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百歲嬤捐竹筒 以善傳家

百歲嬤捐竹筒 以善傳家

E-mail 列印
「我最感動了!這個地方很棒!」高齡九十五歲的招佩珍阿嬤翹起兩個大拇指,歡喜來到新北市蘆洲靜思堂,參加歲末祝福感恩會,她開心的告訴每個人為善最樂。

12月14日蘆洲靜思堂舉辦第二場至第四場的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共有二千六百六十四位會眾參與,有許多家庭扶老攜幼同來參加,多位長期捐款的長者會眾,不畏寒風與身體的 不便,由家人陪同,捐出存了一整年的愛心竹筒,以身教傳承行善精神。

◎為善最樂無畏施

雙手抱緊著竹筒,坐著輪椅的招佩珍阿嬤,由媳婦邱魏滿推著緩緩地進到慈濟的歡迎大門,當到竹筒歲月區時,阿嬤慢慢地自己站起來,將裝滿愛心的竹筒,投到匯聚愛心的福慧甕 中。

陪在一旁的媳婦魏滿,家住臺北市松山區,今天特地陪伴婆婆,參加蘆洲靜思堂舉辦的歲末祝福。她說起了與慈濟的因緣:「我是在九二一地震時,在美國舊金山超市門口,看到慈濟 人街頭募款,那一幕感動了我。」

慈濟人的足跡走過許多角落,佩珍阿嬤的竹筒存善因緣,也是參與活動的心得。魏滿表示:「婆婆是退休老師,參加慈濟會員超過四十年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人家在捐存錢 筒,心裏升起歡喜心。從此,以後家裡只要有零錢時,都會讓婆婆投到存錢筒內。」

雖然在天候不佳的情況下,帶著高齡的婆婆出門,要很小心,魏滿想到若是來慈濟能讓婆婆開心,又能做好事,那就一定要來。

講經堂的舞臺上,慈濟志工穿著簡單的藍、白色上衣,莊嚴的演繹《無量義經》當曲目唱誦至「洪注大乘,潤漬眾生,布善種子,遍功德田……」魏滿回想心中那一幕畫面,她說: 「世間上怎麼會有這麼愛心的人?慈濟面對不認識的人,都這麼無私的付出,我真的很感動!」

◎涓滴之愛善傳家

六十二歲的碧麗帶著,高齡八十六歲的林張貝婆婆,捐出全家五代存了一年的愛心竹筒善款。叮叮!咚咚!的銅板聲,將串串堆疊的愛心入福慧甕內。

大型螢幕上播放出菲律賓海燕風災後的斷垣殘壁,許多的孩子無家可歸,更遑論能夠安心就學。碧麗表示:「每年的歲末祝福我們都會帶竹筒回娘家,六歲的孫子都會好奇的問,這是 要做甚麼?我會告訴他,當有小朋友,需要幫忙時,我們就可以幫忙。」

張貝婆婆對於證嚴上人不分國界的賑災,真的很感動。碧麗感動地說:「有一次在慈濟靜思堂看到證嚴上人,每次看到世界各國有苦難的地方,總是有慈濟志工的身影,都是跑上第一 線,貢獻到每個國家角落。這次菲律賓的風災,也是看到慈濟人的付出,我們只是盡一點的心力而已。」

◎昔難受助永存恩

平常以環保為生,白髮蒼蒼的黃林寶阿嬤,帶著存錢筒回娘家。林寶阿嬤說:「我讓慈濟幫忙很多,現在孫子長大了,會幫忙打工賺錢,所以現在我們每個月捐幾百元,盡一點點的心 力。」

七十八歲的林寶阿嬤分享:「從十幾年前,先生因意外往生,三個月後,大兒子也因癌症而往生,接著大媳婦離開家裡,留下了三個孫子陪伴我。住在二兒子家中,二兒子疼惜我捨不 得我做,但是我還是要做環保回收,感恩慈濟人多年來的照顧。」

走出喪子陰霾的林寶阿嬤,感恩慈濟多年來的陪伴及幫忙,現在她存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回饋,所以每年都來參加歲末祝福,並帶存錢筒回娘家。

上人開示,愛的力量是人所造就出來的,有能力的人要多發心,造就人間美景。祈禱歌聲響起,人人高舉心燈齊眉,瑩瑩的燈火照亮行善的心,智慧的長者將善念一代傳承一代,帶動 人人創造人間心靈的美善風景。

圖左 : 六十二歲的碧麗帶著,高齡八十六歲的林張貝婆婆,捐出存了一年的善款。[攝影者:許文斌]
圖右 : 七十八歲的林寶阿嬤走出喪子陰霾,感恩慈濟多年來的陪伴及幫忙,她存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回饋,帶存錢筒回娘家。[攝影者:王有祿]

圖左 : 慈濟志工莊嚴演繹《無量義經》,藉此啟發人人心中的慈悲心與傳播善法的精神。[攝影者: 陳姝月]
圖右 : 高舉心燈齊眉,瑩瑩的燈火的照亮行善的心,智慧的長者將善念一代傳承一代,帶動人人創造人間的美善風景。[攝影者: 張長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