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跟上時代 年紀大了也要學

跟上時代 年紀大了也要學

E-mail 列印
「剛來學電腦真的很困難,連摸都不敢摸,老師教的常常會刪掉或找不到,有一點沮喪。」經過六週學習後,張雪紅在慈濟電腦研習班學會打字、儲存等基本功,她心滿意足的發願還 要繼續學下去。

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因拙於電腦的使用,而感到跟不上時代的遺憾,為此慈濟志工林錦水特地開班受課,讓大家從電腦入門基礎開始學習;課程要進入另一階段前,特地於5月22日 舉辦「期中感恩茶會」,一來鼓勵諄諄不倦的學員,二來藉由慈濟人文的饗宴,以期達到人間菩薩大招生。

◎廢寢忘食學電腦

科技的發達,生活資訊的取得大量依靠電腦,常讓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因拙於電腦的使用,而感到跟不上時代的遺憾,慈濟志工曾景鳳就是其中之一,當她看到志工張春暖能夠做出美 美的簡報,羨慕地問:「哪裡學的?跟著林錦水師兄學的?在關渡有開班?」

由於新店到關渡有一大段距離,數年來慈濟志工林錦水一直在各個社區舉辦電腦教學,知道有人願意學電腦,家住北投的他說:「只要邀得到一、二十人,我就到新店去教。」因此在 曾景鳳的號召之下,來自社區婦女及慈濟志工三十多人報名參加,「新店電腦入門基礎班」於4月10日開始,每星期三下午在曾景鳳所提供的自家場所開課。

參與的學員幾乎都超過六十歲以上。今年(2013年)六十七歲的張雪紅,為了寫自傳鼓起勇氣報名參加,在課堂上她認真聽講、用心操作,打字時因拼音不正確而感覺吃力,還因 此購買手寫軟體練習,回到家也積極的打開電腦看著老師給的講義複習及做作業,常常因此廢寢忘食。

張雪紅說:「從來也沒想過年紀這麼大了會來學電腦,學會了很有成就感,雖然沒辦法學得像別人那麼好,但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很滿足了,最重要的是還能從慈濟勵志影片中學 到很多東西。」

◎茶香德香人文香

研習課程從4月10日至5月15日共六堂課,學員歷經認識電腦軟硬體及Word文書處理的洗禮,雖狀況百出,但在六位助理志工及講師的一一指導、解決問題中,漸入佳境。課 程將進入另一階段Excel前,特於5月22日舉辦「期中感恩茶會」,一來鼓勵諄諄不倦的學員,二來藉由慈濟人文的饗宴,以期達到人間菩薩大招生。

感恩茶會當天,當學員走入以花、果、點心佈置而成的電腦教室,感到驚喜不已。活動開始在充滿靜、淨、敬的「茶樂」聲中安坐「淨心」後,聆聽德安師父的「安身安心安慧命」開 示影片,讓學員們了解慈濟四十多年來,是如何的勤耕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在影片中最後,德安師父鼓勵說:「人生有目標四斤萬擔一肩挑,人生沒有目標一根稻草則彎腰。」

接著由慈濟志工奉上一杯溫潤人心的三好茶,在「茶香、德香、人文香」的情境中說慈濟、話慈濟,並請大家說出內心話;曾景鳳首先說:「進入慈濟十年了,守住十戒隨著大家一起 無所求的付出,在付出中學會感恩,真的很有福報。」

曾景鳳當初單純的只是個人想學電腦,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來參與學習,她看到有人二百個字打一整天、做作業到半夜、生病請假來上課、會的教不會的、孫子幫忙的……,這些都讓 她非常的感動,她也鼓勵大家:「一起努力參加龜兔賽跑終會達到目標,一方面上課,一方面體驗慈濟人文,希望法入心法入行,有福報的人要懂得多付出。」

◎心繫電腦不缺課

學員中年紀最大的是七十多歲的柯玉葉說:「帶起老花眼鏡學電腦,本來有點灰心,但聽到上人說:『就是學嘛!學就會了。』現在學會了基本功,感到很高興,很感恩景鳳師姊提供 這麼好的場所以及老師的教導。」

在2008年中風後,身體狀況就一直不是很好的王沛佳,在上課期間因心律不整住院開刀治療,住院期間她心繫電腦課,她不想缺課,於是向醫院請假來上課,甚至於提早出院。

王沛佳說:「學習電腦是一種生命的寄託,學會以後可以把每天所想的所做的記錄下來,也可以整理自己的一生,將來有一天走了,孩子就可以從電腦裡看到我所留下來的東西,所以 一定要學會電腦。」她也祈願自己的身體能夠更好,有機會將所學貢獻於慈濟,學習慈濟人做個能幫助別人的人。

◎失去耐性求懺悔

對電腦一竅不通,為了學電腦特地買一臺電腦的江玉蓮,雖然已經上了六堂課,但還是沒有概念,她說:「很久以前曾經用小孩子的電腦學過,但後來連關機都不會,現在買的電腦程 式是Windows8,很多人還不會用,問別人也不會,對我來說更痛苦。」面對老師出的作業,江玉蓮回家後向十一歲的孫子請教,孫子也曾試著教她,但最後還是由孫子幫她完 成。

「我叫沈玉蓮,她叫江玉蓮,看她學得辛苦,就發願一定要把她教會,但上星期的課程,光是『複製』、『貼上』就花了一堂課的時間練習,她還是馬上忘記,到最後失去耐心了,越 來越急,聲調無形中變大。」身為助教的沈玉蓮,在感恩茶會上看到的勵志影片內容--一個老爸爸一直問兒子:「這是什麼?這是什麼?」兒子失去耐心發火咆哮,老爸爸取出三十 年前,面對幼子同樣問題而耐心回答二十一次的日記,這情景讓感到懺悔。

沈玉蓮說:「『這是什麼?這是什麼?』的勵志短片我一定要永遠擺在心裡面,不管是對任何人,耐心一定要夠。」從老師身上她學到很多東西,老師雖嚴格得一絲不苟,但老師卻是 很有耐心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講解,沈玉蓮說:「這就是我要學習的目標。」

◎菩薩招生傳人文

「新店的學員在學習上讓我很感動,一般到了像今天已經第六堂課了,一般都會少掉一半或少三、四成,但這一班還有八成的人維持上課。」在社區教電腦間接也推動電子書的講師林 錦水,他的心願是臺中以北有需要而且願意學電腦,他都願意撥時間來與大家分享電腦初級班。

林錦水說:「現代人或慈濟人生活中很多會用到Excel、Word、Powerpoint,但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對三C產品有落差,能夠藉由基礎電腦課程的分享,讓他們跟得 上時代腳步,又透過影片分享,可以學習別人的長處及體驗慈濟人文。」

每次當課程在告一段落時,就會舉辦一次感恩茶會,最主要目的除了呈現學習成果,更重要的是菩薩招生,林錦水期許大家:「能因感動而行動,付出大愛成為助人的人間菩薩。」

圖左 : 王沛佳發願身體好了後,能學習慈濟人做個助人的菩薩。[攝影者:楊韻如]
圖右 : 慈濟志工曾景鳳因自己想學電腦,因而號召成立電腦班。[攝影者:楊韻如]

圖左 : 慈濟志工張春暖(拿麥克風者)跨區來協助當助教,並介紹慈濟功能菩薩大招生。[攝影者:楊韻如]
圖右 : 慈濟志工沈玉蓮(右一)發願要教會江玉蓮(右二)使用電腦。[攝影者:楊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