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化礙為愛開心門 菩薩道上不退轉

化礙為愛開心門 菩薩道上不退轉

E-mail 列印
四季更迭,金黃的稻田正豐收,時值歲末,也是慈濟大家庭增添新發意菩薩歡喜的日子。慈濟汐止連絡處在11月24日,為今年即將受證的三十九位慈誠委員舉辦培訓圓緣。培訓的 過程有喜悅,有淚水,有感動,透過紮實的培訓課程,期盼每一位志工精進在菩薩路上永不退轉。

課程組精心設計闖關活動,即將受證的志工們蒙著眼睛,在資深師兄、師姊扶持下,踩氣球、上下椅子、踩瓶蓋等。他們緩步向前,在黑暗中,不知道下一步會碰到甚麼情境,有些人 心裡不免害怕,驚叫一聲,一旁陪伴的資深志工們及時送上關心及膚慰,「不要怕」、「小心」、「再往前」、「我在您身邊。」短短的闖關過程中,深深了解菩薩路上障礙多,但難 行能行,而法親之愛更是菩薩路上最穩當的依靠。

◎行善 行孝不能等

消瘦的臉上,嵌著黑亮亮的眼睛,在人群中特別顯眼,那人是賴姿穎,一場大病敲醒了她,改變心念參與培訓。當了十幾年的慈濟會員,每個月繳功德款,但慈濟在做什麼濟世的事 情,賴姿穎不清楚也不想明白。直到妹妹二十八歲車禍往生,告別式當日,會場內從裡到外,都是著藍旗袍及西裝的慈濟人,滿滿的感動盈滿賴姿穎的心。

民國九十三年她得了大腸癌,才頓悟上人所說:「行善、行孝不能等!」這句話的意思在志工鼓勵、關懷及陪伴下,她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愛,投入在大愛媽媽行列中。一周一次的法水 滋潤,產生不同的新思維,她說:「以前參加一個月一次的兒童班,覺得有點混過關。現在每周上大愛媽媽課程,吸收新法水,每天我都打開電視,讓上人走進我家中。有時碰到困 惑,馬上在上人的法中得到答案,屢試不爽。我真的很有福報,能在有限生命中參與培訓,往後我要多付出,不在原地打轉,虛度此生!」

◎開心門 迎陽光

過去的周家薇,只要家裡一有人來,她馬上關上房門,也關上自己的心門。在這ㄧ年培訓過程中,她多次想放棄:「壓力!我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更擔心真善美沒有人做,儘管我很 累我還是要做,我怕沒人幫忙留慈濟歷史。越想越煩越想放棄,我常常問王台妹師姊,我可不可以不要授證啊?」

在一次參與人文真善美活動時,周家薇看到活動圓緣帶當中,來自海外的志工分享:「柔和忍辱衣不好穿,但只要調整好自己內心的尺寸,就能伸縮自如。」這句話如鐘響敲醒周家 薇,她看著及將穿上的旗袍,反覆的想,要如何調整好內心的尺寸來穿上柔和忍辱衣呢?左思右想後,她決定要用「使命感」來調整這衣服的尺寸,更要練透清安自在心,讓自己能伸 縮自如。

透過二年的課程訓練,她感恩慈濟讓她找到鑰匙,打開心門,走入人群迎向陽光。

◎化礙為愛

「我要感恩吳正師兄教我音控技巧,感恩萬福師兄幫我推輪椅,感恩水波師兄開車載我上培訓課,感恩郭建忠師兄一路幫我加油打氣。」張昭喜由衷的感恩志工如家人般照顧他。

看著先生張昭喜培訓圓緣,太太陳秀敏既開心又感動。為了讓行動不便的先生接近慈濟,陳秀敏處心積慮,終於找到「音控」功能,讓先生參與勤務。一開始張昭喜並不接受,他說: 「慈濟是幫忙別人的人,我來只會增加大家的麻煩!」

2012年汐止區社區歲末祝福人物見證,志工陳苓梅帶著她的寶貝兒子楊植鈞現身說法。楊植鈞患有「感覺統合失調」疾病,多年來陳苓梅不畏懼別人如何看待兒子,勇於面對,說 出這幾年來的辛苦,真摯的對白憾動了張昭喜。他說:「小時候媽媽常說她對不起我,沒有好好照顧我,讓我得了小兒麻痺,當時我都不能體會,覺得媽媽想太多。」看著舞台上老師 帶著兒子,細細訴說生活得辛苦,張昭喜童時情景一幕幕出現。

「直到那時候,我才能體會到媽媽說對不起這句話的心情!」因為這因緣,張昭喜放下所謂的自尊,投入音控功能。雖然位居幕後,但透過音控這功能,張昭喜必須很清楚每一場活動 的各項細節,從上人開示到志工分享,他比一般人更能薰法香,而今他終於脫離肢體的障礙,在慈濟找到心靈的依歸。

受證不是畢業,而是承擔的開始,在五十四位志工演繹「行願」,訴說鑑真法師不畏難堅毅傳正法理念,期盼新發意菩薩用堅毅的精神走在菩薩路上,永不退轉。

圖左 : 藉由闖關活動,讓即將受證志工體會難行能行真義。[攝影者:鄧建中]
圖右 : 賴姿穎(前一)每天打開電視與上人對話。[攝影者:鄧建中]

圖左 : 張昭喜難行能行,參與音控勤務,薰法香。[攝影者:鄧建中]
圖右 : 志工演繹「行願」,體會菩薩路永不退轉。[攝影者:鄧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