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將心比聽聞 行善做志工

將心比聽聞 行善做志工

E-mail 列印
11月24日是中山大同區見習志工課圓緣日,二百六十名學員與志工藉由影片,回顧一年來上課的點點滴滴,除了讓所有學員能溫故知新外,期許每人都能從身穿灰衣白褲的見習志 工,變成身著藍天白雲(藍衣白褲)的慈濟志工。

◎ 心轉好事來

參與慈濟活動已經三十五年的志工紀靜暘(本名:紀陳月雲),今年已經七十六歲,依然頭腦靈光、滿面春風、身體健康、走路有風,這完全是因為在慈濟學習成長的結果,她說: 「修行就是修心養性,端正行為,先改變自己才能影響別人。」

紀靜暘說她很快樂,因為在慈濟這三十五年來,她體會到「口說好話、心發好願、身行好事」的好處,現讓她知足心常樂。她覺得她一定要讓大家見證做慈濟的好,與大家結一份善 緣,所以她在七十二歲開始學電腦、善用電腦,將證嚴上人的理念用文字表達,用圖片讓大家有感受,。她是活到老、學到老,相信每個人都能從她的分享(聽聞)中,轉化行動去救 人、愛人。

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時,紀靜暘學習轉心念、學習說話藝術,她說:「心好無人知,嘴壞通人知(臺語)。」她的先生受婆婆日本教育影響,每件事都要求紀律,東西擺放也有一定的程 序與規定,結婚前十五年,她不太理會先生的要求,直到她成為慈濟志工後,開始有了改變。

以前先生在旁指揮紀靜暘該如何洗碗,會讓她覺得做家事很有壓力,但現在先生很關心她,常跟她一起洗碗。就是因為心念的改變,讓本來常跟先生辯論的她,不再生氣,會用柔語與 先生相處,讓先生感受到她的轉變。

紀靜暘也用「無子西瓜」為例,闡述做慈濟後心念改變,期許人人在凡塵中,要活出不平凡的人生,唯有走入修行。

協助志工辦理中國信託蓮花卡同時,順便在關渡園區上課的學員陳惠珍,因工作因緣進入慈濟。茹素的她很感恩先生幫忙照顧家裡大小瑣事,以前的她與先生相處總有不開心,聽紀靜 暘分享後,她決定要「比誰更愛誰,而不是比誰更怕誰」。她明白先生一直都很體貼,要懂得珍惜才對。

◎ 健康有妙法

2013年11月12日〈人間菩提〉,上人在開示中指出,凡夫的心總是很無知,跟著社會的生態動,人性不斷被誘惑過去,將不正確的生活誤以為真,讓自己的一念心,為所欲 為。人心亂就是小乾坤的脾氣偏差,產生無明、產生貪瞋癡,影響整個社會風氣,連帶整個乾坤氣候都變,四大不調,天地之間的法則與人心態緊密相關。

一念之間,可以扭轉乾坤。上人要慈濟人誠心齋戒,用行動護持大地。課程準備花蓮靜思精舍常住師父,以自力耕生、完全無農藥,且應時應景生產的五穀粉、山藥薏仁粉、薏荳粉、 香積麵、香積飯、咖哩粉、冬菜粉、泰式酸辣、果仁素香鬆、海苔薄餅和各式蔬菜等食材,做出十五道、各三百人份的創意料理,鼓勵大家吃素。

大同區學員邱志成頻頻詢問志工陳玉丹,該如何準備素材?去年發願齋戒的他,因為過去飲酒、吃檳榔的惡習讓他很怕酸,但他覺得吃素減少了他對口欲的需求,整個身體負擔減輕不 少,所以要問清楚一點,準備回家做料理。

享用創意料理同時,中山區學員呂松熙說,他對於紀靜暘的分享很法喜;其中一句「心好無人知,嘴壞通人知(臺語)。」讓他想到平時跟家人互動時,明明出發點是好的,很愛小孩 子,但總得不到良善回饋,現在想想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態度不好、口氣很差,所以應該修正自己的言行舉止才對。

家住臺中的學員廖柏閏,在內湖工作。擁有慈青身份的他,在實踐大學陪伴慈青。原本多慮的個性,讓她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參加培訓,直到今年參加全球慈青日後,才下定決心要培 訓。

另一位學員簡足金,則對轉個心念可以改惡緣為善緣很有感覺,她認為事情要往好的看,要祝福自己,也要祝福別人。目前已經募得三十戶會員的她,與慈濟志工黃瑋及陳秀菊,現場 模擬了招募會員的情境,她希望自己能夠克服障礙,除了募款外,也要趕快培訓,成為上人的弟子。

◎ 愛不會中斷

學員黃獻德因為父母生病,岳母住在安寧病房的原因,看到志工在病房與病患、家屬的互動,讓他體會到……原來心裡的苦,換個方式面對也可以輕安自在,所以他決定付出一點心力 去幫助別人。

原本對慈濟抱持高度懷疑的學員周秀慧,相當地不信任慈濟;因生活上的困難,無法克服心裡的困惑,才勉強來上見習志工課。一年來的課程,讓她去除對慈濟的誤解,讓她在面對困 難時,不再用貪、瞋、癡來面對,而是知足、感恩。

學員廖佩吟上見習志工課後有二個重大的改變,一是吃素、二是環保。最大享受是響應吃素救地球活動,也常常到環保站做環保,喜歡環保站有家的感覺。

佛陀在世的一大因緣是度化眾生,身為佛教弟子的慈濟志工,一直在為人間菩薩大招生而努力。10月份在大愛臺參訪的大同區學員楊韶蓉,因為同伴的遲到而無法跟團隊一起出發, 卻有機會近距離禮拜上人,猶如看到自家人的她,深受感召,當下發願要參加培訓,目前仍在努力中。

一年見習課程已圓滿結束,慈濟志工陳寶蘭以〈一念之間〉CD與每位學員結緣,除了期許每位志工都能加入志工行列外,也希望大家時時刻刻顧好自己的心、發揮愛心,或把握當下 捐善款,援助菲律賓因海燕颱風受苦的人,讓善循環不已。

圖左 : 志工紀靜暘用「無子西瓜」的例子,闡述她做慈濟後心念的改變。[攝影者:李建忠]
圖右 : 現場準備十五道、各三百人份的創意料理,志工陳玉丹(左一)鼓勵大家吃素。[攝影者:李建忠]

圖左 : 志工呂松熙聽紀靜暘的分享,讓他想到跟家人互動得不到善的回饋,原來是自己不好。[攝影者:李建忠]
圖右 : 學員陳惠珍(左:陳惠珍)聽了紀靜暘的分享後說,她要──比誰更愛誰,而不是比誰更怕誰。(右:黃榮榮)[攝影者:李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