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靜思講堂說故事 知足惜福養智慧

靜思講堂說故事 知足惜福養智慧

E-mail 列印
11月23日的周末上午,天氣晴朗,位於臺北慈濟醫院內的「靜思書軒」,傳出陣陣輕快的兒歌聲。十三位慈濟志工,早早就來到「靜思書軒」,為稍晚以「知足惜福養智慧」為主 題的小小講堂做活動前準備。九點多,只見家長帶著孩子,大手牽小手,陸續有十六人來到書軒的小小講堂。小朋友們個個穿著整齊,有兩位小女生還穿上小公主的服飾,將來聽志工 說故事,當作一場盛會。

小朋友和家長一一入座後,志工開始播放上一次「小小講堂說故事」的錄影畫面。頓時,所有小朋友的視線都專注在螢幕上,有些因為看到自己的身影,而現出喜悅表情;有些則面露 失落,因為畫面中沒有自己。影片搭配著小朋友們熟悉的兒歌當背景音樂,雖然沒有字幕,卻見孩子們字正腔圓的跟隨著唱和。有小朋友、家長和志工的「靜思書軒」,呈現出一幅溫 馨的畫面。

說故事之前,志工詢問小朋友們用什麼交通工具來到書軒,「公車、摩托車、家裡的汽車」小朋友爭相回答著。志工又問:「這一路有司機,維持交通的警察和陪同的奶奶、爸爸、媽 媽。大家應該向他們說什麼?」這群有禮貌的孩子立刻大聲呼應:「要說謝謝」。緊接著志工透過說故事,分享「小毛蟲」的奮鬥歷程:「有一隻毛毛蟲,非常羨慕漂亮的蝴蝶,希望 將來也能像五顏六色的蝴蝶在天空飛翔,於是努力朝夢想邁進。」志工語調輕柔的慢慢說著毛毛蟲的故事,原本還躁動的小朋友,隨著志工的輕柔語調,開始安靜專注的聽著故事。 「毛毛蟲非常有毅力,不怕風也不怕雨,不停地往前爬,雖然經歷了挫折,牠都不氣餒,繼續往前爬,最後終於讓自己由蛹掙脫而出,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到各處自在翱翔。」毛毛 蟲變成美麗蝴蝶的畫面,讓現場的小朋友個個面露欣喜,而毛毛蟲不畏艱難的精神,也打動了小朋友和家長的心。

年輕媽媽林雅玲,偕同朋友帶著三個孩子來聽故事。她提及參與「靜思小講堂」故事活動的因緣:「三個月前,我帶小兒子來慈院就診,經過書軒,見到一群小朋友在裡面,特地進入 瞭解。」志工說故事,並教小朋友們製作和故事相關的勞作,讓林雅玲覺得很有意義,於是開始帶孩子前來學習。參與兩次後,有了一些心得,並與好友分享,而成就了今天與朋友一 同前來學習的機會,她說:「許多孩子不懂知足、惜福,但書軒的活動可以幫忙導正孩子觀念。」林雅玲是位職業婦女,常沒耐心管教孩子,如今能和慈濟人結上這份好因緣,對她來 說幫助很大,她將自己所獲得的,與更多朋友分享,也讓小樹苗在慈濟志工愛的關懷中,逐漸茁壯。

圖左 : 11月23日上午,十三位慈濟志工,早早就來到「靜思書軒」,為稍晚以「知足惜福養智慧」為主題的小小講堂做活動前準備。[攝影者:林世欽]
圖右 : 小朋友們個個穿著整齊,有兩位小女生還穿上小公主的服飾,將來聽志工說故事,當作一場盛會。[攝影者:林世欽]

圖左 : 小朋友爭相回答著志工的提問。[攝影者:林世欽]
圖右 : 毛毛蟲變成美麗蝴蝶的畫面,讓現場的小朋友個個面露欣喜,而毛毛蟲不畏艱難的精神,也打動了小朋友和家長的心。[攝影者:林世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