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化三十載怨 及時行孝

化三十載怨 及時行孝

E-mail 列印
為提升正信的慈濟人文,生活化的人間佛法,慈濟人於「七月吉祥月」以環保護生、齋戒積德、百善聚福等為主要推廣重點,走入社區大街小巷,分享「真正的普度」觀念。

今天(7/25)內湖區慈濟志工一行十五人,於臺北市麗山街一家早餐店舉辦溫馨茶會,分享生活化的慈濟人文,宣導正信與齋戒護生,期能提升人人智慧的信仰。

會眾大部份是早餐店的客人,陸續坐定位之後,愛灑茶會正式開始。志工黃丙米首先以手語帶動唱〈幸福的臉〉拉近彼此的距離,營造莊嚴的氣氛。主持人詹珮妍透過聆聽證嚴上人開 示,特別提到:「孝親應為日日時時孝順,不是等到七月才來孝順。」

◎行善行孝不能等

詹珮妍連續兩年,將這間早餐店提供作為「七月吉祥月」茶會據點,動員全家人,包括婆婆、大姑、女兒都來幫忙。中午早餐店生意告一段落,就忙著打掃、排桌椅、準備茶會要用的 茶水點心。她環視四周,一切安排妥當,才安心地坐下來看著今天的活動流程,因為她也是今天茶會的主持人。想起以前的自己,如果沒有走入慈濟這個大家庭,不知現在過的是何種 生活?

珮妍從小得不到家庭的溫暖,父母離異,姊弟三人,曾一度被送入孤兒院,後來雖然媽媽領回他們,但是媽媽愛玩又嗜賭,經常三兩天沒回來,她們姊弟必須自謀生活,而且只要媽媽 輸錢回來,她一定遭一頓打罵,她十三歲就到市場做工討生活,什麼工作都做過,練就她堅毅的個性。她期待婚後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怎奈命運多舛,天不從人願……

十幾年前,媽媽突然中風,姊弟三人疲於為生活而工作,沒人願意承擔照顧的責任,只好將媽媽安排住進養老院。

珮妍因緣際會接觸慈濟後,聽到上人開示:「行善行孝不能等。」觸動她內心深處,她想到畢竟是媽媽把她帶到這個世界來,慚愧懺悔之心油然而起,幾乎不能自己。

珮妍試著放下心中的怨,當下她取得先生及公婆的諒解,將媽媽接回家中,親侍湯藥、換尿布、洗澡,讓媽媽享受天倫。她展開笑顏說:「我每天幫老菩薩浴佛喔。」有一天,媽媽竟 然叫著她的名字,淚流滿面的告訴她:「我對不起妳,以前對妳那麼壞,現在妳卻這麼貼心。」珮妍嚇了一跳,但也真正的從心上拔除了那根積怨三十年的毒針。她表示:「進入慈濟 這個大家庭,讓我找到以前得不到的溫暖的感覺,我好感恩。」

◎現身說法導正念

珮妍發願首先渡身邊的家人進入慈濟大家庭,只要時間許可,不論環保、香積、訪視等任務,她不挑工作都盡全力去完成,而且做得很快樂。她的努力家人看到了。目前她的公公已是 環保志工,每天都到內湖環保站做環保,先生有空時也會幫忙開環保車載運回收物,今天(7/25)的茶會,婆婆、大姑、女兒也都來幫忙,讓茶會圓滿完成。

她因為心念轉改變她的命運,覺得好滿足。藉由她的心得分享,她要跟緊上人腳步,宣導上人的理念:「七月吉祥月」、正信正念、齋戒護生、清淨在源頭、環保護地球。」她呼籲大 家都是須彌山下的小螞蟻,一起來扛大餅,讓世界更美麗,天下無災難。

圖左 : 主持人詹珮妍透過聆聽證嚴上人開示,特別提到「孝親應為日日時時孝順,不是等到七月才來孝順」。[攝影者:廖芠妏]
圖右 : 7/25在志工詹珮妍的早餐店舉辦溫馨茶會,分享生活化的慈濟人文,宣導正信與齋戒護生,期能提升人人智慧的信仰。[攝影者:廖芠妏]

圖左 : 志工藍麗月分享七月吉祥月齌戒護生[攝影者:廖芠妏]
圖右 : 詹珮妍因為心念轉改變她的命運,她覺得好滿足。呼籲大家都是須彌山下的小螞蟻,一起來扛大餅,讓世界更美麗,天下無災難。[攝影者:廖芠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