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驚艷環保科技 六國記者讚連連

驚艷環保科技 六國記者讚連連

E-mail 列印
NGO臺灣經驗國際記者團,7月22日至7月27日來臺參訪。這個國際媒體團成員主要來自宏都拉斯、巴拉圭、多明尼加、尼加拉瓜、越南、帛琉等,國家媒體主編、發行人、記 者等六位代表,為更深入了解慈濟,在外交部安排之下,參觀慈濟關渡環保站、大愛臺和大愛感恩科技等志業體,期望了解慈濟NGO團體如何從臺灣發芽,進而推廣與發揚光大。

大愛感恩科技因今年入圍第一屆總統創新獎,受到國際媒體團的矚目。把握此次貴賓參訪機會,大愛感恩分享慈濟精神和環保人文理念。從美國留學歸國的慈濟委員陳意容博士,及從 加拿大留學歸國的慈青學長、也是慈誠的楊竣翔,用流利英語為來訪貴賓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源起、環保再生產品的生命力,以及研發實驗室的使命,貴賓們聽得讚歎連連。

尼加拉瓜「新報」特刊記者奧麗薇 (Daniela Abascal Olivas) 認為,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織品非常有設計感,也很注重功能性,「請購大愛感恩不僅僅 是一件衣服,因為背後還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品典範。」她更表示:「大愛感恩真的很神奇,可以化垃圾為這麼典雅的產品。」製造過程很有趣,也難以置信。譬如說:綠色產品來自 於原綠色寶特瓶,且為硬梆梆寶特瓶,製成衣服後很柔軟、很舒服。她更覺得一切神奇產品,很適合推薦別人請購,不只是請購一件新衣,而是一件環保回收資源再製的新衣。

全台近二十萬名定期、不定期的環保志工,以單純愛護地球的心念及細心分類,在無私平臺上,與愛心、專業的合作夥伴愛心接力,才能呈現出富有環保人文的大愛產品,背後人文更 值得感動。

帛琉「帛琉報」創辦兼發行人烏祿東(Moses Y. Uludong)則說:「帛琉雖然有一個實行五年左右的回收計畫,但僅於回收塑膠袋,賣到其他國家製成一些產品。像 大愛感恩科技這樣的公司從沒見過,覺得很有吸引力。」他更表示,這些環保科技真令人驚艷。從單純一念慈善,延伸到全球開枝扇葉。烏祿東認同證嚴上人及其理念,並真心希望能 將這些理念影響到全球各國,尤其是鄰近的亞洲與大洋洲國家。

慈濟從最初的慈善開始,擴及到醫療、教育和人文四大志業,身為慈濟志業體的一份子,大愛感恩科技期許承擔傳法者、說法者的角色,向海內外推廣並發揚慈濟的人文精神。

附註: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一詞,約莫出現於十九世紀,最初為國際間的民間會議機制及其常設機構,而後發展為具民間性與 志願性,獨立於政府及政府間國際組織。慈濟全球性的救援行動,從關懷臺灣本土出發,發展為具國際宏觀視野的全方位人道關懷,足跡橫跨歐、美、亞、非、大洋洲等五大洲,在 2003年12月,以「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之名,正式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團體會員,堪稱全臺灣最大的非政府組織及佛教團體。
圖 : 帛琉「帛琉報」創辦兼發行人Moses Y. Uludong (烏祿東,右三)表示像大愛感恩這樣的公司從沒見過,覺得很有吸引力,這環保科技更是令人驚艷。從單純一念慈善,延伸到全球開枝扇葉,烏祿東認同 證嚴上人以及其理念,真心希望這些理念影響到全球各國,尤其是鄰近的亞洲與大洋洲國家。[攝影者:邱浩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