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一念之間 心開運轉褔就來

一念之間 心開運轉褔就來

E-mail 列印
「好煩、好累哦!工作為什麼這麼多,永遠都做不完?」天天早出晚歸,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工作壓力大、累到筋疲力盡,鄧素婷常思索人生價值到底是什麼?終於在慈濟世 界,找到心的方向與人生的價值。

在西方國家,12月25日是紀念耶穌誕生的重大日子,對慈濟志工鄧素婷而言,2013年12月25日也是她生命另一個起點,天還沒亮,素婷就穿上期待已久的慈濟旗袍(柔和 忍辱衣),準備到慈濟關渡園區,接受證嚴上人授證的大日子。

◎ 找到答案

「素婷,妳要不要來參加中正紀念堂的浴佛典禮?」萬華志工蔡美容的一通電話,讓住板橋的素婷,原本還在猶豫是要參加板橋或萬華區的社區志工課,當下決定先參加萬華浴佛典 禮,自此與萬華慈濟人結下好因緣。

2011年的浴佛大典,真真實實地震撼到素婷的心。她在參加浴佛的行列中,感受到數千年前,似乎也曾和這群人在靈山法會中,一起浴佛、共修,結下一切好因緣。

《無量義經》序曲中有一段,「蝸角虛名、人生何價,仔細觀想、靜心思量,飄泊的生命幻無常。」素婷小時候,親身經歷過弟弟、妹妹因生病而相繼過世,發現人命的脆弱,讓她思 索人生意義與價值,在她2011年參加慈濟社區志工課後,終於慢慢體會及領悟到,人生的價值及生命的意義,是從付出中得歡喜,從付出中得自在。

◎ 藉事修心

「長官為何都把最困難的工作交代給我?為何當有緊急狀況的時候,都是叫我當救火隊?為何別人的工作那麼輕鬆,我的工作總是最難搞的?」

一直為工作所苦惱的素婷,常常在心裡抱怨、犯嘀咕,自從參加慈濟活動後,透過各項活動、生活、香積、褔田等勤務,了解能在慈濟中行善,為人群付出是一種幸褔;尤其看到一些 年紀比自己大一、二十歲的長者,人老、心不老,年紀一大把還是很歡喜在人群中付出、服務;反觀自己年輕、身強力壯,應該更要歡喜地接受各項工作考驗,甘願做、歡喜受。

上人常期勉弟子,要修好自己的一顆心,要把工作場所當作修行的地方,專心繫於工作中,這就是修心。素婷回想起培訓期間回花蓮尋根之旅時,唱到〈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受歌 詞「人生茫茫,浮沉無際大海中,任由風浪漂浮,隨境轉向,何去何從。」感動,總不自覺地熱淚盈眶,心想人的心為何總隨境所轉,煩惱一堆。

想起上人說:「人不可逃避現實,每個人都是隨業力轉入人間,既來之,則安之。歡喜消受的業,很快的會過去,不歡喜消受的業,就煩惱叢生。」素婷經過二年的見習、培訓後,更 懂得靜思語中所說的「繫緣修心、藉事鍊心、隨處養心。」

◎ 輕安自在

素婷的母親骨質疏鬆嚴重又有憂鬱症,身體日漸消瘦,為了母親身體健康,在2011年入經藏讀書會後,素婷願為自己、為母親開始吃素;2013年萬華社區歲末祝褔,素婷有機 會參加「一念之間」手語劇演繹,從「一念之間放下欲念,千折又百迴,怎能理得心安;轉念瞬間,輪迴不再糾纏,光亮的心田,輕安又自在。」感受到天地萬物與人類在大地中,理 應共存共榮,確認人類不應貪求口欲而殺生,應要救生、護生。

而且從茹素後,素婷感到身體變得更輕鬆、自在,以前常會有的胃脹氣、胃食道逆流等不舒服症狀,已不再發生,心情也變得更加輕安自在,應是心寬念純,煩惱自然不會跟著來。

素婷在花蓮尋根之旅,拿到的靜思語禮物是──把人事當是非,徒添痛苦生煩惱;把是非當教育,則可提升品德增智慧。這句話素婷將永記在心,不管職場及道場都要心寬念純,對的 事,做就對了。

「修行不能離開道場,不能離開善知識。修行要靠自己,不退轉的唯一法門就是要勇於承擔,一切都是好因好緣。」素婷會以這段話勉勵自己,做職場歡喜、志工快樂的慈濟人。

圖左 : 萬華靜思堂啟用典禮,人文真善美出班與剪紙老師合影 。 [攝影者:胡輝庭]
圖右 : 2013年中正紀念堂浴佛大典,慈濟志工鄧素婷歡喜沐浴佛恩。[攝影者:吳麗萍]

圖左 : 慈濟志工鄧素婷與同期共修志工,歡喜皈依證嚴上人。[攝影者:志工鄧素婷提供]
圖右 : 志工鄧素婷在萬華環保教育站做環保,體悟救地球的重要。[攝影者:萬華人文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