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接骨大隊佛心 許災民希望

接骨大隊佛心 許災民希望

E-mail 列印
2015年5月30日(星期六) 下午,臺北市立德路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一樓大愛廳,舉辦「愛的能量在尼泊爾」心靈講座。由康健雜誌李瑟社長,擔綱主持人開場,首先介紹主講 人:大林慈濟醫院簡瑞騰副院長,臺中慈濟醫院麻醉科林昌宏醫師,臺北慈濟醫院骨科曾效祖醫師。本日共有民眾八十一人前來參與。

◎接骨大隊連愛心

「第一梯的簡院長與趙院長,他們在毫無邦交狀況下,披荊斬棘開出康莊大道,將龐大的醫療器材與物資運送到尼泊爾。」簡瑞騰副院長說:「第二梯次的成員,大都是骨科醫師與麻 醉師,號稱『接骨大隊』。賑災隊伍一梯緊接一梯,讓愛心綿延不斷。」

他繼續說:「地震過後肢體傷殘必定很多,如何讓傷者在短期間恢復功能,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擔心那兒物資缺乏,每個人都大包小包的行李,帶的卻不是隨身衣物,而是救人的器 具,如接骨用的鋼板、鈑手、手搖骨鑽…等。慈悲要有智慧,救災要有準備,才能發揮功用。」

「醫療中心是新蓋建築,內部尚未完成,儀器也是倒塌舊醫院的器材,臨時運送而來的。空調設備不順暢、電力不穩定,在開刀房中途碰到停電,就得在克難情況下進行手術,救人的 工作難行依然能行。」

在千年古國佛陀的故鄉,地震後磚瓦、土、竹建材的房子全倒了,但牆面依舊可見佛陀像,及社區一幅佛陀問病圖。不管是小巷弄的醫療站,還是大樹下帳篷區,都是克難簡陋,小桌 子、椅子一擺就開始問診醫病,簡副院長補充道:「為什麼上人稱醫師為『大醫王』?佛陀救援眾生離苦得樂,和醫師醫病救人意涵相同。」

◎跨國接生得喜悅

麻醉科林昌宏醫師,曾參與菲律賓賑災,他說:「沒有參加過賑災救援,是無法真正了解慈濟,這是簡院長告訴我們的,也是有機會一定要參加的原因。」

「和我同房的師兄,每天都忙到半夜才進房來,躡手躡腳地深怕吵醒我;而我醒來也不敢和他說話,唯恐耽擱他的睡眠時間,所以同住了兩天,還不知他是誰?」

地震後第九天,林昌宏醫師接獲特別任務,與尼泊爾婦產科醫師,為剖腹產的婦女麻醉。他說:「產婦原本就安排剖腹產,卻因地震而延後一週,在臺灣醫師與當地醫師攜手合作下, 婦人安全生下雙胞胎,是一對很可愛的地震寶寶。」他在臉書留言:「在重大天災後,新生命的誕生,總能帶來喜悅與希望。」

「狀況不斷地變化,也只能把持靈活隨機應變。慈濟的國際賑災相當有特色,不只是醫療,而且接續生活、心靈的膚慰,這是與其他NGO團體不同之處。一團接一團,不斷主動投入 後續中、長期的計畫,接引當地近百位志工報名培訓。」林醫師為了銜接醫療團經驗,在尼泊爾多待兩天。

◎尋回行醫初發心

「在貧瘠的國度因地制宜,才能克服重重困難。很榮幸參與當地開刀房執行手術,在停電中還要保握時間持續完成。兩位醫師用智慧型手機的手電筒功能,以及手動器具,繼續供應送 氣運作。簡副院長協助燈光照明,林醫師則幫忙擦汗,簡院長協助拉勾,大家相互補位而不抱怨。」骨科曾效祖醫師講話幽默生動,有如現場實況轉播一樣。

他說:「在小巷的道路上,桌椅一擺就成站,機車通過還需讓位,非常的克難。除了定點醫療站,還有行動醫療,由醫師攜帶簡易藥品於偏鄉往診,讓交通困難的受難者得到幫助。有 三位護校生,才高職護理系一年級,看到我們所做所為深受感動,自願每天跟著協助看診翻譯,解決語言的隔閡,對我們幫助很多。」

「我們還捐出約臺幣三十萬的器材與耗材,讓愛心落實在當地。國內醫療糾紛頻傳,醫品、醫德、醫病關係,層層環扣著醫生的養成,在佛陀的故鄉,曾醫師感慨地說:透過付出,更 深刻了解行醫的初衷,就是「一念佛心與初發心」。

◎以善以愛為寶

第三梯次的醫護人員,大林醫院護理師郭瑞敏,敘述當時的情況:「在災區醫療站隨時都要補位,白天醫療的護理工作後,晚上還準備隔天發放的藥材。當時還遇到7.3級地震,與 同行的護士都嚇到腿軟,眼睜睜看著遠方房子倒塌,那種真實感與心理驚嚇,真是無法言語形容,卻令人刻骨銘心。但也是要馬上收拾起心境,揹起簡易醫材到帳篷區協助。」

臺北慈院藥師蔡佩珊也分享:「當時餘震的畫面,至今仍深記腦海,帳篷區大家亂成一團,居民會擔心孩子的安危,但只能相互擁抱與感傷。雖然無法直接發放物資給他們,但志工在 身旁陪伴,災民還是能感受到愛心的傳遞。有位媽媽鞠躬感恩,並將我的手放在她的心和額頭,無須言語的交談,彼此交換愛的暖流。」

會眾吳錦絮今年參與委員培訓,她說:「從分享中了解醫療團的細心與貼心,大醫王的慈悲喜捨心,是無私、無我將慈濟精神傳遍國際,讓善根深紮至每個受助人的心。」

「世間的物質會成、住、壞、空,與人的生、老、病、死一樣,尼泊爾古文明國家地震發生,文物因震毀而消失,印證了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常住的。地震後第二天,慈濟國際賑災 團,一千多噸的物資,一波三折進入待救援區。簡團長所率醫療團隊,共義診一千多人,開了十幾臺大刀。……」 上人開示影片中,聲聲讚歎醫療團隊在尼泊爾的救援精神。

圖左 : 林昌宏醫師分享與當地婦產科醫師,為剖腹產婦女麻醉的心得,認為在重大天災後,新生命的誕生,總能帶來喜悅與希望。[攝影者:林月美 ]
圖右 : 第三梯次的郭瑞敏護理師(左),服務時遇到7.3級地震,與同行的護士嚇到腿軟,但也是要馬上收拾心情,揹起醫材到帳篷區協助。[攝影者:林月美 ]

圖左 : 透過這次經驗,骨科曾效祖醫師找到行醫的初衷-「一念佛心與初發心」。[攝影者:林月美 ]
圖右 : 吳錦絮(最左,灰衣)今年參與委員培訓,她說:「從分享中了解醫療團的細心與貼心,大醫王的無私、無我,將慈濟精神傳遍國際。」[攝影者:林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