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無礙溝通起步走 智慧愛入骨髓

無礙溝通起步走 智慧愛入骨髓

E-mail 列印
「我們跟孩子之間的牆有多高?是有如監獄般的高牆嗎?」全身上下散發出青春活力的方美倫老師,親切的問在場的父母。7月12日星期六午後,由松隆靜思書軒舉辦的心靈講座 中,任教於花蓮慈濟大學附屬中學的方美倫老師,受邀前來分享「親子溝通無障礙」。

◎用心聽 智慧愛

在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的感恩廳裡,自1971年開始教書的美倫老師,以豐富的教學經驗,暢談父母與孩子之間有效溝通的方法。三十一位慈濟志工與會眾專心地聆聽,發生在美倫 老師四十多年教學生涯中的真實故事。

曾經有一位學生在年幼時,被媽媽收拾好行李趕出家門,在他的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而揪在他心裡的結、那種恨,竟然會讓平時斯文的他,情緒在受到同學刺激後,爆發出傷人的行 為。

幸而有美倫老師在媽媽與孩子中間扮演橋樑,將心結抽絲剝繭,兩個人都說出埋藏在心中的怨,增進了彼此的了解。誠如證嚴上人所說,「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行孝、行善。」孩子的 眼睛就像錄影機,會錄下父母的言行舉止。除此,用心聽孩子的心聲,是親子溝通的第一步,當我們跟孩子高度一樣時,會讓我們更了解,從孩子的角度看出去,看到的是什麼?

穿著灰色見習志工服的李枝全,坐在前面第一排,很用心的一面聽一面抄筆記。心中不禁反省自己,多年來努力工作,一心想要給孩子無憂無慮的生活,以為這就是愛孩子。聽了美倫 老師的分享,才知道那都只是愛在「表層」,只求生活舒適,自己並沒有以智慧將孩子愛入「骨髓」。一直以來很少溝通,也不懂得如何以身作則;等到現在孩子長大了,人格已養 成,才發現彼此的想法不同,溝通上出現很多障礙。

「沒有智慧的愛就是溺愛,愛孩子要有智慧,以美國總統歐巴馬為例,再忙還是會為孩子說床邊故事。」美倫老師鼓勵父母要說故事給孩子聽,訓練孩子表達的能力。又如,楊定一博 士三個兒女都很優秀,他有這麼一句話:「大自由之前,先有大規範。」他給孩子自由發展空間之前,是從小讓孩子讀經典、背經典來養成基本的生活禮儀。

美倫老師的學生如果用單手拿物品給她,她是不會接受的。她常常跟學生家長打趣地說:「我的學生可以有很多的意見發表,很多事情可以自己決定怎麼做,可是他們跳不出我如來佛 的手掌心。」因為規矩在哪裡,原則就在哪裡。

◎不擔心 有期待

聽眾席中,美倫老師的一位學生,不禁會心一笑,平常老師會耐心的傾聽她心中的想法,讓她覺得被尊重。媽媽洪芳玲也相視而笑,女兒曾經想去看動漫展,但是她擔心展場環境太複 雜,不願意讓女兒去。生性乖巧的女兒並沒有反駁,卻是身為哥哥的兒子幫忙相勸,她經過考慮後,決定放下自己心中的障礙,同意女兒出門,讓愛無礙;同理心使她和孩子的互動良 好,相處就像朋友一樣。

美倫老師叮嚀父母們,要鼓勵孩子做家事,不做3C產品的奴隸,更要讓孩子從小學會為自己負責。千萬別為子女做太多,因為萬能的父母只會養成「媽寶」孩子。

擔任講座的司儀張心怡,也是書軒的同仁,她以媽媽的角色跟大家分享,女兒雖然才讀國小一年級,卻已想要學習獨立,自願跟隨一位志工去花蓮,體驗靜思精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生活。女兒的成長,讓她一下子不能適應,心中充滿了失落感,現在知道自己需要多讀靜思文化出版的書,用菩薩的智慧來愛自己的孩子,陪伴她快樂成長。

每天和孩子溫馨交談,坐下來喝杯水,好好聊聊天,是美倫老師建議父母們增進親子關係的好方法,關鍵在於父母要耐心聽,讓孩子多講。全家人一起運動,也是一個既健康又能夠營 造快樂家庭氣氛的好方法。

美倫老師分享了五個溝通的好方法,期許父母們都能試試看,用智慧陪伴孩子,從做好每一件小事開始,培養信心與責任感;每天用期待的心,期待孩子健康、有品德、成績好、又快 樂,孩子一定會朝著你鼓勵的方向成長。

為尊重個人隱私,美倫老師願意與有需要的父母一對一的對談,她不只一次微笑著說:「沒關係!我不趕時間。」在小圓桌前,參加講座的父母們,自動輪流著與美倫老師相談,希望 能得到好的建議,使親子間的溝通無阻礙。

圖左 : 社區會眾陸續前來參加講座,靜思書軒同仁也貼心地準備了相關書籍,讓有需要者請購閱讀。[攝影者:陳美珠]
圖右 : 慈濟志工與會眾們用心地聆聽,學習五個增進親子溝通的好方法。[攝影者:陳美珠]

圖左 : 洪芳玲(右二)帶著女兒(左二)前來聆聽講座,她跟孩子的互動很好,像朋友一樣。[攝影者:陳美珠]
圖右 : 志工陳濟儒請問方美倫老師,有哪些親子教育相關的著作可以閱讀。[攝影者:陳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