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慈青精進日 將愛與感動傳承

慈青精進日 將愛與感動傳承

E-mail 列印
盛夏,清晨的萬華静思堂充滿著蓬勃的朝氣。兩百位慈青幹部,在報到處報到後,依序進入六樓國議廳,參加今天的精進一日課程,今天也是新舊任幹部交接與授服典禮,卸任幹部持 續關懷,新任幹部勇於學習與承擔。

◎菩薩願行

活動一開始,由臺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內科主任的陳舜鼎醫師,分享尼泊爾義診的經歷, 上人曾言:「說你所做,做你所說。」讓原本不知要從何開始分享的陳醫師有了方向。透過 影像,讓在座聆聽的慈青同學有如身歷其境般,感受到慈濟志工在尼泊爾義診的熱情,以及人傷我痛的悲憫情懷。

從賑災志工們身上,陳醫師看到志工用無私的心,關懷災民後的歡喜,使他感受到法華經中普賢行—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的意義。視病如親的陳醫師,除了 思索應如何將義診的經驗傳承下去,持續給予病患幫助之外,也藉由第一次參與國際賑災的經驗,向同學們分享慈濟投入慈善的初發心。

◎善的改變

為了延續慈青社的特色—熱情、溝通、企劃,今年營隊設計一改以往的單方面課程給予,將以「愛無所不在」為主題,著重思考、討論、實踐、回饋等方面,強調透過慈善援助或國際 賑災案例,藉由雙向交流,讓大家發揮創意空間,激盪不同的想法,進而回到校園及社區落實、推廣。

時代青年,除了讀書以外的時間,還能作些甚麼有意義的事?又如何學會用心感受,用想像激發創意,對於周遭環境的變化,如何結合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用善的力量去改變。莊琬 婷學姊鼓勵即將承擔慈青幹部的同學:「承擔不是壓力,而是築夢,並且要築夢踏實的在慈青社中學習待人處事的道理,過程中會有挫折,運用強大的包容力,一起成就與圓滿,進而 使每個人的生命有所成長。」

◎心靈探索

慈青社因為多了慈懿會與慈青學長會的陪伴,因此與大學社團與眾不同;也因為世代不同的關係,彼此合作,圓滿活動也是一項課題。精進一日這天,特別邀請到台中自我探索團隊, 帶大家一闖「龍的傳人」團康遊戲。

帶領團康的蔡啟章師伯提醒大家:「打開自己的心房,並放鬆享受當下。」遊戲過程中,大夥兒闔眼搭肩,培養信任與默契,在領導者帶領下完成三場通過障礙物的考驗。

台北大學慈青楊瑀心表示:「遊戲過程就像平常相處一樣會有些許摩擦,大家要互相包容,才能成就一件事。」東吳慈青吳林佳儀及師大慈清華紫妤也覺得,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東西也 不一樣,被帶領者要學習信任,而當自己是領導者的時候,則要知道如何引導大家去做事情。透過團康活動,彼此心又更靠近了。

◎一家人的溫暖

穿上藍天白雲的慈青制服,也代表著承擔的開始。即將接任真理大學社長的魏知昀分享:「雖然學長、學姊因為工作的關係,無法時常回到校園參加活動,但自己會更用心的陪伴在校 幹部,讓同學感受到慈青社的溫暖。」

師範大學葉宜宣則感動的表示,小時候常常跟母親參與花蓮區的志工活動,看到 師公上人影片時也會想念精舍。雖然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承擔副社長,但不會因此退縮,反而會 在慈青社多承擔、多用心的傳承愛。

授服典禮一開始,透過影片呈現慈懿會的師姑、師伯陪伴慈青社的過程,長期陪伴慈懿會王添福師伯在陪伴中深刻體認到,大學生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及國際觀,才能成為正直的青 年,添福師伯:「期許在座的慈青務必將課業顧好再來做志工,並於自己成長茁壯時,引導其他年輕人走向正確的道路。」

◎信心 毅力 勇氣

即將從區幹部卸任的黃珮瑄與曾怡亭以自身的經驗,向同學分享在慈青社中見苦知福,進而投入的發揮生命良能的故事。社團中也因為有師姑、師伯、學長、學姊及慈青夥伴間的深厚 情感,而讓慈青社有家的歸屬感。兩人更不謀而合的鼓勵慈青幹部「承擔路途一定會遇到困難,但要遇境轉心,用單純的心以及信心、毅力、勇氣面對難關,才能自我成長,進而轉動 愛的滾輪。」

緊接著各校社長將社旗傳承給下一屆幹部,象徵「向上承擔,向下傳承」,各聯區懿德媽媽也親手為新生別上慈青證,給予最深的祝福。授服暨授證典禮在感動中劃下句點,對新舊任 幹部而言,這不是結束,而是付出愛與關懷的開始。





圖左 : 一早開營,慈青學長陳盈如以孩童的心跳開場,譬喻赤子之心,勉勵學員,恆持初發心。[攝影者:蕭如惠]
圖右 : 6月6日安排精進一日活動暨授服典禮,將近200位穿著藍天白雲的慈青一早便來到萬華靜思堂,各個精神奕奕的迎接精進活動。[攝影者:蕭如惠]

圖左 : 自我探索遊戲過程中,大夥兒闔眼搭肩,培養信任與默契,在領導者帶領下完成三場通過障礙物的考驗。[攝影者:蕭如惠]
圖右 : 各校社長將社旗傳承給下一屆幹部,象徵「向上承擔,向下傳承」,[攝影者:蕭如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