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以悲導智 心明開啟智慧

以悲導智 心明開啟智慧

E-mail 列印
6月24日晚上七點半,慈濟中山區《無量義經》讀書會,在中山聯絡處舉行,由導讀者許榮祥(惟勉)採用問答方式,引述現代社會現象,借此與經典相呼應,引導參與讀書會的大 眾深入經典。

◎ 慈悲生智慧

說到慈悲要有智慧,志工黃莉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剛做慈濟時,只有慈悲沒有智慧,有ㄧ次帶孩子回娘家,孩子被鄰居披頭散髮的女子嚇到。

黃莉晏瞞著父母,將精神不穩定的鄰居女子帶回臺北家,為她大肆整頓儀容,洗澡、剪髮、更衣,以為只要帶來慈濟,情況就一定會好轉,結果與現實大不相同,黃莉晏只好就教她學 習簡單自理方法,再送她回家。深入參與訪視個案後才知道,專業知識和解決途徑,需要智慧來協助。

志工林文仲在父親車禍往生時,悲慟下堅決要肇事者付出代價,後來經由姊姊林勝勝接引,真正的將證嚴法師的開導入心入行,以因果觀來和解此意外。母親與全家選擇原諒、放下 了!

盡量把事情撥開參與讀書會,就能體會到做善事要從小到大,就像慈濟也是從五毛錢做起,擴展到全世界。不只賑災、醫療義診、人文教育。 一如《無量義經》說的,由一生百千 萬,集合眾人的力量,循上人智慧,走正確的路,行在慈濟菩薩道上。

◎ 修行在人間

印公導師引用佛陀開示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為什麼成佛必在人間?在天堂不可以嗎?在地獄不可以嗎?

會眾黃淑芬表示,菩薩是聞聲救苦,而人間苦難偏多,所以在人間可以走菩薩道,可以幫助苦難的人,而達到見苦知福、付出無所求、學習菩薩的教育,修掉自己的習氣。

海地人民普遍貧窮,原以伐木燒炭為生;慈濟人苦思如何才能幫助當地居民安居樂業?終於在辣木身上找到答案;辣木種植,不只帶來當地居民生活契機,也讓已經砍伐殆盡的大地恢 復生機。凝聚眾人愛的力量,就能共同成就。

志工洪榮隆分享著:「曾是印尼黑色心臟的『紅溪河』,長年垃圾淤積,造成當地居民苦不堪言,在百姓無力突破困境時,慈濟人凝聚眾人愛的力量,共同整治紅溪河,成就美事;且 不忍眾生苦,蓋學校、大愛屋,遷移居民入新厝,讓孩子受教育,拔苦與樂,扭轉河畔居民的人生。

許榮祥補充說,天堂是快樂的淨土、而地獄太苦,無心學佛修道,所以在人間好修行,讓長期修行法入心。眾生的心地如一畝畝良田,必須用法水以晨露絹滴滋潤與滲透,累積到足夠 的資糧,就能匯聚成清流,受益者眾。

智慧由慈悲生,眾人因內心剛強起惑、造業,若了解道理自然能產生智慧解惑。讀書會各桌桌長都發揮很大功能,將比較深的經文,用淺顯易解的用語,跟每桌夥伴分享。

◎ 繁瑣習耐性

志工王玉祝有一次在慈濟醫院台北分院做志工,頭兩天覺得很挫折,感覺有使不上力之憾,經過兩天努力,用心地陪伴精神科患者,發現只要讓他們轉移注意力,就能安靜下來,跟著 志工們唱歌比手語,甚至學做瑜珈,來改善精神科患者的睡眠品質。

話說不停的躁鬱症患者,和不說話的憂鬱症患者,有志一同地糾正王玉祝五音不全或唱錯的音律,教她唱歌,就連原本不理人的患者都專注在唱一首歌。一位多次自殺患者,開始向王 玉祝吐露心中埋藏已久的苦,王玉祝也用上人的法語開導她們,感應到有慈悲心外,還要學習菩薩的耐性、智慧和愛,才能幫助他人。

讀書會在「慈悲與智慧」分享映證中,欲罷不能。與會者不但能在法典中學習菩薩智慧,更有舊法新知相揮應,落實法與心相映照,真理格外清晰明白。 

圖左 : 志工王玉祝(右二)在慈濟醫院臺北分院做志工,學到有慈悲心、智慧和愛,才能幫助他人。[攝影者:何瑞昭 ]
圖右 : 志工黃莉晏(中)懺悔做慈濟之初,只有慈悲沒有智慧。[攝影者:何瑞昭 ]

圖左 : 志工許榮祥分享「人間好修行」。[攝影者:何瑞昭]
圖右 : 各桌桌長發揮大功能,將經文用淺顯易解的用語,與同桌夥伴分享。[攝影者:何瑞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