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北區精進研習 落實慈悲等觀人人協力

北區精進研習 落實慈悲等觀人人協力

E-mail 列印
2014年3月北區慈誠委員精進研習會重點,主要找回慈濟志工初發心-感恩、尊重、愛之氛圍,以「誠」以「情」為原點,朝八個面向發展,期待能慈悲等觀。共有來自板橋、中 和、永和四及新店共14個和氣慈濟志工約1500餘人參加。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2014年第一次的北區慈誠委員精進研習會在3月1~2日展開;今是第二天精進研習,來自板橋、中和、永和四及新店共14個和氣慈濟志工約1500餘 人,天還未亮就來到慈濟板橋園區,把握時間殷勤精進,就是希望新的一年能啟發更多人善念善行,同時也增長自己的慧命。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主任,謝景貴師兄和大家介紹在制度面的規劃,從建立人才智庫資料開始,廣納精英,經過資料庫搜尋之後再加上幹部推薦評估表,達到適才適任的目標,即使平日 活動再多,事情再繁瑣也能「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謝主任指出,加強「募心務實」,用無量義經「一生無量,無量一生」的精神,「戶無量,福無量」不以數字規範別人,活用電子書募心募款,透過「法親關懷」平時緊密互動,生病 或遇困難時真心關懷,找回「感動的原點」。學習平等尊重,透過會議聽到社區的聲音,促進溝通與共識,提高效率,提高效能。活動整合,人人多元投入,希望每個人做慈濟都是快 樂方程式。

◎舊法新知 腳步更堅實

對於社區合和互協組織,上人曾開示:「社區這麼大,人這麼多,誰負責聯絡,東西南北怎麼照顧,只是這樣而已。」曾裕真老師和大家分享:「合和互協不是分上下,也沒有高低, 而是人人皆可做慈善,人人皆可做法親關懷,人人也都可負責聯絡、落實社區;人人募心募款,人人皆應被動員。」

早期慈濟的「家庭茶會」讓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能如家人般温馨互動,而今也期待找回當時濃厚的人情,希望透過社區愛灑、長期陪伴社區居民,與力行「好話一條街」等方式,深入社 區,在活動中展現「慈濟人文」拉近出席者的心,塑造慈濟温馨「家的感覺」和大家頻繁互動,接引更多人了解慈濟、進入慈濟。

上人開示:「慈濟就是一個大家族,跨組也能很親,君子群而不黨……」曾裕真老師也對此說明:「並非要大家都去參加別組的活動,而是要組與組之間,區與區之間要橫向連結溝 通,時常往來,要合群,要跟大家一起,要團隊,但不要是小團體。」

◎典範分享 問與答

精進一日的課程緊湊又豐富,不只是單向分享,也安排了分組座談,依據各個和氣組隊、互愛、協力及未承擔功能的慈誠、委員、培訓不同而分組,讓大家能更深入討論所面臨的瓶 頸,共同尋求解決之道。

來自松山三協力組隊的志工陳星穎分享法親關懷的經驗:「組內有位師姊住院,星穎去醫院看她,看到她家的同修師兄因照顧,顯現出疲憊的容顏,星穎非常不捨,回到協力組隊後, 就動員整組輪流關懷這家法親。從煮飯、到醫院去輪班等,一直到師姊要往生前,她及同修師兄感動對星穎說:「會將法親滿滿的愛永遠記住。」之後,也讓師兄日後以駕駛菩蕯車與 法親結善緣,一直到現在沒有間斷。

陳星穎分享後,隨即便有人發問:「您是如何排除其它異樣的聲音,而還能如此真誠的帶領協力組隊?」陳星穎的回答也讓在座的志工們恍然大悟:「我不會給組員壓力,有時因緣不 具足,只要給他時間、機會,用真誠的對待,常常提醒他有空就要出來哦! 最重要的是,組長要以身做則,有做就會有力量! 若有意見不同的時侯,只要是正知正見的正法,少數 的聲音不要掛礙,但一定要尊重。而且,我一定會去關懷少數人的聲音。我常會打電話關懷,要搏感情,愛的存款要時時累積,絕對不能做一指神功。另外,有活動時,絕對不能想, 反正有生活組承擔了,就不去關懷。我一定都會去現身關懷! 除此之外,事後要有妙法! 每次活動結束後,我都會打電話感謝每一位參與的師兄、師姊。」

◎社區承擔磨合 長智慧

來自板橋新埔二的許芷菡接受訪問說到,在社區承擔副協力四年,用「誠」與「情」,來經營組隊,因為本身是上班族,當有活動,協力組長沒辦法承擔時,她就承接下來,後續邀約 互愛組長共同來完成這個活動。雖然是上班族,但是在運作時,大家都很和諧,因為她會注意組隊裡的人員作息,何時可以承擔,何時不能承擔。

她把每一位師姊都當作能做的模範,當自己做的不好時,會虛心的請其他人指導她,從中來學習。像在邀約人員參加勤務時,如果這一次無法參與,會告訴她,下次有活動時,希望你 可以出來,跟大家一起共同來參與,這個是資深師姊一直在教她的,要善解包容每一個人,還要聲色柔和。雖然自己不是能力很強,但希望自己能做到跟大家很合,期望能遵守上人的 理念,就是能「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活動的場合常看到笑臉迎人的葉水盆師姊,在組隊承擔生活組和氣,她說精進日的生活組都是由各區輪值,生活組的菩薩都會齊聚在一起,商討彼此的工作默契,大家都滿合和互協, 也樂意付出。一整天的勤務就分成上下午接力的方式完成勤務,平常日與假日也不同,都會請協力一一去佈達,一一去邀約。

在承擔精進日的生活組勤務,會比較注重在聞法與人文的精進部份,就是禪定的學習。所有的菩薩家人回來工作過程一樣也是學習,像講經堂的菩薩家人在聞法,在學習禪定,生活組 也是在這個環境中一起學習精進;譬如在互動的過程當中、行進之間、工作之間,是不是可以做到「靜語」,聲色是不是柔和,大家彼此提醒,互為彼此的貴人、善知識。

進入慈濟已十三年,在這當中已從菩薩家人身上看到,有人人是協力的情形,就因為看到慈濟這個大家庭的真善美,吸引葉水盆進而加入慈濟。記得在親子成長班當中有一位老師講過 一句:「不是努力最重要,是選擇最重要。」所以她覺得今天她選擇慈濟,對的路,做就對了。

◎去除我執 隨時補位

負責人援會運輸的黃濟皓說:「今天接受宗教處的課程,一個新的組隊運作方法,感受很深,因為慈濟的團體,成長速度真的太快了,因為上人腳步很快。訪視是慈濟的根,隨時做一 個補位菩薩,但是現在一直在自問,在合心或和氣也好,你有沒有將『我』拿掉,現在的現象,有時叫志工出勤務,比較好叫的,就一直叫這個人,其他一次兩次不能出來承擔,就不 再邀約,這樣就斷了人家的法緣。」

合心關懷林朝富回應:「其實在慈濟世界,上人經常在教我們的靜思語『天底下的米,一個人吃不完,天底下的事,一個人做不完,一個人沒有辦法成就天下事。』可見我們這個合和 互協,向來是有了慈濟的初創到現在,都離不開這個合和互協。其實在慈濟世界裡面,上人也曾經講過:『同而不倒』我們要同樣一個心,但不跌倒,剛剛黃師兄講的,有時候叫人, 就一直叫這個人,有一天他也會倒,我們不能擇善其身,慈濟的每樣活動,都是在增加我們的智慧,在慈濟世界,如果你用心看,你不會很寂寞,也不會感覺到很疲勞,一定能增長我 們的智慧。」

經過一整日的課程、分享與座談,雖然初次了解和討論「慈悲等觀,人人協力」的草案內容,但是在大家發自真「誠」和真「情」的交流、互動之下,每一個人臉上都帶著充滿信心的 神情,期望回到自己承擔的功能區,將更積極地走入人群、深耕社區;更用心精進於「六度萬行」。

圖左 :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謝主任,希望大家能慈悲等觀,人人協力「以慈導悲,以悲啟智,以智顯慧,以慧等觀。」[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 來自松山三協力組隊的志工陳星穎分享法親關懷的經驗。[攝影者:程建翰]

圖左 : 許芷涵說希望自己能做到跟大家很合,能遵守上人的理念,就是能「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攝影者:陳永和]
圖右 : 承擔精進日的生活組勤務的葉水盆,看到慈濟這個大家庭的真善美,吸引她進而加入慈濟。[攝影者:陳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