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紀錄造美善 報父母恩

紀錄造美善 報父母恩

E-mail 列印
「我參加培訓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傳承,我希望與爸媽一樣走在慈濟菩薩道上,能常跟他們分享慈濟事,看到他們高興欣慰的樣子,我就感到開心。」林瑩欣發心立願行慈濟菩薩道來 行孝報父母恩。

林瑩欣是2013年臺北市松山區和氣三組隊,六位來自人文真善美志工新受證慈誠、委員之一,這群人文志工算是今年該社區各功能組中受證人數最多的,一路走來他們「走在最 前、做到最後」,堅定為慈濟留藏經之使命,終於圓滿開花結果。

十二月三十日,慈濟關渡志業園區天氣濕冷,清晨六點多,報到區長桌上早已整齊排列放好即將授證的慈誠、委員證、「佛心師志」吊飾及象徵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胸花,新委們臉上 綻放興奮又緊張的笑容,等待別上胸花、戴上佛珠,再由證嚴上人親自為弟子們授證的神聖時刻。

◎行孝行善 報父母恩

林瑩欣父母特地從臺中北上觀禮,搭專車從松山前往關渡親子間互動良好。林瑩欣至美國攻讀法律研究所後,回國從事法務工作,父母林永盛、楊素珍是臺中北屯區的慈誠委員,雙親 承擔志工的身影一直是她在慈濟路上的典範。

欽佩上人「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不接受供養及全部捐款專款專用的理念,在媽媽及慈濟志工邱秀琴用心鼓勵接引下,以上人一句「只要會拿筆,就可以寫文章。」林瑩欣遂於 2008年加入人文真善美。

2009年八八水災承擔人文紀錄時,她看見慈濟人的勇猛與慈悲,彷彿如《無量義經》所載,從地湧出的菩薩般,深受感動;2011年水懺入經藏,乃是林瑩欣人生最大的轉捩 點,徹底覺悟,真正了解因緣果報,進而由葷食轉為素食,「素食就是不殺生、要護生,知道就要做到。」從那之後她茹素迄今,也從那時起決定未來要培訓委員,並發願生生世世茹 素。

當年看到上人緩緩步入佛堂那刻,她感動的忍不住掉下眼淚,一路走來五年多,如今終於心願圓滿,她分享說:「在慈濟,時時總是在感動中度過,因為看到更廣更深的世界,真正感 受到要見苦知福。」上人曾開示「我是很單純的修行者,卻走入人間要做天下事。」所以林瑩欣體會也發願要以一顆單純修行的心,常常保持開闊的心胸,走入人群,為天下人服務。 從上人身上,林瑩欣學習到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愛的力量,柔能克剛,愛能成就一切事情。

進入人文真善美,她嘗試很多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紀錄、採訪、撰稿、拍照、拍攝影片、擬剪輯腳本、參與後製剪輯意見,如上人說的,每次的付出就是在增長自己的慧命、開拓自 己的潛能。

從採訪中,她常常受到感動,記得採訪家園被燒毀的火災受災戶時,只因有慈濟人的膚慰與愛,對方從萬念俱灰中有了希望,感動地哽咽道謝。她說:「我告訴我自己,不能辜負布施 這些人生故事的人,要將他們的精神與心意傳達出去,去感動更多人,淨化、改變人心。如果有人因此而受到改變,那是最棒的事。」

「我希望能做到我的使命,努力去挖掘真善美,用筆去帶動美好影響的力量。」生命的長短自己無法控制,但生命的寬度可以自己拓展,林瑩欣發願要如尋根時德禪師父開示,「使 命,就是生生世世跟隨上人,方向,就是留在人間行菩薩道。」

◎跨越宗教 大愛無悔

受證行列中,自小篤信基督教浸信會的穆傳傑,也與妻子徐良敏一起歡喜迎接人生重要大典。去年徐良敏參加慈濟委員培訓並受證,同年穆傳傑也參加見習,從研讀經典中發露懺悔過 去的自己,為了生活打拼,總是迷失自我,無謂應酬、花天酒地,造業不斷而不自知,對家人深感虧欠。

回溯1997年於澳洲黃金海岸,穆傳傑即結識當地慈濟志工張尊華與溫慶玄,旅澳期間參與食物發放、淨灘、關懷老人院等慈濟活動,一開始是從「行善」的角度去認識慈濟。但直 到返台定居多年後,歷經家人與事業的無常,從大愛台聽到上人開示,才重拾助人的清淨心念,並再度與慈濟接軌。

有幸培訓期間深入參與各功能組志工服務,從參與人文真善美活動記錄中,更加體會「見苦知福、惜福、再造福」的真意。越做越歡喜,往往聯絡人一通電話來,他幾乎從不拒絕任何 勤務邀約,總是積極配合團隊。

過去母親引用《聖經》對他的教誨是「施比受更為有福」,然而認同證嚴上人跨越種族、宗教、國界的大愛理念,以及「普天三無」的慈悲胸懷後,他說:「從博愛到大愛,讓我真正 體悟『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的真諦。」

穆傳傑對人生重新體認,知道活著不該只是為自己,他表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慈濟難遇、明師難遇,今生是有何等的福份與殊勝因緣,才能成為上人的弟子。」他發願在有限 的餘生中,要去除習氣,以感恩心、歡喜心、甘願心,付出無所求走入人群中, 力行菩薩道。

這群新受證委員不僅努力為他人紀錄生命故事,無私利他,開拓豐富的生命歷程,也為自己譜寫下不同以往的生命藏經,創造生命非凡意義的價值。

圖左 : 社區和氣培訓課,林瑩欣(中)歡喜專注的上課。[攝影者:賴愉文]
圖右 : 內湖園區環保體驗課,穆傳傑與培訓慈誠委員等一起認識環保分類。[攝影者:鄭茂成]

圖左 : 松山區中崙市場動土浴佛活動,志工穆傳傑(左一)參與獻燈燭儀式。[攝影者:鄭茂成]
圖右 : 汐止共修處冬令發放林瑩欣(右三)承擔人文真善美勤務,與團隊採訪工作人員。[攝影者:李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