遂的日子因為先生被朋友騙又中風臥床,致家中經濟非常緊張,案主日夜工作撐起全家生計重擔。當慈濟志工們前往關懷並 致上生活補助金時,案主非常激動且感恩的說,非親非故的慈濟人讓她能有所依靠,陪她度過這人生的最低潮。

慶幸的是案主的兒子很貼心,他不想讓媽媽太勞累,從國小五年級時就會幫父親洗澡及做家事;也常逗媽媽開心,減輕媽媽心中的壓力,希望有能力時要支持媽媽做慈濟委員。

案主兒子在國中時曾被同學霸淩,但都忍住沒有回手,因為想到證嚴師公上人的話︰「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如今他已是高 中生。在學校只要最髒最臭沒人要做的事,他都自告 奮勇去承擔,老師問他為何都不怕?「我曾去環保站做回收,這些工作不算什麼!」他輕鬆地回答老師。

當林淑梅的先生生病住院時,他還抱著淑梅說要給師姑加油打氣,讓師姑有更強的能量來去照顧師伯,讓淑梅感到很窩心,這個關懷陪伴的個案,充滿了溫馨與愛的交流。長年參與訪 視的淑梅師姊分享,在過程中有太多讓她感動的事,她覺得在見苦知福中除了救助別人,也救助自己,讓自己智慧成長。

◎健康把關遠離塑毒

還記得2011年台灣爆發起雲劑事件嗎?因廠商為了商業利益,將對人體有害的塑化劑取代棕櫚油,添加到食品的起雲劑當中。今天民安國小團隊帶來了「你還在吃塑化劑嗎?」的 五段式教學,透過自然又生動的活動劇演出及觀賞《呼叫妙博士》影片,教導大家認識及分辨塑化劑,並了解塑化劑對人體及環境的危害。用磁譜儀檢測碰過添加塑化劑玩具的手,竟 然要洗三次才能將殘留的塑化劑洗淨。

在充滿塑膠製品的生活環境中,如何降低及避免塑化劑的使用及接觸。五少五多的減塑撇歩是:少塑膠、少香味、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或藥品、少吃加工食品、少吃動物脂肪、油脂 類、內臟;多洗手、多喝水、多吃天然新鮮蔬果、多運動、哺育母乳。

對守護家中成員健康的媽媽們來說,今天這一堂課不僅身心靈的提昇,更兼具實用的知識落實於生活中,真是收穫滿滿。



圖左 : 新泰大愛媽媽成長教室人文課程,邀請訪視志工林淑梅分享二個慈善訪視關懷的個案。[攝影者:賴祥明]
圖右 : 透過觀賞《呼叫妙博士》影片,教導大愛媽媽認識及分辨塑化劑,並了解塑化劑對人體及環境的危害。[攝影者:賴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