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宅男不玩線上遊戲 手持相機拍美善

宅男不玩線上遊戲 手持相機拍美善

E-mail 列印
新北市慈濟新泰區2014年7月20日培訓學員共有九十六人參與,年度培訓課程是「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除了靜態課程外,也走入社區親自參與訪視、環保等活動。在見 習過程中,深入領悟身為靜思弟子「為佛教、為眾生」的使命。

◎不玩線上遊戲 以相機紀錄美善 

自稱曾是宅男的學員張順民,從小就沉迷線上遊戲,因在線上可以交朋友,又能暢所欲言。直到參加慈濟「社區歲末祝福」時,看到影片中世界災難頻傳,他警示自己已經踏入社會十 年了,生活一直過得平順,應該要去做一些有益社會的事。

他平常喜歡拍照,受到慈濟志工龍素蘭的邀請,加入「人文真善美」,承擔平面攝影;不論拍得好或不好,都得到大家的讚美,也讓自己更有信心。在參與2013年慈濟三重園區記 錄照顧戶圍爐時,看到經濟困難、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弱勢家庭,身旁有許多志工親切的陪伴關懷,有的推著輪椅或牽扶著,宛如對待家人般的親切溫馨。志工的謙卑、尊重的行儀, 讓張順民看到人間美善,也感佩在心中。

很多人會為了要早起薰法香而掙扎,但聽到上人開示:「每天早起二小時,就多賺二小時。」因此,他從今年三月開始薰法香,甚至帶著媽媽一起聞法。原本識字不多的媽媽不想去, 張順民就轉述上人說:「不識字沒關係,但要懂理。」聞思修後,不但改變了自己心直口快的個性,母子可以共用早餐,分享心得,彼此的心也更貼近了。

「找到人生的目標,生活過得更有意義,讓母親也少了一分擔心。」培訓學員張順民以前坐在電腦前是打線上遊戲,現在是整理人間美善的照片。以前外出,媽媽一定打破砂鍋問到 底,而且還很不放心!現在出門做志工,媽媽只會輕輕地叮嚀:「路上小心。」

◎靜思語教學 融入生活

慈濟教育志業除了「完全化教育」外,另有「慈濟教師聯誼會」、「慈誠懿德會」,還有社區舉辦的「大愛媽媽成長教室」、「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慈濟青少年成長班」、「慈 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親子成長班」等,目的都是希望建立品德生活化的優質教育。

教聯會老師楊倩倫說明靜思語教學的應用,從幼稚園開始教育,讓幼小心靈學到知足、感恩、知福與惜福……讓孩子不是只有注重課業上,還兼具學習良好的品德。她舉例,如父母陪 伴孩子在「親子成長班」一起學習成長。有位家長表示,以前孩子一放學進家門,就催促趕快去寫功課;上課之後,才知道如何跟孩子互動,大大的改善親子間的關係,這也是教育深 耕社區,淨化人心的方便法門之一。

「口說好話如口吐蓮花,口說壞話如口吐毒蛇。」從事幼教的學員黃雅純,在學校用簡單的「靜思語」教育孩子。久而久之,小朋友在上課或是遊戲當中,聽到壞話會互相提醒:「不 可以口吐毒蛇!」也讓身為老師的黃雅純省思:「我做到了沒?」

黃雅純表示,以前跟媽媽說話,常常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透過「靜思語」的學習,無形中調整了自己的脾氣,每當話要說出口前,先深呼吸再委婉的表達出來。除此之外,黃雅純在 環保實作中,認識更多正確的分類方式,這些經驗都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教材。

志工黃正賢勉勵培訓學員:「每個人來慈濟的因緣都不一樣,進入慈濟的前後,觀念與做法一定會不同的。大家互相的學習,將參與的心得與大家分享,參與的感動會更深刻。」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在慈濟菩薩道上,參與了,就有感動;有感動之後,更激勵著自己積極發揮生命的良能,讓時間分秒不空過。

圖左 : 新北市慈濟新泰區2014年培訓學員共有九十六人,在培訓課程中深入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攝影者:廖佳田]
圖右 : 新北市慈濟新泰區教育志業培訓課程,由「慈濟教師聯誼會」老師楊倩倫說明靜思語教學的應用。[攝影者:耿美華 ]

圖左 : 從事幼教的培訓學員黃雅純〈中拍手〉,用簡單的「靜思語」教育孩子,也提醒自己是否有做到![攝影者:耿美華 ]
圖右 : 新北市慈濟新泰區2014年的培訓學員,在見習的過程中,深入領悟身為靜思弟子「為佛教、為眾生」的使命感。[攝影者:耿美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