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歌唱不完美 愛心無折扣

歌唱不完美 愛心無折扣

E-mail 列印
雖是春天季節,氣候依舊乍暖還寒,極不穩定,天空不時飄著陣歇雨。即便如此,慈濟志工不曾忘記與長者們的約定,4月14日下午兩點不到,四十五位志工已陸續抵達中山區私立 仁群老人養護中心,與殷切盼望他們到來的長者,做膚慰與關懷活動。

活動一開始,志工曹惠雀便邀約所有志工站在長者的後方,為他們用按摩操、搭配歌曲,歡樂體貼的活動,讓長者們各個露出滿意笑臉,享受被人按摩舒服的感覺,志工也體會到付出 的快樂。

◎ 歡喜譜出動人畫面

活動主題以中山區大愛合唱團演唱為主,約二十位團員以輪唱、兩部合唱和獨唱的方式,獻唱〈黃昏的故鄉〉、〈相思雨〉、〈思慕的人〉、〈心願〉、〈祝你幸福〉等懷念老歌,溫 暖長者的心。團長鄧壽歧以渾厚的歌聲,獨唱了一曲〈掌聲響起〉,並以幽默逗趣的話語,帶動全場輕鬆氛圍,就連一些嚴肅老人們都被逗笑了。

長者們聽到熟悉的老歌旋律,不禁跟著打拍子,輕輕地和著跟唱。有長者反應,很想唱歌,但歌詞都忘了,下次若能提供歌詞,就可以與志工們一起大合唱,可見長者們對於這些熟悉 老歌的喜愛。

大愛合唱團演出,是在前一天才匆促決定、擬定曲目,指導老師和多位資深團員有重要事無法出席。在成員不齊、沒有正規的指揮,和沒有伴奏的環境下,團員靠著平常養成的基礎和 默契,歡喜因應。團員中有許多慈濟委員和志工,大家對這樣的變化球,都抱持著「一切都是好因緣」的善解心念;在不完美的環境下,表演不臻完美,但是養護所長者們的反應,卻 讓團員越唱越歡喜。

◎ 情真意切

六首歌後,團員從六樓起,逐層關懷沒下樓或臥床的長者,看到重病的長者,為病纏身十分辛苦,大家邊唱著祝福歌,逐一和長者握手,鼓勵慰問。身體狀況好的長者,坐在輪椅上, 聽到高興處還會拍手,舉起大姆指。團員問長者要聽國語或台語歌,有位阿嬤說想聽日語歌,一些年長的團員,即興唱了一首日語歌,阿嬤高興極了。

中風不能言語的高姓長者,聽團員歌唱很歡喜。他坐在輪椅上吃力地移動滑鼠,把他想說的話寫在電腦上,「以前我喜歡大自然高山,爬過三十多座百岳……」,大家看了稱讚不已。

在旁陪伴的高太太,帶著哽咽的聲調,念著一篇貼在病床牆壁上的文章,植惡是高先生在病榻上的人生感言,是那種對生病無奈的吶喊,以及正面的人生態度,令人感嘆和敬佩,許多 志工都動容地紅了眼眶,頻頻拭淚;最後,團員們為喜歡高山的高先生,唱了一首〈高山青〉,還邊與他握手祝福,加油打氣。

除了長者們的回應外,團員們愛心滿滿,真情流露的畫面更讓人感動。大愛合唱團團員曾多次到各養護所,做慈善關懷演出,這是他們第一次做床邊關懷,每位團員心中都有許多的感 動和感想。

陳鎮海和鄭淑英夫妻加入合唱團不到半年,上個月和大愛合唱團一起去到花蓮精舍參訪,對慈濟志業有更進一步了解。鄭淑英在關懷時,數度感動落淚,陳鎮海也感觸良多,看著這些 長者,想到已離世的父母,心中不斷反省,父母在世時是否盡了孝道。夫妻兩誠心學佛多年,陳鎮海說:「這裡也是修行的道場。」

◎ 付出最有福

第一次參與關懷活動的志工林妙霙,感恩自己可以發揮一點點良能,將歡樂帶給長者,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將來在時間的許可下,會盡量投入養護所關懷活動。

合唱團團團員之一楊淑如,也是慈濟文字志工,參加過幾次仁群關懷行動,有著更深的感觸:「相較於養護所的長者,合唱團裏有幾位七、八十歲的老菩薩,年紀甚至比那些病重的長 者都大,卻個個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上個月的花蓮參訪演唱兩日行,完全不露疲態,這是個人的福氣,也是身旁親友的福氣。」

身穿藍天白雲委員服的鄧壽歧說:「這次的關懷行,團員們都很法喜感動,希望有更多人發心立願,走入慈濟,同行菩薩道。」

有能力付出的人最有福,有福之人當將這份福氣分享出去,多付出善心和善行,惜福再造福,發揮人生最大的功能。

圖左 : 陳鎮海(左)和鄭淑英(右)夫妻,關懷長者時想起已離世的父母,感慨落淚。[攝影者:吳玲瑋]
圖右 : 第一次參與關懷活動的志工林妙霙(左一),感恩自己可以發揮一點點的良能,將歡樂帶給長者。[攝影者:吳玲瑋 ]

圖左 : 志工搭配歌曲為長者做按摩操,長者和志工都展露笑容。[攝影者:楊淑如]
圖右 : 大愛合唱團團員逐層關懷沒下樓或臥床的長者,為長者唱懷念老歌和祝福歌。[攝影者:楊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