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瑞芳義診膚病苦 培訓志工落實學

瑞芳義診膚病苦 培訓志工落實學

E-mail 列印
慈濟北區「人醫會」第三義診隊要到瑞芳義診的時間,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基隆市公所、瑞芳區長及里長們配合義診提供各項資源,瑞芳國小提供學校場地,礦工醫院和區衛生所的 醫護人員也加入義診行列。

來自各方的支持與協助,擴大了這次義診的規模,總計約有四百多位醫護人員及志工,參與這次的瑞芳義診服務。文山區的九位培訓學員,在課務活動組的細心安排下,於靜態的醫療 課程之外,有機會參於實際的義診服務,每個人都充滿了期待。

家裡已有五位慈濟志工的培訓學員林世欽,在義診服務中負責CPR(心肺復甦術)和AED(自動體外電擊器)教學助理,過程中讓許多會眾學會CPR和AED的使用,增加緊急 救人的機會,讓林世欽覺得非常值得。林中和與陳朝英也同在CPR和AED教學站,努力的協助教導會眾學習如何救人。為了讓更多人學會CPR,林中和更積極的到各診區引導會 眾來學習。

「雖然來看牙科的會眾很多,但比起大醫王們,我只在旁邊協助遞送工具,實在不算什麼。」在牙科服務的學員呂本田分享著。而向來害怕看牙醫的洪芯宜,也因為這次牙科義診服 務,突破了心房,她說:「看到這麼多會眾因牙病而受的苦,我卻很幸福的在旁服務,忽然心中壓力就釋放,不再懼怕了。」引導來看牙科會眾的龔敏珠,則心有所感:「感恩來看診 的會眾示現病苦,讓我們見苦知福。有福的人,會懂得知苦療苦。」

掛號區不少年長會眾,在填寫資料上需要協助,只見陳葆光、吳坤榮和林睿璋三位學員,穿梭在各診區和掛號區間,協助年長會眾填寫掛號資料,並引導會眾到各個診區。陪伴引導 間,學員們不忘與會眾互動,安定候診的不安心境。

促成這次培訓學員參與義診服務的慈濟「人醫會」第二義診隊隊長張治球醫師,和培訓活動組宋華媛,是慈濟志工路上的同修夫妻。陪伴了一整個上午的義診服務,宋華媛分享著參與 「人醫會」義診多年的心得:「到偏遠鄉鎮的義診服務,可以啟發醫師的悲心,進而帶到平日行醫中。這種無盡量的布施悲心,是無法以經濟成本來考量的。」

張治球醫師也提到:「參與『人醫會』義診多年,讓我和許多醫師都重拾了熱情!」張醫師認為做事若考量到成本與金錢,會很累、不快樂。「慈濟是日不落王國,是實踐的團體,提 供植福機會,讓大家習慣付出,以備不時之需。」張治球更藉以勉勵培訓學員們。

結束瑞芳義診服務後,陪伴的志工繼續陪著九位培訓學員,到文山區恆光路上的「文山二恆光教室」分享服務心得。一個上午的義診服務,讓學員們都學習滿滿;面對會眾的病苦,激 發了他們的不忍與悲心;而對培訓課務組的貼心安排,學員們更是充滿了感激,紛紛期許培訓完成後,能有機會多參與義診服務。

圖左 : 義診前,培訓學員們專心聆聽行前叮嚀。[攝影者:詹勳池]
圖右 : 學員們在掛號區協助年長會眾,並引導到各個診區。[攝影者:詹勳池]

圖左 : 學員在CPR和AED教學站,努力的協助教導如何救人。[攝影者:詹勳池]
圖右 : 洪芯宜(右二)和龔敏珠(右三),同在牙科區為會眾服務。[攝影者:詹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