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圓緣感恩會 生力軍攜手同行擔使命

圓緣感恩會 生力軍攜手同行擔使命

E-mail 列印
2014年信義南港慈誠暨委員培訓和氣課程,11月23日在臺北東區聯絡處圓緣,經過一年「菩薩胎」的孕育,慈濟大家庭再添生力軍。約兩百一十位志工和家人齊聚一堂,培訓 學員以感恩、歡喜心分享培訓一年的體悟和改變,家人的支持與資深志工的陪伴與鼓勵是最大的動力。

◎菩薩不怕起步晚

八十四歲的張糖妹是培訓學員中年紀最長,讀書會卻從不缺席,在兒子何啟仁陪伴下,娓娓道來五年前照顧好強、行動不便又不肯坐輪椅及使用助行器的先生,糖妹不辭辛苦默默地守 候著。先生往生後,生活頓失重心,志工張碧華邀約她到慈濟做志工。自此,何啟仁看到母親眼神中多了一分光彩。

何啟仁幽默地分享道:「她忙到想找她去餐廳吃飯,都要先問她:『媽,下個禮拜六,您有空嗎?』她會說:『你等一下,我看一下我的行事曆。』媽媽的忙碌,讓她的人生有了新的 方向、新的價值,這都要感謝各位的幫忙。」

學員白炤蓮最感恩的是陪伴而來的先生呂國太,在培訓過程中,她學著縮小自己,尊重先生,漸漸地,先生從不同意她培訓到轉為支持,給了她很多的力量。炤蓮體悟到證嚴上人慈 示:「這條路要自己去開創,如果什麼都不做,這條路會荒蕪,長滿了野草;當我們努力去開墾的時候,會發現遍地開滿了花。」

◎大愛家庭妙事多

南港區游宗融看到證嚴上人「為佛教、為眾生」的奉獻,內心深受感動。他說:「在慈濟,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的修行法門,是需要日積月累訓練自己不退轉的心,堅定自己 的志向。」姊姊游紫萍是已受證的志工,欣見弟弟在這一年中性情上的轉變。

南港區另一位培訓學員陳玉雪,由先生黃中正及二位女兒陪同上臺。玉雪經常跟家人分享證嚴上人的理念與慈濟人文。小女兒黃暐涵感動的說:「媽媽進入慈濟以後,我們家從一個普 通的家庭,變成一個很有愛的家庭。」今天第一次坐在臺下看著母親表演手語,二位女兒獻上深深的祝福。

先生黃中正因為常跟著玉雪看大愛臺,也喜歡上大愛臺。家庭氣氛一點、一滴改變,變得更和諧,互動間有更多的感恩、尊重、愛。經玉雪誠懇邀請,他現在也踏進慈濟參加志工見 習。

◎柔和忍辱行六度

第二階段各和氣分區圓緣,信義區志工以平行的兩條人龍,形成一條窄小路徑的「人生隧道」。學員戴著眼罩小心翼翼地在黑暗中前行,志工謝玉葉突然走向前擋住學員去路,並提聲 叮嚀:「碰到挫折時,記得要轉個彎,人生的風光就會不一樣。」志工林花則溫柔地在學員耳邊輕聲說:「祝福您,菩薩道上勇猛精進!」

「人生隧道」,引喻未接觸佛法前心的迷茫;人生道路難免有碰撞、不如意,菩提道上需學習隨時縮小自己,接受六度波羅蜜中忍辱的洗禮。

通過關卡的每位學員說出一句《靜思語》作為法佈施,上臺誦讀「誓願文」,堅定遵守慈濟的制度與戒律。各和氣組隊長贈予結緣品,誠心祝福並鼓勵學員精進志業,在法親家人的歡 迎聲中,安靜入座,在「動」的環境中,學習心不動,這是禪定的功夫。資深志工邱秀珀傳承修行的智慧,莫讓人我是非障礙修行的方向。

◎攜手同行擔使命

「一個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走,可以走得更穩、更遠。」每一位學員邀請陪伴的志工們上臺,徐瑞芬轉頭看著陪伴在旁的資深志工,強忍著淚水說出心中的感恩。每一句 「妳好棒!」在慈濟家人的鼓勵中,她一路走來,更穩健、更踏實。

培訓期間,同學相互扶持的情誼,也讓她感動滿滿如數家珍:「秀琴教我很多,炤蓮的樂觀感受在心;我要學壁真薰法香時挺直的背脊;美珠謙和的態度,讓我學到待人要恭敬。培訓 幹部們亦步亦趨,時時給我叮嚀,讓我很感動。」她不忘家人的支持:「這一年中,先生的陪伴與打氣,兒女幫忙做家事,家人們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給予瑞芬莫大的鼓勵。」

學員陳美珠,深覺肩上的責任更重了。這一年中體悟到《靜思語》:「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期許自己福慧雙修,跟隨證嚴上人的步伐、法親的腳步,步步踏實地 走在菩薩道上。

愉悅的祝福聲此起彼落,司儀張碧華期待人人薰習善法,去除煩惱因,謹慎身口意,以淨因善緣走在菩薩道上,一起向成佛的目標邁進。

圖左 : 徐瑞芬(前排手持麥克風者)在法親家人的陪伴下走過培訓課程,心中充滿感動與感恩。[攝影者:石恆毅]
圖右 : 慈誠隊歌字字鏗鏘,信義南港慈誠培訓學員展現護法金剛的堅定力。[攝影者:石恆毅]

圖左 : 八十四歲的張糖妹(右),兒子何啟仁(左)分享母親投入慈濟後,人生有了新的方向、新的價值。[攝影者:石恆毅]
圖右 : 資深志工邱秀珀(站立者)傳承修行的智慧,莫讓人我是非障礙修行的方向。[攝影者:石恆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