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校長推動環保 重啟發善念

校長推動環保 重啟發善念

E-mail 列印
馬來西亞古晉中華第一、第三、第四,三所獨立華文中學為了將慈濟人文帶入校園,三校校董會與同仁及三位校長共十五人,於四月中旬連袂來臺參訪慈濟教育志業體。並在4月 17日來到慈濟內湖聯絡處學習慈濟環保理念,期待在校園推動環保工作。

三校校董會主席黃良傑談到,此趟臺灣行主要在教育考察,三所學校辦學理念始終強調人文教育、生活教育、品格教育,學生在學校除了讀好書、考好試之外,還要他們品德好。因 此,來到臺灣之後,先走訪了位於花蓮的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與慈大附中,了解到慈濟辦教育的特點便是人文;來到臺北內湖環保教育站,體會到環保的重要性及愛的人文。

◎細項分類 值得推動

導覽志工帶著這群教育工作者到製作毛毯的「巧藝坊」,聽到製作毛毯的志工不支薪,每天搭公車來做志工,有好幾位志工在這邊工作,已經超過十年光陰,從黑髮做到白髮,樂此不 疲。第四中學校長官晨陽說:「這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一直以來只有在大愛臺或者聽別人說,但今天讓我看到,真的是好感動。」

三位校長跟著走到環保教育站,看著鐵皮屋頂下的回收分類區,紛紛拿起相機拍下瓶罐、塑膠袋、紙類、拆解等分類的狀況。第一中學校長葉宗元表示,馬來西亞環保分類比較簡單, 只知道將報紙或寶特瓶分類,收集起來交給回收廠商,見到內湖環保教育站的回收做得很仔細,值得學習並且在校園中推動。

◎啟發善念 保護地球

官晨陽認為,很多孩子們喝完飲料將瓶罐丟進分類箱後,並不在乎那後面的過程。今天的參訪,看見寶特瓶化無用為有用,身為教育者的我們應該將今天所見所聞分享給孩子。他說: 「我認為教育孩子之前,應該先教育我們的老師,因為老師懂了,會經常跟孩子們分享,孩子就會跟著懂。孩子不只要懂,還要有老師來帶動,由老師來做領頭人。」他希望有機會帶 著學生們再次造訪。

葉宗元則說:「孩子是很強的動力,如果我們能夠發動孩子進行環保的工作,再由孩子去影響周遭的朋友,這便是一股很大的力量。」確實,環保工作不能停也不能慢,應該更積極進 行,因為地球只有一個。

校董之一,同時也是馬來西亞慈濟古晉支會慈濟志工張曉紅認為,環保最重要的是啟發人的善念,把個人的慾望減到最低,是環保教育的目的。必須將這樣的概念傳達到每一個學生的 腦海裡,從生活中教育孩子,才能夠達到環保愛地球的觀念。

看到環保志工們付出無所求,只為讓地球更健康,總是讓參訪者感動,期待這群教育工作者將這份感動帶回去,教育下一代更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的道理,為營造一個乾淨的地球努 力。

圖左 : 馬來西亞古晉中華第一、第三、第四,三所獨立華文中學校董會與同仁共十五人,在4月17日來到慈濟內湖聯絡處學習慈濟環保理念,期待在校園推動環保工作。[攝影者:余雪足 ]
圖右 : 一行人在巧藝坊,聽慈濟志工吳月鶯(右二)解說毛毯製作過程,及志工們令人感動的故事。[攝影者:余雪足 ]

圖左 : 三校校董會主席黃良傑提到,此趟臺灣行主要在教育考察,來到臺北內湖環保教育站,見到的則是環保的善與愛的人文。圖為黃良傑試踩腳踏車,人力發電。[攝影者:余雪足 ]
圖右 : 校董之一,同時也是古晉慈濟志工的張曉紅認為,啟發人的善念,降低物慾,才是環保教育的目的。[攝影者:余雪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