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慈委精進日 積累福德好修行

慈委精進日 積累福德好修行

E-mail 列印
6月7日,適逢全臺慈濟人精進日,來自板橋、樹林、三峽、新泰、中和與萬華等地區一千八百位志工,人人把握因緣齊聚板橋志業園區進行共修。此次共修安排「人人做慈善.即時 解苦難」與「心靈居、新鄰居--慈濟是你的好鄰居」等課程,志工們把握因緣累積智慧資糧,讓慧命永續增長。

精進課程首先是與花蓮本會靜思精舍連線,在志工早會現場,聆聽證嚴上人開示,上人在視訊中,感恩人人用心聞法,從晨起薰法香到投入社區服務,時時刻刻把握時間。

接著,在精舍常住德勷師父、德航師父領眾共修《三十七助道品》,莊嚴的唱誦聲中,人人潤於佛法中,藉以洗滌煩惱、提升心靈。

◎ 慈善八化 落實訪視關懷

慈善是慈濟四大志業的根本,關懷個案的模式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如何協助案家改善困境,以達全人、全家、全程的關懷。宗教處同仁王明春與蔣文勛分享,【人人做慈善・即 時解苦難】的精神理念與執行現況。

「慈善八化」的理念與實務運作,王明春以簡報做說明,慈善關懷以四大志業資源為後盾,八法為應用,將佛教慈悲濟世精神與慈濟慈善理念,以「慈善八化」之理相契合,帶動人人 投入訪視關懷,從慈善工作見苦知福,也是慈濟宗門修行的法門。

蔣文勛分享,北區居家安全關懷方案執行與成果,期待藉由主動的關懷與協助,逐步開展社區慈善,帶動敦親睦鄰,讓慈濟成為社區居民的好厝邊。社區組隊可透過本方案作為開展 「社區慈善」的起點,拓展社會關懷的範圍,落實人人慈善的理念。

◎ 慈濟是你的好鄰居

如何活絡社區道場功能與良能,讓社區道場具有歡迎好鄰居走入的溫情與溫度,接引不同年齡層,不同族群、信仰、國籍的社區民眾。宗教處安排「心靈居‧新鄰居——慈濟是你的好 鄰居」為主題,讓大家分組討論,集思廣益,要讓社區道場成為左鄰右舍的好鄰居。

新泰聯絡處設立於社區大樓的地下室,志工們著重在營造小而美的溫馨社區,希望舉辦靜態結合人文的課程,透過這些課程可以做好敦親睦鄰,達到接引社區大眾的心。

對於即將啟用的新店靜思堂,如何成為社區會眾的好鄰居,志工們都有一份使命與責任。新店區慈誠邱有賢則認為要讓我們道場有「家」的感覺,當然要有方法,我們的庭園設計要讓 人感到親切,讓社區會眾能歡喜地走進「家」裡來,進而來了解慈濟,才能人間菩薩大招生。

「靜思堂是我們的家,我們要主動用微笑和週遭的鄉親建立良好的關係。」中和區委員陳慧娟表示,就像我們回到精舍,常住師父的那份溫暖,往往讓我們留在心中,久久無法忘懷。 希望我們人人在社區,發揮我們溫暖接引的那份力量。

「聽說慈濟很好,但是不知道要從何處進來?」志工王嘉媜表示,親戚曾說過靜思堂看起來很莊嚴,但不知從何而入。希望可以利用招生簡章,或者活動訊息,公布在外面的布告欄, 讓會眾都能了解靜思堂舉辦那些課程與活動,藉此接引社區會眾走入靜思堂。

午後的分組座談,志工針對議題討論熱絡,大家提出很多的建議與看法,要讓社區道場運作更順暢,必定要從社區帶動起來,凝聚每個人的愛心,營造更友善的慈濟社區道場環境。

◎ 聞法心知 法髓入骨

德勷師父與眾分享,慈濟人的使命跟責任在哪裡呢?我們怎麼來傳承,我們怎麼來承擔;我們怎麼來秉佛心,我們怎麼來承師志呢?

德勷師父敦示上人期許,慈濟在家弟子以誠正信實的精神,引導大眾力行正法。誠正信實就是慈濟人文,用這樣的人文精神,在社會上推動正法,這就是慈濟人的責任跟使命。

「聞法入心解大道,音教入耳心中會,信行菩提大直道,心與道會斷疑悔。」德勷師父勉眾,每天要薰法香,每一天開始聞法,就是聲聞,聽完法去思維,就是緣覺,然後來行,來做 慈濟,就是菩薩道。每天做到聲聞、緣覺、菩薩,自然就能輕安自在,福慧雙修。

「慈悲為前提,忍辱是基礎;忘我以為本,自利而利他。」德勷師父期勉大家,我們聽聞佛法,要怎麼做一個說法人跟傳法人。慈濟人走入人群,運用佛法調和人心,啟發人人心中有 愛,起身力行;如此就是『轉法輪』不只自己聞法受用,也能引導他人同行菩薩道、受用佛法,造福人間。

透過視訊與花蓮本會連線,上人勉眾,福在人群中造,慧在人群修。期勉弟子們都要做到,因為離開人群無福可修。我們現在好好把握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契佛心,投入人群 中,這樣自然修行的時間會更加紮實,還能步步精進。

圖左 : 繞佛繞法時,眾人隨著<立體琉璃同心圓>的節拍,人人踏著整齊腳步,誠心一致往前行。[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 宗教處蔣文勛分享,北區居家安全關懷方案執行與成果,期待藉由主動的關懷與協助,逐步開展社區慈善,帶動敦親睦鄰,讓慈濟成為社區居民的好厝邊。[攝影者:梁榮為]

圖左 : 德勷師父勉眾,每天要薰法香,每天做到聲聞、緣覺、菩薩,自然就能輕安自在,福慧雙修。[攝影者:梁榮為]
圖右 : 以「心靈居‧新鄰居」為主題,大家分組討論如何活絡社區道場功能與良能,透過經驗分享,營造更友善的慈濟社區道場環境。[攝影者:盧雲順]