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畢業最佳禮物 要好好收藏

畢業最佳禮物 要好好收藏

E-mail 列印
二十多位樹林區、板橋區的慈濟志工,今天(6/11)早上到新北市溪洲國小舉辦「孝親感恩體驗活動」,透過影片、省思、體驗和一百八十名畢業班同學分享「親、師恩浩連 天」。慈濟志工黃美惠感恩校長、主任、老師們的認同,才能圓滿今天的活動。

◎及時播種

去年九月,李佳蓉老師發現:「升上六年級,孩子長得像個大人,卻覺得有些孩子的行為舉止走樣了、禮貌不夠了等等。」因此邀請黃美惠媽媽來班上說故事,希望藉由靜思語來影響 孩子的氣質。美惠隨即邀約六位慈濟志工,輪流於每星期四的晨光時間到六年四班說故事。

三月初,佳蓉老師得知,慈濟人在各地辦一系列孝親感恩活動,便和美惠媽媽商量籌辦,藉此告訴孩子孝順、感恩的重要。教務主任蔡慶忠看完活動企畫後,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 活動:「原想在五月份進行,因時間充促且受限於場地,因此安排在畢業前夕;畢業前夕舉辦,感覺更有意義。這個場地可以容納六個班級,已經是我們學校最大的場地了。」

同時間,佳蓉老師邀請同年級的老師一起參加:「並沒有做太多的說明,只是拿慈濟志工提供的流程表給老師們看,他們覺得這樣的活動很好,就來參加了!」

現在的孩子受到媒體及外界的影響,尊師重道的觀念漸漸淡薄。「低年級的孩子會把老師說的當作聖旨,高年級的孩子並不然。大愛媽媽一星期才到學校一次,能影響多少?其實不敢 抱太多期望,至少能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顆善種子。」 因此佳蓉老師建議:「如果能在低年級的時候,就開始有大愛媽媽講故事,相信遣移默化效果會更好。年紀小就像海綿一樣地吸 收、像黏土一般可以雕塑。」

◎體驗親恩

「天堂的媽媽」影片中描寫一位自幼失母飽受欺凌的媽媽,三十二歲意外發現罹患乳癌,醫生宣判她只剩三個月生命。她不想讓三個兒女,面臨跟自己一樣的命運。堅強的她開始帶領 孩子面對死亡,訓練孩子做家事,適應沒有媽媽的日子。在癌症折磨痛苦中,這位媽媽仍堅持做環保、擔任志工……多年後,她的孩子已將其精神傳承了下來。

不知看了多少遍,坐在第一排的故事媽媽們,仍被這位「天堂的媽媽」感動得哭了。六年十一班的黃朝豐一樣淚流不止,雖然說不出為什麼會這麼感動,但他決定:「要更努力讀書、 更孝順,讓父母放心。」

隨後,大愛媽媽引導同學們,以氣球模擬媽媽懷胎、體驗做家事的辛苦。 「好難蹲喔!」 「蹲下去洗衣服很辛苦耶!」

「影片中的媽媽,為什麼要訓練孩子做家事?」 六年三班的王則勛搶答:「媽媽擔心不在時(離開人世)家事沒人做,所以要訓練小孩做家事。」王則勛很認真地說:「一定要幫忙做家事,我和弟弟輪流到垃圾,還要擦桌子。」

「父母恩重與天齊 教我自重惜身軀……殷殷叮嚀會謹記 敬請雙親莫憂慮」「無量智慧由師啟 教我做人知義禮 教我淑世明道理 教我潔身惜名譽……」臺上虔誠手語演繹<親 恩 師恩>,臺下用心唱和,相信同學們已把師長的聲聲叮嚀謹記在心。

◎只問耕耘

溪洲國小創校二十多年來,慈濟志工早已以不同形式如:交通導護、資源回收、圖書館志工、說故事媽媽進入校園,真正透過行政協助來推動卻是首見。據蔡主任瞭解,有不少老師參 加過慈濟的活動,他們感受到慈濟與眾不同的人文特質,而這些人文特質和學校推動的品德教育有許多不磨而合的地方。

蔡主任強調:「品德教育一直是我們的教育政策,學校會在意的是宗教色彩,而孝道本身是不分宗教,尤其對於良好的傳統,學校當然也認同、接受這樣的信念。」也有不同宗教信仰 的老師帶著班上孩子來,認識慈濟所辦的傳頌孝道精神的活動:「雖然信仰不同,但理念是一致的,因此非常支持這樣的活動。」

剛接到辦這個活動訊息的時候,蔡主任很驚訝:「老師,你們怎麼這麼厲害?可以聯繫到這麼好的團體來辦理這麼好的活動。」二話不說答應了。蔡主任謙虛地說:「教務處能做的只 是製作一張感謝狀,小小一張感謝狀卻代表著全校師生內心的感恩。」

蔡主任想了想說:「以前帶一年級的時候,小朋友常會叫錯,我是男老師,可是他們會叫我媽媽。」站在一旁老師們會心一笑。蔡主任笑著說:「我也聽得很自然,小朋友錯把老師當 爸爸媽媽,我們覺得很自然。因為我們就是你們離開家庭後第二個媽媽一樣。」

「我們常常以為,父母對我們的好是理所當然的。來到學校,尤其是低年級的小朋友,常會感覺老師對你們的照顧,就像是自己的父母一樣。」蔡主任接著說:「同學們,有沒有發 現,在畢業典禮前的這幾天,班上氣氛變了。面對未來國中生活的一些恐懼,擔心國中老師會不會像小學老師這麼好?」

「你們是不是開始懷念起這六年來的小學生活?」 「是」「會」同學們不約而同地回答。

蔡主任很欣慰:「從來沒來看到過六年級的學生,可以平心靜氣的坐著一個場地裏面。透過今天的活動,更感受到:『懷念、感恩的暖流已經在這當中擴散』。」

「感恩大愛媽媽來為孩子們上珍貴的一課,也是畢業最佳的禮物,要好好收藏、要記得這一課。」蔡主任表示,聽到慈濟音樂,感覺非常舒服。「話不用多說,要傳達的孝順;尊親、 尊師,一切都在不言中。」他鼓勵孩子們:「往後如果有類似的活動,不管是哪個團體舉辦,多多去參與,相信對你的未來會有受益的。」

◎超越宗教的品德教育

六年三班施淑芬老師說:「大約六年前,班上也曾經有過大愛媽媽說故事,所以當佳蓉老師跟我說的時候,就決定要讓學生學習對別人付出,這是一件蠻重要的事。」

很多人生活不快樂,是因為他不太會感恩。不懂得感恩;生活中就會只有抱怨,學習志工的心胸去關心別人,及那麼願意付出的心態。淑芬老師認為:「這樣願意付出應該是一種生活 習慣,習慣去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這些都是很正面的態度,很需要培養起來,用正面態度去面對生活也是很必要的。」

篤信天主的淑芬老師相信,品德教育原來就不分宗教,這是超越宗教的。與其相信宗教有主宰或駕馭的力量,讓人更願意遵從,不如說那是一個人的價值。人之所以和動物不同是在於 人有愛、願意去付出。有這樣的精神,才會願意發揮幫助別人的這分愛。

淑芬老師覺得:「感恩的生活習慣,是一種生活態度,絕不會因為宗教的關係而有所影響。學校不會去接受一個傳教士,而慈濟志工只是和老師一起教導一些好的生活習慣,所以,我 們樂於參與。」

淑芬老師建議,在場地許可下,多設計一些體驗課程,例如:在一些特定節日時教小朋做簡單的餐食,在活動當中讓孩子學習應對進退。她接著說:「品德教育,其實都是從生活小節 中培養來的;吃東西時會想到要愛惜食物,吃完了會把場地收拾好,體諒收拾場地的辛苦,而這些小細節都是包含了心意在裏面,有了這分心意就會做得更好。」

◎期待再相會

六年十一班的褚漢懋代表同學們說出感謝之意:感謝大愛媽媽陪我們許多體驗活動,回去之後要好好孝順父母做個乖小孩

六年四班的蕭竹雅說:大愛媽媽總是對我們說感恩,我覺得我們也要感謝他們,因為他們教導我們很多東西。說完竹雅深深一鞠躬,台下許多孩子也跟著鞠躬。

「我們都知道親恩、師恩浩連天,從小到大都是靠著父母、師長的愛心,一點一滴的照顧、拉拔長大。孩子們,全體起立。愛像一首歌 唱盡世間的感動……就讓一切因為你因為我 世界充滿更多愛的感動……」淑芬老師帶領孩子以<因為你 因為我>這首歌,獻給大愛爸爸、媽媽帶來的孝親活動,並期待在相會。

圖左 : 孝親感恩體驗活動的兩位推手--李佳蓉老師(右)、黃美惠師姊(左)。[攝影者:張燕娥 ]
圖右 : 六年三班施淑芬老師(右三) 帶著班上孩子來,認識慈濟所辦的傳頌孝道精神的活動。(右二)王則勛在家會幫忙做家事。[攝影者:張燕娥 ]

圖左 : 不知看了多少遍,坐在第一排的故事媽媽們,仍被那位「天堂的媽媽」感動得哭了。[攝影者:張燕娥]
圖右 : 「無量智慧由師啟 教我做人知義禮……殷殷叮嚀會謹記 敬請吾師莫憂慮」同學們手語演繹<親恩 師恩>。[攝影者:林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