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烏克麗麗獻愛心 長者展笑顏

烏克麗麗獻愛心 長者展笑顏

E-mail 列印
又到了每兩個月一次的養護所關懷活動,臺北市中山區慈濟志工持續五年關懷的仁群養護所,2014年7月13日下午熱鬧極了,近三十位志工和社區民眾,不畏酷熱前來,只為博 得長者的笑顏和歡欣。

七位演奏「烏克麗麗」的社區媽媽,加上九位中山區大愛合唱團團員,將仁群養護所的活動中心剛新建好的小舞台,站得滿滿的,熱鬧極了。臺下坐滿二十多位長者,這些被志工暱稱 為「仁群大愛班的同學」,在主持志工曹惠雀的帶領吆喝下,搖動手上的搖鈴表達歡迎和開心。

「烏克麗麗」班的領隊老師鐘佳伶,向阿公阿嬤們解釋,外型像小提琴的烏克麗麗,是西班牙人傳到夏威夷的新樂器,聲音比較秀氣,可以把它看做是小提琴的兒子。以簡單輕鬆的語 氣,解答阿公阿嬤的疑惑,也活絡了場面。

在烏克麗麗清脆聲的伴奏下,全體一起合唱了<快樂天堂>、<相思雨>等四首歌曲,輕快的旋律帶動歡樂的氣氛,原本表情嚴肅的長者們,臉部線條柔和了,有些阿嬤舉起手中的搖 鈴跟著打拍子,嘴角也揚起跟著哼了起來。

◎ 感受付出的快樂

全體志工和表演者走到臺下,和所有長者們握手慰問,大家都露出最燦爛的笑容,努力逗長者開心。王阿嬤熱情地跟每位志工握手說:「謝謝,感恩妳們!」烏克麗麗團員余俊蓉情不 自禁的,給阿嬤一個深深的擁抱,感動地紅了眼眶。

余俊蓉覺得很心酸,想到自己往生的母親,生前兩年已成植物人,沒有自主意識,探病時也只能在旁跟她說說話,不像這些長者一樣有互動。她覺得這些養護所長者很幸福,有這麼多 志工來關懷,但是長者的心裡面應該還是常覺得孤單,需要更多的陪伴。她的十歲兒子也一同前來,上台拿著響板打節奏,跟阿公阿嬤互動也很好,讓她覺得來的很值得。

高挑美麗的鍾佳伶老師,早上剛結束一場活動主持,沒時間換下禮服,便匆匆趕來養護所。曾是大愛合唱團一員,偶爾也擔任伴奏,佳伶表示:加入合唱團後才得知,合唱團不僅是唱 歌,還常到各養護所做關懷,很有意義。

身為專業鋼琴老師的佳伶,善用專才在社區開班教授「烏克麗麗」,這些「基河國宅社區」的媽媽們,才上十堂課(不到三個月),已經能夠完整彈奏曲子。當佳伶老師提議到養護所 做關懷演出,大家都十分贊同,很高興有機會付出。

烏克麗麗團員們都表示很開心,把第一次的公開表演獻給長者,雖然演奏技巧不是很純熟,但是阿公阿嬤們都很捧場,專注的欣賞演出。看到長者高興的表情,她們也覺得很開心,很 值得,感受付出的快樂。

◎ 家屬陪伴更需要

淑花阿嬤笑得特別開心,因為她的孫子張耕綸帶著女朋友一起來看阿嬤,志工請兩位年輕人上臺獻唱一首<一隻小雨傘>給所有阿公阿嬤聽。張耕綸表示,阿嬤來養護所才三個月,家 人幾乎每週都輪流來探視。他感謝這裡的護士和社工,專業細心的照顧,更開心有志工熱情的關懷,給予關心互動,讓老人家有活動不沉悶,非常感恩志工的付出。

志工們繼續到各樓層關懷不便下樓的長者,純麵阿嬤看到志工們熱情來到床前,開心之情溢於言表,但還是客氣地說:「不好意思太麻煩你們了,感恩喔!」志工們分批到各床前跟長 者寒暄,唱他們愛聽的老歌<祝你幸福>,熱鬧的歌聲帶來溫馨的氣氛。有長者開心地跟著唱,但也有阿嬤感慨落淚,抱怨身體的病痛,志工們不捨地給予擁抱。

常來養護所關懷的大愛合唱團團員黃淑華,感覺心裡酸酸的,她紅著眼眶說:「來這裡盡一點棉薄心力,讓長者陶冶身心,使他們開心,只是小小的付出。這些老人們雖然身體有人照 顧,但是心還是很寂寞,家人來探望是他們最大的喜悅。志工所做有限,還是希望他們的家屬多來陪伴。」

慈濟志工每兩個月一次的關懷,對這些長者能做的,確實是有限。但是志工們希望能帶動大家的關注,除了自己的長輩以外,身邊還有許多的老人需要身心的關懷,不僅是身體上的照 顧,更渴望關心和陪伴。大家要在有健康的身體能付出時,就要多付出,積福德。

圖左 : 志工和表演者走到臺下,和所有長者們握手慰問,烏克麗麗團員余俊蓉情不自禁擁抱阿嬤,感動地紅了眼眶。[攝影者:楊淑如]
圖右 : 淑花阿嬤笑得很開心,孫子張耕綸(蹲者左二)來看阿嬤,還獻唱給所有阿公阿嬤聽。[攝影者:楊淑如]

圖左 : 「烏克麗麗」班的領隊老師鐘佳伶 (著白色洋裝),向阿公阿嬤們解釋,外型像小提琴的烏克麗麗,聲音比較秀氣,可以把它看做是小提琴的兒子。[攝影者:楊淑如]
圖右 : 志工到各樓層關懷,跟長者寒暄,唱他們愛聽的老歌<祝你幸福>,熱鬧的歌聲帶來溫馨的氣氛。[攝影者:楊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