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微笑健康福到家 親子互動快樂多

微笑健康福到家 親子互動快樂多

E-mail 列印
「2014年小太陽微笑快樂健康親子營」,19日在臺北慈濟醫院歡喜開營。83位學員及家長,在隊輔爸爸媽媽陪伴下相見歡後,隨著教聯會老師律動團康,學習屬於團隊的專有 隊呼,也正式展開暑期營。

緊接著在開營典禮認識了「禮儀之美-四威儀」,上下午分別有「惜福趁現在」、「由迷轉悟」、「與地球共生息」、「呼叫妙博士」、「度化獵戶」等分站活動。經由站主活潑生動 的帶動下,認知到不殺生、愛地球的正知正見。

一整天充實的課程讓學員們學到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概念,紛紛寫下對父母的感謝話語,貼在愛的迴響海報上。直到晚上,大家一一不捨地互道珍重,期待第二天營隊的到來。

◎暑假何處去 親子營來報到

為了讓營隊順利進行,19日就有137位志工協助參與。「讓我們拍手歡呼迎接你,歡迎你到慈濟來……」臺北慈濟醫院社福室外,志工們以熱烈的歡迎歌迎接學員們的報到。第一 小隊的學員和家長們拔得頭籌,全員在隊輔帶領下,來到教聯會所設置的「秘密花園」進行闖關尋寶。對著毛毛蟲,學員和家長大聲說出:「我愛你!」,獲得站主的蓋章獎勵。

目前就讀新店國小一年級的吳喆佑,律動自然的搖著呼拉圈。「好厲害!」一旁志工忍不住稱讚,問他是否以前有練過,「我昨天才練的。」喆佑笑著回答,一旁陪同的阿嬤柯玉葉幫 忙說明,可能因為喆佑是過敏兒,從小爸媽就讓他參加各類運動,鍛鍊身體,所以很自然就上手。喆佑不僅體能好,還喜歡閱讀,一年累計讀三百本書,是學校的閱讀楷模。

柯玉葉曾擔任小太陽營隊的隊輔,當時心想何日能帶自己的孫子來參加?今天終於如願,十分開 心。

「能夠幫助人(包括別人和自己)的人就是菩薩。」呂遂珠老師告訴83位參與的學員及家長,「來慈濟會凍齡,因為我們都抹了慈濟面霜──笑容。」在她和教聯會老師的手語團康 帶動下,學員們很快地「破冰」,在「你、我、他」笑哈哈、頂呱呱、行個禮的手語比畫中,拉近彼此距離。「知足不貪不取,感恩有情有義,善解相知相惜,包容無怨無悔。」有別 於「薏仁、蓮子、山藥和芡實」這四味的「慈濟四神湯」,孩子們綻放笑容跟同組的人互動,現學現演,一隊隊大聲把自己的隊呼展現出來,博得滿堂彩。

遠自馬祖而來,清晨六點全家總動員從林口出發,搭了二個小時的車程,輾轉來到慈院的鄧堉棠、鄧堉柏是雙胞胎,他們因爸爸在書軒看到簡章而報名參加。小二的堉棠本以為會很無 聊,沒想到活動好特別,喜歡搖呼拉圈的他,跟媽媽預約說明年還要報名。

去年是學員的莊宜臻,今年轉換角色,和媽媽楊貴妹在臺上表演「小太陽禮儀之美」,生動自然的演出,獲得熱烈的掌聲。楊貴妹表示,很高興去年因為營隊跟慈濟結緣,今年加入見 習的行列,還承擔活動音控的功能。宜臻也因受邀參加經藏演繹學到很多,她說:「我學到不吃肉,要齋戒茹素愛地球。」母女也以成為菩提新芽為樂、為榮。

◎生活裡的智慧 讓你福到家

「一日五省,五省一身;時時提醒,天天力行;五省功夫,今天開始,一招半式,變身達人。」學員們認真跟著站主學習「五省功夫」的手語,有獎徵答時都很踴躍舉手回答。「請問 全世界有多少饑民?」就讀大豐國小的鄒玉不在意沒有檀施文庫的禮物,很快的舉手,正確地回答:「10億人。」問起如何省水省電,已經很有概念的學員們勇於表達「出門自己帶 水,不要用買的。」、「用走路的」、「搭大眾運輸」、「搭火車、搭捷運」。環保的概念自小扎根,省錢又健康。

「滴答,一秒鐘。」「你知道嗎?當你吃下一口飯時,人類已經吃掉12頭牛、47隻豬、66頭羊……13581個麵包和41814顆雞蛋。在一秒鐘間,人類已經製造 160000個塑膠袋。但是你知道嗎?一個塑膠袋需要1000年的時間才能分解。」透過「一秒鐘的改變」投影片,「與地球共生息」的站主讓學員們認知到:「我們一秒鐘可以 害死地球,也可以拯球地球。」

站主繼續教導大家資源再利用的小技巧。畫出鏟子的形狀然後鋸下來,學員和爸爸媽媽合作把回收的牛奶瓶變身,一個不花錢的小鏟子很快就產生了,成為蒔花弄草的好幫手。「疼惜 地球是知福,資源回收是惜福,垃圾減量是造福。」活動打動學員和家長,感受到保護地球需要每個人多盡一份心力,還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

有感於原住民山林守護者,慈濟志工陳穎炫特地穿上布農族服裝,為吸引學員的好奇和參與感,他戴上小丑的紅鼻子,要跟學員傳達「由迷轉悟」的觀念。鑑於國人傳統認為農曆七月 是「鬼月」,往往焚燒大量金紙,宰殺牲畜祭拜鬼神。「用虔誠敬重的心才是真正鬼神所要的。用齋戒的心來祝福,上達諸佛菩薩。人人要齋戒,不要再殺生,用智慧信仰,把普渡的 錢拿來救災民。」證嚴上人不斷呼籲,期能導正國人這種偏誤觀念。

問起「不燒金紙有什麼好處?」來參加的小學員們果然個個是「人間好菩薩」,很快就能把所學到的觀念表達出來:「可以減少砍乏樹木」、「減少CO2」、「減少溫室效應和地球 暖化」,稚嫩的童音也說出他們的擔心:「不然冰山暖化,北極熊會死掉,企鵝也會變少。」聰明如他們也知道燃燒金紙會違反空汙法,有被罰鍰之虞。

◎生動演說 營隊收穫多

「哈哈哈!」午齋過後,陽光大廳的笑聲遠遠地傳過來。由學員爸爸所扮演的老鷹正撲向扮母雞的學員媽媽後的小雞們。雖然是模擬和遊戲,大家開心追逐,但活動後學員還是感受到 老鷹抓向他們「好恐怖!」的心情感受。

大愛媽媽扮演的獵戶緊接著上場,他們精彩的演出獵人狩獵野鹿,並欲宰殺大白兔的情節,但在孩子護生愛心的感化下改變狩獵,改以種植蔬菜及其他方式來營生。「度化獵戶」以自 然的方式讓學員融入其中,入戲時跟著大愛媽媽回話對應。

由教聯會張意梅老師教授的「呼叫妙博士」單元,介紹的是「水母」。由於人類的捕殺,以致原本是水母天敵的魚、龜類大量減少,加上環境汙染,排入大海的物質形成水母的食物, 以致水母大量增生。

「好可怕!」看到被水母螫傷的圖片,學員們驚呼。意梅老師把握時間,教導大家如何有效處理螫傷。「用尿液、冰塊和酒精都是錯的,要用醋或蘇打粉加水清洗傷口,也可以用鑷子 夾出水母的刺絲胞,趕緊送醫也是方式之一。」長知識、增智慧,參加營隊讓學員收穫滿滿。

「照過來,照過來!」阿義師上場了。來到「食在好料理」的時段,志工虞秉義圍上圍裙,要跟學員們介紹「DIY壽司捲」的方法。他不厭其煩,從食材到作法,一一把準備及製作 的「眉角」(台語)跟大家說明。

開始動手作後,學員和家長們手忙腳亂的捲起壽司,「我的壽司怎麼跟人家不一樣?」原來有人沒有把握「壓、拉、捲」的口訣,壽司捲成了飯糰。「再往前推,好棒喔!」、「加 油!用緊一點,成功!好漂亮!」在媽媽曾喻慈不斷打氣下,本就喜歡動手作的趙婉茹,很快地就捲好了三捲壽司。親子一起動手做的樂趣和喜悅洋溢在人文館,吃在嘴裡別有一番滋 味。

為了要準備晚上的「大愛晚會」和「心光夜語」,各小組分別帶開,在慈院的各個角落裡,勤加秘密練習自己的節目,要將最好的表演和大家結緣。

圖左 : 「度化獵戶」的單元,讓學員學到護生戒殺也是愛護地球。[攝影者:余津玫]
圖右 : 教聯會老師帶動學員學習手語,帶動氣氛,並建立「慈濟四神湯」的觀念。[攝影者:許金福]

圖左 : 「鋸啊鋸!」親子合作製作環保小鏟子,很快就完成了。[攝影者:許金福]
圖右 : 來自馬祖的鄧堉柏(左)和鄧堉棠(右)認真比著「你、我、他」;他們喜歡營隊的氣氛,跟媽媽說明年還要再來參加。[攝影者:許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