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面對失智 優雅的老化

面對失智 優雅的老化

E-mail 列印
「走到廚房,忘記要拿甚麼東西?」;「看到熟悉的面孔,卻說不出名字。」記憶力衰退,是否就是開始走向失智?有關「忘記」這門生活問題,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台安醫院腦神 經內科主任林冠宏醫師親切回答,大家都豎起耳朵,用心聆聽。

7月12日慈濟臺北市松山聯絡處,舉辦關懷獨居長者座談會,邀請北區大安、大同、天母、淡水等關懷獨居長者功能團隊志工,與三位社工徐瑞琼等人與會。會中除邀請慈濟大學第 一屆畢業醫師林冠宏,談老人失智的前兆與預防,並由志工魏志龍分享用心、用愛陪伴趙伯伯的歷程,志工陳阿桃並分享如何鼓勵長輩走出家庭,打開心門並且做環保。場面溫馨熱 絡,共有一百三十人參與。

◎記憶力衰退 是否走向失智

記憶力衰退只是一個症狀,除失智症外,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林冠宏醫師說:「人隨著年紀增長,三十歲以後,記憶力與思考力就會逐漸衰退,若有忘記的情形,會界定為分 心、不用心、注意力不集中。」用一些幫助及加強記憶的方法,例如使用記事本、便條紙等工具寫下來,來改善生活的品質。

預防失智的發生,除了目明,也要耳聰。耳力是與外界溝通的第一個要素。平常不要聽太大聲,或在太吵雜的環境,避免神經退化。林冠宏表示,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要趨吉與避凶。 趨吉是積極在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多動腦、多運動、地中海飲食、多社會參與;避凶是減少危險因子,避免肥胖、三高、頭部受傷、抽菸、憂鬱,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定期健康檢查,避免中風阻礙血管,使腦部的語言區、口語區受到傷害。林冠宏提到,抽菸容易睡不著,更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可以運用音樂,提供刺激與活動,改善長者的情緒。

◎認識失智與照護

失智症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常出現被偷、被害、被遺棄、與忌妒等等杯弓蛇影的妄想;有老鼠、有蟲子的幻覺;甚至會出現幻覺而看到不存在的東西,或聽見異樣的聲響。

因為大腦功能逐漸減退,開始忘記日常生活中的活動,睡眠障礙、重複現象、迷路、漫遊、忘記已吃過造成貪食行為、攻擊等不適當行為。

林冠宏懇切叮嚀,失智症長者需要陪伴與照顧,只要愛心、用心並鼓勵長者分享過往的事情及經驗,即早採取措施,為失智家人爭取記憶的時間。

◎誠與情 關懷長者

社工徐瑞琼提到:「訪視獨老的問題中,長者憂鬱症的比例非常高。在關懷獨居長者時,志工盡量傾聽,給予安慰;從傾聽中了解他的情緒,並寫在紀錄中,讓老人中心的社工參考。 若有需要人醫會協助,也可提出。」

她接著說:「獨居老人的問題,子女的角色好像不見了。我們可以幫助他們跟孩子之間作一些橋樑,也提醒長輩,講出心裡的話,讓子女知道父母的需求。」

最後,志工楊林錦貴語重心長表示,現在醫學發達,壽命延長,我們可能會遇到老人失智的問題,面對開始有異狀時,希望不要害怕,而且能夠知道怎麼對應,祝福大家能夠成功優雅 的老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左 : 志工們提問非常熱絡,林冠宏醫師(右一)親切回答,大家豎起耳朵,用心聆聽。[攝影者:溫琇惠]
圖右 : 志工魏志龍分享用心用愛,用誠與情陪伴長者的歷程。[攝影者:溫琇惠]

圖左 : 志工陳阿桃鼓勵長輩走出家庭,心門打開並且做環保的分享。[攝影者:溫琇惠]
圖右 : 社工徐瑞琼(右一)分享訪視獨老的問題與如何協助。[攝影者:溫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