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知錯能改過 短劇訴真義

知錯能改過 短劇訴真義

E-mail 列印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我們要學習劇中的小曼,能夠勇於認錯,改變自己的行為,同時面對他人的過錯,除了要提醒自己外,也要保有一份包容的愛心,讓他人也有重新再來的機 會。」除了感恩志工定期關懷外,啟能中心王美鳳主任最後也以此與大家共勉。

舒適宜人的初冬午後,11月21日,十三位慈濟臺北市松山聯絡處的志工,依序量過體溫登記姓名,就進入位於健康路的鵬程啟能中心,準備以音樂、帶動唱及短劇,與中心的四十 多位院生進行每個月一次的溫馨相聚。

一年四季不斷交替,志工首先吹奏陶笛《西風的話》,提醒我們要珍惜光陰,一年就要過去,依臺灣人的習俗過了冬至,吃過湯圓就代表我們又多了一歲,志工陳春美提醒大家,證嚴 上人經常以〈普賢菩薩警眾偈〉告誡我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事實上每過一年自己的生命就減少了一 歲,所以要善用有限的生命與時間,為社會人群造福。

在繼續第二首曲子《野地的花》之前,志工再度分享一則花婆婆的故事,小時候爺爺告訴小女孩,一生當中要做三件事,第一要住在海邊,保有寬廣的胸襟,第二要到各地去旅行,增 長自己的見聞,第三就是要讓這個世界更美麗,小女孩長大後也遊歷各地,現在也住在海邊,但是她卻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讓這個世界更美麗。有一次,鄰居送給她一把花的種子,她 隨手就將種子灑播在院子裡,隔年春天院子就盛開出繽紛色彩的各式花朵,從此她就帶著花種子到各地旅行,在她所到之處灑下花的種子,不就之後這個世界就處處充滿多彩多姿的花 朵,愈來愈美麗。

人文團康及律動時間,志工陳春美再次帶領大家複習上一個月的「天天十二勉」,提醒大家都能做到肚量大一點,嘴巴甜一點,動作快一點,效率高一點,腦筋活一點,理由少一點, 做事多一點,脾氣小一點,說話輕一點,微笑露一點,讚美多一點,抱怨少一點。

而今天大愛媽媽劇團所呈現的〈跳繩不見了〉短劇,同學們都和睦相處一起遊戲,彼此分享玩具並且相互切磋功課,唯獨小曼總是喜歡一個人,玩著自己帶來的玩具。有一次上體育 課,小曼忘記帶跳繩來,為了怕挨罵,她利用機會偷偷拿了小莉的跳繩,結果她的錯誤行為還是被發現。老師與同學最後選擇原諒她,並且與她分享一句靜思語「人不怕錯,就怕不改 過,改過並不難。」也在這次教訓中,小曼終於學到尊重別人,以及合群與互助合作的精神。

圓滿今天的關懷活動前,大愛媽媽再次以手語帶動「發好願,說好話」期待人人每一天多說好話,除感恩中心老師的照顧,並感恩同伴的相互扶持,心中時常存好意,常保笑容,歡歡 喜喜度過每一天。

圖左 : 志工陶笛吹奏《西風的話》,提醒我們要珍惜光陰,善用有限生命行善造福。[攝影者:吳進輝]
圖右 : 天天十二勉團康律動時間,志工與中心師生溫馨互動。[攝影者:吳進輝]

圖左 : 大愛媽媽劇團演出短劇〈跳繩不見了〉,提醒大家要與人和睦相處。[攝影者:吳進輝]
圖右 : 啟能中心王美鳳主任(右)期勉大家要勇於認錯,並且包容別人的過錯。[攝影者:吳進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