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深埋種子發芽 夫妻做中得歡喜

深埋種子發芽 夫妻做中得歡喜

E-mail 列印
「我只信上人!上人就是我心目中智慧的媽媽。」今天﹝12/24﹞即將慈誠受證的林敬峰說,原無任何信仰的他重提起愛看書的習慣,因母親林張節的堅持與鼓勵,與同修陳麗梅 一起加入見習、委員培訓。

「印象中的認識慈濟,想起1989年媽媽在慈濟委員蔡文三師兄帶領,搭乘慈濟列車往花蓮拜謁上人,事後看到母親與上人之合照,才知母親受上人建醫院理念感召加入志工行列, 不僅全家成為慈濟會員,母親林張節2006年成為委員。」敬峰回想著印象中如何認識慈濟。

因媽媽是慈濟志工,讓敬峰產生想瞭解慈濟想法,他開始看上人所著作的《三十七助道品》等佛典書籍,潛移默化地影響,他生命的轉捩點是參加關渡園區2011年歲末祝福祈福 會,當他看到上人的開示影片,不自覺地眼淚直流,就在師姊的提議下,填「人間菩薩大招生」的表格,夫妻倆開始參加見習培訓。

個性有點判逆、事事要求完美的林敬峰原是銀行的高階經理人,二十多年一向愛好美酒佳餚,常藉著大吃大喝減少工作壓力,後因心血管疾病常出入醫院,甚至在加護病房中一度發出 病危通知。2007年,僅五十歲的敬峰遂在老婆麗梅的支持下退休養病。

2011年時,虛胖到八十六公斤的他,對身體無法改善,心情一直鬱悶,突想到身為慈濟志工的媽媽吃素已有二十幾年了,身體也不錯,為什麼不學母親一樣吃素呢?敬峰聽母親 說,上人一直鼓勵大家吃素-地球要環保、身體也要環保!「對啊!我的身體一直不環保,又怎能期待它好起來呢?」從此全家茹素。

◎做中學 學中覺

育有二子的麗梅頗有感觸地說:「從見習到今年完成培訓,他的脾氣改變很多,以前會跟兒子大聲,現在二人像哥們一樣感情很好。」白天要上班的麗梅笑著說,相當滿意加入慈濟 後,家庭氣氛是越來越好,先生的心性漸改變,不僅能接納他人意見,兩人共同的話題都是跟慈濟有關。她非常感恩婆婆,因為當他們起退轉心時,婆婆仍不斷地鼓勵,要他們堅持下 去。

「做中學、學中覺」敬峰說,加入慈濟最大的收穫是身體變健康了。他表示,每當穿上慈濟制服,心情就變的不一樣,會管好自己的身口意,穿越久改變越多,以前同事看到他都覺得 他完全變成另一個人般。上人的法語對他產生影響,生活上已逐漸轉變,從環保、勸髓、訪視、福田志工中體會上人的慈悲理念。

「福從做中得歡喜」麗梅歡喜地表示,參與勤務中,印象最深的是陪捐骨髓周邊血的女孩到花蓮的陪髓過程,這個經驗該她非常感動,她說,實在要把握能救人的因緣,因為每一當下 都是人生唯一的一秒,她也從上人的法中長養慈悲、惻隱之心。

◎克服困難 自度度人

「因為我做到了!」一開始做環保,敬峰是有心理障礙,需要自我心理建設,因為他放不下面子,要學習放下身段做資源回收,對他來講不是那麼容易,他聆聽上人開示提到環保對地 球的重要,毅然跟著同修到家裡附近的夜間環保點做環保,當晚天氣酷寒,冷風颼颼,竟然做到滿身大汗,衣服全都濕透,雖腰酸背痛,但心理卻很踏實。

白天不用上班,每月幾乎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做慈濟事,敬峰最喜歡做醫療志工。在急診室最感受震憾力,有的病患進來醫院,第二天就蒙上白布,推往太平間,他不禁感嘆人生無 常。曾至花蓮協力工廠出勤務,王偉雄師兄勸他放寬心,不要搶著做工作,要量力而做,學習輕安自在,在往後的日子裡,這四個字也讓他覺得蠻受用。

「上人的法聽了很多,但總覺得牢記的少,與師兄、師姊學習『四神湯』,如何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敬峰與麗梅表示,「心隨境轉」遇到逆境,就學習藉事練心、以為警惕。

精進的敬峰走入慈濟,一窥佛法浩瀚無邊、靜思殿堂之美,慈濟已融入其生活,慈濟引導他人生方向,他不再徬徨無措、不知何處是歸依。最重要的課題是恆持初發心,更加精進不懈 怠,勤修靜思法脈,讓法又更入心,夫妻二人期朝菩薩道上前進,走的更平穩、更平順,更要成為上人的好弟子。

圖左 : 「福從做中得歡喜」陳麗梅(左一)歡喜地表示,她從上人的法中長養慈悲、惻隱之心。[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 「做中學、學中覺」林敬峰(左一)說,加入慈濟最大的收穫是身體變健康了![攝影者:張進和]

圖左 : 今年受證的陳麗梅(左)正在別上佛心師志的胸花。[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 陳麗梅(右一)與北投四的師兄師姊訪視,關懷照顧戶。[攝影者:李信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