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勤播善種 敦親睦鄰結好緣

勤播善種 敦親睦鄰結好緣

E-mail 列印
◎夢境頓悟 人生轉向

「趕快起床,你還有很多事還沒做,不要睡了。」潘阿坤回溯4月28日凌晨在病床上夢到佛陀叫他起床,他睜開眼後發現天已微亮,頓時心有所悟。受傷住院源自今年4月中,潘阿 坤在齋堂幫忙時,滑倒傷到頭部,住院2個多禮拜後出院,因受到很多慈濟人的關懷,他到環保站幫忙,把做資源分類當成復健。阿坤在家人支持下辭去餐飲工作,夢境因緣讓他轉變 人生方向,變成全職志工;他在讀書會中發誓這生要用心做慈濟,因此只要有任何活動缺人,阿坤總是義不容辭的答應幫忙,香積、生活茶水、福田、機動交通、組合屋、環保站等總 會看到他的身影。

12月20日清晨,天空飄著細細雨絲,板橋後埔志工王寶珠、胡耀輝帶領85位志工,頂著寒風刺骨的天氣進行每月一次的板橋園區周邊掃街活動。今天是年度最後一次掃街活動, 希望藉由掃街敦親睦鄰結好人緣,更期望日後周邊社區菩提種子萌芽,齊耕福田。潘阿坤夫婦因志工黃玉鳳的邀約一起來掃街敦親睦鄰。

做餐飲業近40年的潘阿坤,自小常跟著阿媽去宮廟拜拜,很喜歡念金剛經。過去他認為向菩薩表達十足的誠意,必需在家中大肆燒香拜拜,雖然太太張金枝和孩子們很不認同,但他 卻依然故我。

金枝說:「我先生如果在別處摔跤,沒這麼多人幫忙,可能會造成嚴重後遺症,但因受到很多師兄姊的關懷,復原的很好。做慈濟後先生觀念改變了,不再燒一大堆金紙,脾氣也改好 了,孩子們很高興能和爸爸溫馨地溝通。」

平日八個家人的餐點和照顧小孫子的工作,讓阿坤的太太張金枝忙得團團轉,週六、週日是她的休息日。今晨她把握難得的假日和師兄阿坤一起來掃街。「我平時沒空,今天能和這麼 多師兄姊一起掃街,心情很快樂。」金枝表示學財稅的兒子曾幫忙處理過慈濟醫院的帳務,瞭解慈濟是個正派的團體,所以當他爸爸身體較恢復後就鼓勵他做慈濟。

◎掃街敦親睦鄰 歲末祝福鄰里

志工劉燕表示板橋園區常舉辦活動,吸引了很多人潮車輛,有時會造成附近眷村民眾的困擾,藉著掃街活動敦親睦鄰;再過幾天園區就要舉辦歲末祝福,藉由掃街看到早起民眾,順便 邀約他們來參加歲末祝福。「像剛剛碰到早起民眾親切跟她打招呼,她也高興回應,而有些會眾住在附近,卻不曾參加歲末祝福,非常的可惜,所以很希望他們來參加一年一度的歲末 祝福,接受師父祝福。」

志工劉燕說:「平常都在上班,很多慈濟活動也沒有機會參與,又因為今年身體欠佳,無法參與勤務,所以把握假日清晨的掃街活動,出來呼吸新鮮空氣,也是一種運動。」她表示兩 個小時的掃地、掃心地,不僅環境乾淨多了,掃地當中棄除心中一切不愉快,所有心中煩惱得到短暫的清淨,環境也變乾淨了。

志工王風兌昨天剛從花蓮慈濟醫院做志工回來板橋,腳雖有點受傷,但組長邀約參與掃街,她二話不說馬上答應。清晨氣溫偏低,她裹著厚重衣物,掃到最後,脫掉外套也不覺寒冷。 風兌說:「趁著身體健康盡量做,掃地也是掃心地,不好習氣要掃除外,環境也要讓它乾淨,為了我們地球盡一點心力。」

◎慈籃親子活動 啟幼童慧命

肖春香湖南人,來臺已二十幾年了,兒子和女兒各參加慈籃和親子成長班。5年前春香陪著兒子參加夏令營,遇到志工黃玉鳳邀約開始來上志工課。「小孩接觸慈濟後變得較乖、孝 順,不像有些孩子不聽話隨便應付大人。」春香從孩子小三時就開始訓練他們煎荷包蛋,學會獨立照顧自己。春香自述以前講話很大聲、脾氣暴燥,現在她也學師姊輕聲講話。

參加多次掃街的春香說掃地如同掃心地,因為看到地上骯髒心情不會好。就如事情沒做好,心情也不會快樂一樣。「以前我要出門時告知我先生,不管他有什麼反應我都逕自出門了, 常因此引起衝突吵架。現在我要去參加活動,會在一個月前預先和他溝通,兩人互相調整時間配合對方。家裡氣氛變好了,一家大小都很合樂。」

天空依然飄著雨絲,志工們穿著厚外套,或雨衣、帽子分成兩隊,各自拿著竹掃帚、畚箕、垃圾袋、拉著推車延著園區外的巷子逐一打掃,不一會兒巷道間已看不到垃圾。10點整大 家在園區門口集合列隊,活動就在祈禱歌聲中圓滿結束動。

圖左 : 潘阿坤(左)和師姊張金枝(中)一起來掃街敦親睦鄰。[攝影者:顏淑婧]
圖右 : 參加多次掃街的春香(左一)說掃地如同掃心地,因為看到地上骯髒心情不會好,就如事情沒做好,心情也不會快樂一樣。[攝影者:呂瑞源]

圖左 : 志工劉燕(右一)表示板橋園區常舉辦活動,有時會造成附近眷村民眾的困擾,藉著掃街活動敦親睦鄰,並希望他們來參加歲末祝福,接受師父祝福。[攝影者:呂瑞源]
圖右 : 志工王風兌裹著厚重衣物掃街,最後脫掉外套也不覺寒冷,她表示趁著身體健康盡量做。[攝影者:顏淑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