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反觀內自省 以法度己

反觀內自省 以法度己

E-mail 列印
走進大樓搭電梯上樓,來到劉翠芳住家按了門鈴,開門的是翠芳待如親人,已在她家服務多年的外籍幫佣;向內看去,室內整理的整齊,一塵不染;而翠芳正與他的父親劉智達,一起 在練習《無量義經.》之〈說法品〉。透過電腦螢幕,播放著「有一法門無量義,疾令菩薩成菩提……普令一切復無疑……」妙手影音,而翠芳正耐心的幫著爸爸,調整著他因年紀 大,而顯得有些僵硬生澀的動作。

◎視如親出

翠芳從小個性任性、傲慢、嬌縱、好強,直到二十六歲才知道自己是個養女。雖然是個養女,卻備受寵愛。小時候只要是她喜歡吃的的東西,就一定要佔為己有,甚至把口水吐到食物 中,也不願意讓別人一同分享的霸道行為,自己卻不自知。

即使結了婚,有了三個孩子,回到娘家仍然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改一貫大小姐的脾氣。毫無耐心的她,在孩子們還需要餵食的階段,若小孩不肯吃飯,是絕對没耐心一一餵飯 的;反倒是養父仍是像是餵著自己的孩子一般,耐心的幫忙餵著。

現年九十四歲的劉智達,十八歲開始茹素至今,年輕時從大陸來臺,早期是踩三輪車維持家計,後來以送早晚報、收報費為生。因為家裡環境差,母親要她好好讀書,若不能把書念 好,就只得到工廠從事勞動生產的工作。對自己未來有著期許的翠芳,並不想只是在工廠當個小職員,因為這股動力,促使她認真唸書。小時候想要什麼,没有什麼,所以她不斷地告 訴自己,長大後一定要很有錢,讀書是唯一讓夢想實現的方法。

◎危機就是轉機

因為貧窮,所以翠芳一心只想掙錢,當時有個機會和朋友一起合夥做生意。十來年,因為彼此觀念上差異性很大,所以在1994年決定停止合作關係。在合作伙伴正式分開後,同時 也是她舉債將近千萬的時刻,翠芳陷入人生的最低潮,每天汲汲營營的努力工作,把所有的精神都放在事業上,想要創業的心念,到後來卻是一場空,讓她實在非常的痛苦,甚至有輕 生的念頭。

在她失意的這段時間,她的同學也是慈濟志工的江美雲時常陪伴,送來證嚴上人的靜思語,是翠芳當時重要的精神食糧。其中影響她最深刻的一句是上人說的「普天三無:天下没有我 不愛的人、没有我不原諒的人、没有我不相信的人。」當時覺得自己被合夥人騙了,這一生如此的失敗,讓她心中充滿了怨恨,所以這些話對於她來說,要做到真的十分因難。

漸漸地《靜思語》是她每天一定看的書本,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及「昔日甘願做,今日歡喜受」是消除負面想法最佳的良藥。每當她有煩惱和怨恨時,這些話就會 立刻在腦海出現,成為轉念的最重要能量。也藉由《了凡四訓》這本書學習了解認錯的真正含意,能從心裡真正認錯,才能真正的將錯誤改過。

◎錢不是掙來的 而是佈施來的

翠芳獨自創業一年多的期間,雖然負債將近千萬,但是對於撫養公婆、父母和孩子們就讀私立學校的費用,翠芳仍舊自己承擔,所以家中債務持續累積,但是靠著堅決的毅力,十四個 月的時間,就將千萬元的債務都還清。她感恩先生在她事業失敗,背負高額的負債時,仍對她不離不棄,還清債務後購得的第一間房子,就是以先生的名字買的,為的是報答先生的扶 持及陪伴。

逐漸事業順遂,傲慢心又隨著出現,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強,更甚於男人。言談中不自覺顯露出高傲自大而不自知。因為有了能力,又自覺要照顅這麼多的家人,所以時常怨天尤人。

但看了上人的著作書籍後,了解因緣果報,才漸漸接受這一切。當自己重新創業能夠快速還清所有的錢,是因為自己前世的佈施功德所種下的好因,才使得此生能有這些好緣,讓自己 能在獨自創業中快速地成功。證嚴上人說「錢不是掙來的,而是佈施來的」這句話讓翠芳有了很大的體悟。

婆婆生病期間,翠芳將她接到家中親自照顧,改變了她們之間的逆增上緣。她的真心及用心照護,讓病痛的婆婆十分感動,也對她說了一番話:「翠芳,我祝福妳有三個好媳婦。」能 夠得到婆婆真心的祝福,當下讓她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在父母親晚年時,有機會迎接雙親前來同住,也讓她感覺到十分幸福,因為每天一早上都能看見如堂下佛的雙親,是一件令人滿足的事。她說:「即便別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這樣的 陪伴父母身旁快樂,唯有自己做了,才會親自體會到快樂。」

◎參加讀書會接法緣

一次上美髮店洗頭髮,結識了慈濟志工賴金枝,而受邀中和區母親節感恩茶會。在茶會當中,得知《地藏經》讀書會的訊息,因為劉智達每天都讀誦《地藏經》,所以她帶爸爸一起參 加讀書會。

從讀書會中,翠芳看到自己的貪瞋癡慢疑,開始注意起自己的起心動念;又看到爸爸常受志工的關懷,回到家變得非常的歡喜;本來木訥的他,開始主動跟人家溝通,或是去關懷別 人,這都是他以前不可能做到的。

看到爸爸的改變,又聽到他與人家分享:「上人一個看似孱弱的女子,都能雙肩扛起佛陀志業,我一個男子應該更需傳承擔當使命。」提及他想做上人的弟子。《地藏經》有談到,孝 順父母並不是把父母親接來恭敬的奉養,最主要是要讓父母能夠了生死、斷煩惱,所以翠芳決定陪爸爸一起共同參加慈濟的見習及培訓。

今生倆人不僅僅是父女,在修行的道路上更是法親,這份因緣讓父親有了很大的改變。從見習再到培訓,劉翠芳更了解到上人的智慧法水「入經藏、大懺悔、滌心垢、去習氣、誠齋 戒」。她深深感受到,人生的每一次重挫,都是學習的機會。

圖左 : 劉翠芳(穿橫條者)陪伴父親劉智達(右一)參加《地藏經》讀書會。[攝影者:杜進添]
圖右 : 2013年中和區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中,劉翠芳感恩父親劉智達的養育之恩。【圖左起劉翠芳、劉智達、妹妹】[攝影者:陳李少民]

圖左 : 劉翠芳與父親劉智達一起參加秀山國小環保回收。[攝影者:簡平丁]
圖右 : 劉翠芳(圖左二)在讀書會中領悟到「孝順」應是助父母圓滿心願,於讀書會陪伴父親回花蓮心靈的故鄉。[攝影者:謝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