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親子參訪大愛臺 認識媒體清流

親子參訪大愛臺 認識媒體清流

E-mail 列印
連日來陰雨濕冷天氣,仍不減中和區親子班學員參與12月29日的參訪人文課程。共有三百一十四位親子及八十三位工作人員,穿著厚重的外衣,圍巾、手套全派上用場,大家分乘 坐八輛遊覽車,興奮地前往位於臺北市慈濟關渡志業園區的大愛電視臺參訪、巡禮園區,參觀小木屋、小精舍及環保站等。

◎大愛讓世界亮起來

到達大愛電視臺,親子分成兩大隊做交叉路線參訪。家長首先來到大愛廳,聆聽大愛臺主播倪銘均專題分享〈大愛-讓世界亮起來〉,倪主播活潑地帶領現場家長,高唱今天他所要演 說的主題歌。

倪銘均先以一位曾經吸毒的慈濟志工蔡天勝為例,談到吸毒的人從勒戒所出去,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會再回籠。「蔡天勝自己說,他為何能成功戒毒:『因為我跟一群好人在一起,所以 我的生命就愈來愈好。』可見置身良善的人際環境中,其影響力有多麼大。」

他談到經營大愛臺的資金來源,有四分之一來自環保志工資源回收所得,其餘來自出版品販售及大愛之友捐款。大愛臺無所謂廣告營收,講求的也不是收視率,而是「淨化率」。證嚴 上人有感媒體對社會的影響力,排除萬難成立電視臺,其主要宗旨是「傳播清流,淨化人心。」

媒體對人的影響有多大呢?倪主播舉自己的孩子為例,在牙牙學語年幼之時,就會跟著電視上的人物手足舞蹈;也曾經對卡通的內容信以為真,誤以為拉著幾個氣球,就可以飛上天, 哭鬧著不讓弟弟拿走氣球。接著他播放了幾段影片,是側錄一群小孩在觀賞溫馨的兒童節目,與暴力相向打架的內容之後,他們觀看後所呈現兩者截然不同的反射氣氛,及肢體動作的 模仿力,著實讓人驚訝。

「導正社會風氣,啟發良善人性,傳承優質文化給下一代。」大愛臺一直秉持著傳遞人性的真、善、美訊息。期望這股清流造就眾多的小愛,再累積成大愛,讓世界亮起來。

學員蔡承煒的父親蔡振輝在聽完專題分享後,對每日接觸的電視媒體,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力,留下深刻的印象。沒想到一段短短的卡通片,或是一齣連續劇,都會對每個人,甚至幼兒 有相當程度的教化;以後要慎選對於就讀二年級的兒子有益的電視兒童節目,也要以身作則,支持優質良善的媒體。

◎園區知性巡禮

聽完大愛臺錄影室、主播棚及簡報室,靜思書軒各站導覽後,眾人前往參觀小木屋,它是仿造證嚴上人早年清修苦行只有四坪大的地方,導覽志工簡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因 緣及當年精舍師父克勤、克儉、克己、克難精神。

接著參訪環保站,志工以《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的影片,強調做環保回收是目前刻不容緩的課題。介紹環保十指口訣:「瓶瓶罐罐紙電一三五七」,請大家記住口訣,回家就可以做 資源分類了。

參訪最後一站來到園區內的小精舍,它是仿花蓮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建築物。家長紛紛在此留影,結束了今日富教育又知性豐富的人文課程教學之旅。

圖左 : 12月29日,中和區親子班學員前往臺北市關渡志業園區參訪。家長在大愛廳聆聽大愛電視臺主播倪銘均專題分享:「大愛讓世界亮起來」。[攝影者:林文質]
圖右 : 學員們參觀小木屋,它是仿造證嚴上人早年清修苦行只有四坪大的地方,導覽志工提及「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因緣及當年精舍師父克勤、克儉、克己、克難精神。[攝影者:林文質]

圖左 : 學員們參訪園區環保站,志工以《溫室效應.全球暖化》影片強調做環保資源回收,是目前刻不容緩的課題。[攝影者:張家基]
圖右 : 學員楊東澍,回答大愛臺節目主持人蔡佩珊所提的問題。[攝影者:張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